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个单身女生Mai,她无车无房,却在租来的简陋公寓里活出了惬意的生活。
她一个人认真努力地工作,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她谢绝工作之余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想一个人好好呆着。
她从不懈怠一个人的晚餐,她变换各种花样讨好自己的胃。
有时很中式。
有时也会来点西餐风。
她喜欢干净的小屋,她定时抽出时间大扫除,拂去小屋中存积的灰尘,将物品重新放回自己的住所。
她还不时在床头桌插上两朵当季的鲜花,清新宜人又令人身心舒坦。
当同事们成天抱怨着老公孩子与工作时,她却没有被任何人打扰,而是一步一步地遵循着自己的节奏,不徐不缓地生活。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Mai把自己的单身生活,生动地演绎成了众人向往的日子,在社交平台上还引来了上万人的围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思考,甚至想象一个人的日子可以有多酷。
其实,单身独居现象已经成一种大趋势。
看过一组最新的数据:
在美国,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选择独居,在曼哈顿,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
在北欧,单身的比例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
在日本,20多岁的年轻人中,超过74%的人不在恋爱状态,40%的单身人士表示“根本不想找对象”,因为“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的爱好上”。
在中国,根据2015年国家民政局的数据显示:
单身的成年人数量已近2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主动选择单身或晚婚的女性比例在明显增高。
人类,早已悄然进入单身时代。
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书中指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因素,促成了大范围独居人口的增长。
① 个人主义的兴起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跑到瓦尔登湖边上,搭建了一个小木屋,独居了2年2个月,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遗世独立”。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却回答道: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系中吗?
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
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
当我们来到异国他乡,虽置身于滚滚人群中,却常常比独处家中更觉孤独。
孤独,不能以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来度量。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效仿,开始追求自我独立、不受束缚的生活。
② 女性地位的提升
《单身社会》书中描述了不同时期女性的思维:
在过去,婚姻是女性最糟糕的岁月里的一份保障;
现在,女性最好的年华里并不需要一个丈夫的角色,单身女性最大的烦恼恰恰是——如何解决那些急着要娶她的男人带来的麻烦!
不可否认,随着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增多和就业机会的平等,她们的经济力量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也更加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讯方式的变革
过去的十年里,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把个人分享和大众传播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人们可以通过即时通讯、社交网络平台与外界保持联系,这就更有力地支撑了独居生活。
换句话说,只要家里有一根网线,一个上网设备,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交所带来的快乐。
尽管独居生活变得越来越流行,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独处还是常常被人们误解。
其实,关于单身生活,和你过去的认知和想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① 独居不同于孤独
57岁的路易是一名律师兼业余乐手。
15年前他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生活后,他一直独自居住。
回忆起生活的变化,他说道:
“以前结婚后,我很少出门;但现在,我会经常去看电影,跟朋友们去中国饭馆吃饭,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我过得很充实。”
现代社会心理学通过对人际交往的跟踪研究发现:
人即便在完全独处的状态下,也能感到满足。相反,只有当我们社会接触的数量或亲密程度的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时,我们才会产生孤独感。
林语堂说过类似一段话: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有独处能力的人,不会感到孤独,相反,往往容易感到充实、愉悦和快乐。
说到底,单身并不是造成孤独、痛苦的根本原因。
② 独处不是人生失败的标志
陈道明是演艺圈出了名的清高,他不经常抛头露面,更偏爱自己独处。
他要么常常坐在只能看到天空的窗前弹钢琴,随性地弹上两三个小时;
要么作画,磨好墨汁,铺好宣纸,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
这样的生活,让他舒适又恬静。
冯小刚曾笑话他一个人宅在家里,远不如一场饭局有用。
陈道明则淡然一笑:
“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声?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有一次,他接受杨澜的采访,谈到了自己独处的习惯。他说道:
“独处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净化。”
经典奢侈品牌 Chanel 的创意总监卡尔·拉格斐在谈到独自一人生活时,更曾直言:
“我需要有自己的时间 ,让自己充电。
我无法每天24小时与人为伴,我不适合婚姻生活,某些时候我需要独处,这是好事。
我痛恨无法独处的人。”
独处,不是人生失败的标志,相反的,它是一种可以让人幸福的能力。
朱德庸说过一段话:
我喜欢简单的生活,更喜欢安静地过日子。我不善应酬交际,如果非得参加,大部分时候都如坐针毡食不知味,只要一假笑就脸皮僵硬。
我不是一个贪嘴的人,也很少开发新馆子,吃来吃去就那么几家熟店,常常一道菜吃十年不换,关一家少一家,所以都自己动手料理三餐。
我对大部分的人或事都简单看待,吃了不少亏,但也习以为常了,过过小日子沒什么不好的,伟大从来不美丽,微小才真正令人感动。
独处,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时,它更能让你贴近生活的真相,发现生活中细微的美好。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私信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
晚安
认真生活的人 运气都不会太差😂😂👀👃❤💗💔💜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