147.【邪气藏府病形】邪气侵入脏腑及针刺治疗

147.【邪气藏府病形】邪气侵入脏腑及针刺治疗

00:00
20:36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当外在的邪气侵入人体就会导致发病,那么邪气侵入人体的不同部位会导致什么样的疾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灵枢》第四篇《邪气脏腑病形》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篇是讲邪气侵入人体脏腑,五脏六腑受邪以后的疾病形态的。全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邪气侵入脏腑会发什么病;第二部分讲了怎么诊断;第三部分讲了怎么用针刺治疗。逻辑非常清晰。


我们先看第一部分: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侵袭人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多数会侵袭人体的上部。黄帝说:邪气侵袭人体部位的高低上下,有一定的规律吗?岐伯说:上半身发病的,是受了风寒等外邪侵袭所致;下半身发病的,是受湿邪侵袭所致。——风邪伤人时多伤于上部,这个我们在生活中也都有体会,比如洗澡后,头发未干又遇上刮风的天气,就容易犯头疼病。而湿邪就不同了,因为湿性重浊粘滞,侵犯人体后就会表现在人体的下部,生活中常见的有双脚水肿的情况。一般的规律如此,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邪气的传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说:外邪侵袭人体,没有固定的部位。外邪侵袭阴经,会流传到属阳的六腑;外邪侵袭阳经,会流传到本条经脉循行的通路上发病。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黄帝说:阴经和阳经,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都属于同样的经络系统,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们在人体的上部或下部相交接,经络之间彼此贯通,好像圆环一样没有端点,循环往复。外邪侵袭人体,有的侵入阴经,有的侵入阳经,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的部位,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岐伯说:手足三阳经的会合之处,都聚集在头面部。邪气侵袭人体,往往是在人体有虚可乘的时候,如人劳累过度,或者因吃饭而出汗以致腠理开泄,就容易被邪气侵袭。邪气侵袭面部,就由此下行到足阳明胃经;邪气侵袭项部,就由此下行到足太阳膀胱经;邪气侵袭颊部,就由此下行到足少阳胆经。如果外邪直接侵袭前面的胸部、后面的脊背以及两侧的胁肋部,也会分别下行到上述的三阳经,并在这些经络上发病。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始。夫臂与,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黄帝说:外邪侵袭阴经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岐伯回答说:外邪侵袭阴经,常常从手臂或小腿的内侧开始。因为手臂和小腿的内侧皮肤较浅薄,肌肉也比较柔润,所以全身各处同样受到风邪侵袭,而这些部位却最容易受到伤害。……如果邪气侵袭阳经,会直接在本经上发病;而邪气侵入阴经,如果五脏之气充实,邪气会传到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而发病。……


黄帝进一步发问: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外邪侵袭人体,其表现出来的病情是怎么样的?岐伯说:虚邪侵袭人体,病人会有恶寒颤栗的病象。正邪侵袭人体,发病比较轻微,刚开始会表现在气色上和正常人有所不同,而身体上没有什么感觉,好像有病,又好像没病,好像病邪已经消失,又好像能感受到病邪的存在,表面上有一些病象表现出来,但又好像毫无形迹,所以说不容易知道它的病情。——什么是正邪?就是指正常的自然气候,本来正常气候是不会使人生病的,可是如果是在人体劳累出汗的时候侵入人体,也会造成人体的不适,不过不会导致什么严重的病,所以称为“正邪”。与正邪相对的是“虚邪”,也就是虚邪贼风,虚邪是指四时不正常的邪气,虚邪导致的疾病就比较严重了。


接下来黄帝和岐伯就讨论第二个大问题:怎样才能诊断脏腑的疾病?岐伯提出来“色脉与尺相应”的方法,也就是观察面色、切寸口脉和观察尺肤三者相配合进行诊断的方法。尺肤在哪里?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前臂内侧,也就是从手腕横纹到肘横纹这样一段皮肤。三者结合起来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会出差错的。


接下来黄帝和岐伯重点讨论了五脏之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六种脉象分别对应的病症。以心脉为例:


“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心脉很急的,会见到手足抽搐;心脉微急的,会见到心痛而牵引后背,饮食不下。心脉很缓的,会神散而狂笑不休;心脉微缓的,是气血凝滞成形、伏于心胸之下而发生的伏梁病,会出现滞塞感或上或下,能升能降,有时会发生唾血。心脉很大的,喉中会感觉有物阻塞;心脉微大的,会发生心痹病,心痛牵引肩背,并常常流泪。心脉很小的,会感觉呃逆时作;心脉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心脉很滑的,血热而燥,会经常口渴;心脉微滑的,会出现热在于下的心疝,并牵引肚脐周围疼痛,并且会有少腹部的肠鸣。心脉很涩的,会发生喑哑而不能说话;心脉微涩的,会出现血溢、四肢逆厥、耳鸣以及癫疾等头部疾病。


