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要介绍老子《道德经·第60章》。这一章内容最特别的是什么?出现了“鬼、神”这样的词。尤其是“鬼”,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神”我们还看过,前面说到“谷神不死”,也提到“神得一以灵”这样的观念。这里面后面谈到圣人,还是跟圣人治理国家可以连上关系。
我们先把它的原文读一遍,《老子·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它的意思我们用白话说一遍: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用“道”来领导天下人,鬼就失去神妙作用;不但鬼失去神妙作用,神也不会干扰人;不但神不会干扰人,圣人也不会干扰人。神与圣人都不干扰人,所有的禀赋都得以保存了。
在这一章的第一句话很有名。我记得我自己在美国念书的时候,1983年,当时美国的总统是里根,他在元旦的国情咨文里面,就引用到老子这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代表这句话是具有普适效用的。以美国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当然算大国了。在里根总统的口中说出来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减少作为,让大家自己各自发展。
所以我们从这里开始进一步说明,什么叫做“若烹小鲜”呢?我想很多人都有烧菜的经验,像河上公的注解就说:你在煮小鱼的时候不要去肠,不要去鳞,少去搅动,不然就可能让它糜烂了。换句话说,煎小鱼最好少作为,底下那一面熟了,上面这一边也大概熟了。也就是说你要尽量无为。
事实上,在《诗经·毛传》里面就提到“烹鱼烦则碎”,煎鱼的时候,如果你搅动得太多,鱼就碎裂了;“治民烦则散”,治理老百姓太繁琐的话,老百姓就分散了。结论就是“知烹鱼则知治民”。这等于是把老子的思想加以进一步发挥了,知道怎么煎鱼,就知道怎么治理百姓。
而韩非子进一步加以说明,他说:使唤大众做任何事,如果经常去推动他们,很少能够做成功的;而大的器具经常去搬动它,就会让它受到损伤;煎小鱼的时候,经常去搅动它,它就失去了美味;而治理大国经常去修改法律的话,百姓就苦不堪言。所以有道之君是强调安静的,不要轻易去加以改变。
所以光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七个字,在古代、在现代都可以带来很大的启发。代表治理国家是如此,我们为人处事不是也可以参考吗?很多人喜欢说道家的思想是“大道至简”,事实上“大道至简”这四个字是后代道家的一种发挥。你一定要寻找出处的话,你可以说最接近的应该是《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一段。你想想看,从道开始,一、二、三不是很简单吗?有比这更简单的吗?而生出来万物就复杂无比了,那就是你要去面对的各种实际的状况了。
我们再接着看,他接着说“以道莅天下”,用道莅临天下、来领导天下人的话,鬼就失去神妙的作用。为什么?因为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嘛。你用道来领导的话,一切都有一个自然的发展的轨道,没有什么复杂、神秘的问题。百姓在圣人领导之下,百姓会减少欲望,身体自然就调理好了,行为也不会违法乱纪,那你何必去相信有关鬼对人的作为呢?人平常在生病的时候才会重视医生,有灾难的时候才会去害怕鬼怪。现在天下太平,一切都合乎道理,鬼就没有神妙的作用了。所以你说一个人为什么祈祷?因为天下有问题,生活上有困难。他祈祷向谁祈祷?向鬼神祈祷。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人都平安无事,那么鬼也不用显示它的奇妙的能力。这就是第一步——用道来领导天下人,鬼就不用显示什么奇迹。
第二步,不但是鬼失去神妙作用,神也不会干扰人。我们一般讲到鬼与神,简单的区分就是人死为鬼,这是一般的情况。“鬼”这个字发音与“归”接近。人死了之后就回归他本来的地方去了,就称为鬼。所以我们的祖先都是“鬼”这个范畴里面的。
那神呢?神在古代比较复杂,有来自于自然界的自然之神,天神、地祇这些。也有来自于人,他作为官员负责照顾一座山,负责看守一条河,他做得很好;他在世的时候、负责的时候,没有任何自然界的灾难;这样的官员死了之后,就被封为山神、河神、海神了。所以这就是说明什么?神与人的世界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神的层次比鬼要稍微高。所以一般人都相信说把神当作明神,代表有智慧、光明的神。
但是神也会造成问题,为什么?它可能会干扰人类。很多事情你没有把握,就去求神,那神怎么办呢?所以前面老子说过,“神得一以灵”,神如果统合起来,就很灵验了。但是神有许多神,那怎么办呢?它如果一直灵验下去,最后它的神力、法力也用完了,那怎么办呢?所以这是老子对当时整个社会的观察。换句话说,神对人也可能构成干扰。所以《庄子》里面说过一句话,他说“阴阳和静,鬼神不扰”。“阴阳”代表自然界的各种条件,也代表人间的各种情况,能够配合得很好,既和平又安静,鬼神就不会来干扰人了。“不扰”就这边所谓的不伤人。
接着他再继续说,不但神不会干扰人,圣人也不会干扰人。这两句话就值得注意了,一般老百姓他不太清楚神是怎么样运作的,他也不太清楚圣人是怎么样去统治的。因为真正理想的统治者,会让百姓在太平的时候说什么?说“百姓皆谓:我自然”,都说我们是自己如此的。这是第17章,老子提到统治者四个层次的时候,所说的最好的一种境界。等于是圣人没有真正做什么事,百姓都不觉得有人在管理他,但是一切都上轨道了。这一来的话,何必求神拜鬼呢?一个人把自己的力量尽到的话,生存、生活都没什么问题了。
换句话说,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最好的情况就是“无心而为”。就好像用煎小鱼做比喻,你动得越少,鱼煎得越好,效果越大。如果你有心而为,很辛苦地去治理百姓,弄得很多情况越来越复杂,百姓也越来越辛苦,越来越劳累;到最后就好像煎鱼失败一样,百姓也不堪其扰。