岐伯还对肺、肝、脾、肾的六种脉象对应的病症一一做了分析。总的来说:“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凡是脉象急的大多是寒性病;脉象缓的大多是热性病;脉象大的病证,多属气有余而血不足;脉象小的病证,多属气血都不足;脉象滑的病证,多属于阳气盛实而微有热;脉象涩的病证,多属血有余阳气不足而微有寒。


最后黄帝和岐伯讨论了对疾病的针刺治疗问题。比如对六种脉象对应的疾病应该怎样针刺呢?“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写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所以在针刺治疗脉象急的病证时,要深刺并长时间留针;在针刺治疗脉象缓的病证时,要浅刺并迅速出针,从而使热邪随针外泄;在针刺治疗脉象大的病证时,要微泻其气,但不能出血;在针刺治疗脉象滑的病证时,进针后要迅速出针,且进针也要较浅,以疏泄体表的阳气而宣散热邪;在针刺治疗脉象涩的病证时,针刺必须刺中病人的经脉,并且随着经气的运行方向行针,还要长时间留针,在针刺前先按摩经脉的循行通路,使其气血流通从而有利于经气的运行,出针后,更要迅速地按揉针孔,不使其出血,这样可使经脉中的气血调和。至于各种脉象小的病证,因其阳虚阴弱,气血都不足,所以不适宜用针法治疗,应使用甘药来进行调治。


对脏腑疾病应该选用什么穴位针刺呢?这一篇提出来一个重要方法:“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就是说五输穴中的荥穴、输穴适合治疗体表和经脉上的病变;合穴适合治疗内腑的病变。为什么?因为荥穴、输穴是五输穴中的第二、第三个穴位,脉气比较浮;合穴是五输穴中的最后一个穴位,脉气比较深。所以六腑疾病多“取之于合”。“合治内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针刺选穴的方法。六腑的合穴在哪里呢?胃的合穴在足三里穴;大肠的合穴在巨虚上廉穴;小肠的合穴在巨虚下廉穴;三焦的合穴在委阳穴;膀胱的合穴在委中穴;胆的合穴在阳陵泉穴。




这里提到的六个合穴,其中足三里、阳陵泉、委中三个穴位的位置我在上一篇《本输》中已经说过了,大家可以再听一下。另外三个穴位上巨虚、下巨虚、委阳没有说,这三个穴位分别是手三阳经大肠、小肠、三焦的下合穴。上巨虚、在小腿前的外侧,在膝盖犊鼻穴(外膝眼)下6寸,也就是足三里穴下3寸。下巨虚在上巨虚以下3寸。委阳穴在两膝后方的腘窝的外侧,正中点是委中穴,外侧就是委阳穴。这三个穴位虽然都是手阳经的下合穴,却都在足阳经上。这是因为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达的地方,而六腑之气除了灌注到自己所属的经脉以外,还会与足三阳有着直接的关系。


最后岐伯强调针刺这些穴位,“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一定要刺中它们的穴位,不可刺到皮肉或骨节相连的地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之小草

    上节课的五输表:大肠经的合穴是曲池,小肠经合穴是少海,三焦经合穴是天井。这节课里为什么?它们的合穴分别是上巨虚,下巨虚,委阳穴?

  • 王文贤_n6

    风邪侵犯人的上部,侵犯阳经,湿邪侵犯人的下部,或者阴经

  • 和_vvv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 福悦养生

    讲的好!

  • 福悦养生

    讲的好!

  • 福悦养生

    讲的好!

  • 王文贤_n6

    张老师讲的黄帝内经很透彻,听了很多,受益匪浅,感恩!

  • 离七七77

    听了张老师讲的这节课,感觉以前学的针灸真的太浅了。针对不同的脉象要运用不一样的针刺手法。临床不同的医生同样扎的那些穴位,治愈率却不同,这就是粗守形,上守神的差别吧!体悟中…

  • 知秋申

    张老师讲的真透彻!只是我还不会把脉,老师什么时候教教啊?我是跃跃欲试啊!谢谢老师!

  • 伟哥读经典

    每天,每周,每月学习的感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