所以鬼与神对人来说,都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祖先。他们力量很大,对人可以福佑,也可能给人灾祸的。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归于平静,你就在人的世界上好好过日子,你不用想到超越人之上的另外一个层次,好像某种额外的力量,可以让人求福免祸的。因为一有那种想法的话,代表你人间有许多困难、自己有许多不顺的地方,你就设法去这里求、那边祷告,希望能够趋吉避凶。
这一章结论怎么说呢?结论就是说“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还是回到“德”这个字。就是神与圣人都不干扰人,所有的禀赋都得以保存好了。圣人是统治者,统治的目的是希望百姓都能保留它的本性与禀赋,活出真正的人的生命。一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顺从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最后顺利回归到道的海洋中。
这一集里面我们学到什么?我们当然不是治理国家的人嘛,所以不要想得太复杂。我们要想的是,如何从《老子》里面学会处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让所有的一切在正大光明的情况下,按照合理的方式进展,跟别人互动,在社会上过一种平静的生活。没有什么复杂的欲望,也没有偏差的认知。相处的时候,按照规矩;自处的时候,对自己的遭遇看得很透彻,知道什么是自然的趋势,什么是因果关系。这些方面兼顾的话,就不用考虑许多鬼神方面神秘的事情。
有关鬼神是否存在的问题,老子没有多做说明。他只是按照当时一般的观念,相信鬼神的层次存在,表示鬼神的力量很大,对人可以福佑或是祸害。所以,人对鬼神一直会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感受,有时候会产生不当的欲望,希望透过对鬼神的敬拜,求福免祸。
但是你回到前面所说的,如果用道来领导天下人的话,让大家都尽量保存了禀赋,让整个社会像是一个大的学校一样,人们都在里面认真学习,没有什么麻烦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外在的、超越人类之上的一种层次带来各种复杂的状况。
因为人如果经常求神拜鬼的话,代表他有侥幸的心理,总希望从这个活动得到特殊的好处,或者免除可能的祸害。这样一来的话,很可能到后面就演变成为大家耍尽心机,弄得情况越来越麻烦了,这就不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了。这种观点对于宗教并没有采取特定的态度。你要信什么宗教,你个人机缘成熟,你就去信。有关宗教的问题,我们过两章到了第62章,就会知道老子他基本的观点。他对宗教了解得也非常的透彻。
最后圣人是用道来莅临天下,让一切都顺其自然,人心保持一个纯正的状态,而善、恶、祸、福是由人自行决定的。其他的一切妖诞之说、阴邪之气,都不能在这里面发生作用,所以说它是“其鬼不神”。
【课后思考】:
从这里面我们学到什么?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多使用理性。越是平常的道理,越能够使我们长期坚持。而最后的目的还是一样,保存人的本性与禀赋,然后顺着这个方向去发展,而人生的快乐,如影随形。在这一方面不知道你有没有个人的观察,就是有关对于鬼神的一种了解与态度,或者说你认为某些人对鬼神太过于迷信了,或者甚至你认为老子对于鬼神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看法,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老子所人为的鬼神是和人不在同一时空的力量,但无论它的力量有多灵验,它也是来自于道的,都不会超越道的力量。道给与人和鬼神不同的禀赋(德),合道合德,各行其道,就不会受到伤害。
讲的真棒,清晰易懂,受益匪浅!
当代讲道德经优唯傅老师无二。
为上,道合治世,则民自化而真朴。后明见本心,则心不生鬼,身不敬神。抱朴寡欲,而无祸也。外而圣人利而不害,内则心明抱朴。故天下一心也。
正确的认知方能正确的欲望,莫要让欲望超过能力的一分,名实相副,名分相配,活在当下并爱命运,即正念的奇迹!
易道思维 回复 @Mars_yip: 说的好
治大国,若烹小鲜。 烹小鱼不可除鳞翻搅,治大国也忌朝令夕改。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其圣人亦不伤人。 以道来治理天下,人的禀赋得到很好的保留,人人分工合作,全面发展,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百姓幸福,那么鬼神将失去作用,圣人也不会干扰人们的生活。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鬼神和圣人都不干扰百姓的生活,人们的禀赋就会得到很好的保养和发挥。
文稿为啥看不到了?
大梦加油 回复 @勃勃西: 能呀
感悟:如果用道的方式去与孩子交流,助力孩子成长,是否也需要以“若烹小鲜”的心态,不去频繁地搅动孩子的心思,而为他提供合适的成长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予合理的关注,让他按照自己的禀赋去发展呢?对孩子如此,对自己也需要如此吧。
诗经与老子道德经的形成的前后关系如何?也许诗经形成更早一些吧。
老子60章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傅老师提到烹调小鱼,尽量少搅动,进而发挥到治理百姓。我又联想到现代人烹调的时候喜欢加各种调味料,以至于失去小鱼本身的味道,其实应尽量不加或少加,保持本有的味道,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联系到个人,是否也不要妄自给自己添加不必要的东西或欲望,保存自己的本性和禀赋,然后顺着去发展,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有偏差,请傅老师指点
蜗牛_WGW 回复 @黑眼豆豆_xk: 发挥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