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 - 锁麟囊 (京剧版)

张火丁 - 锁麟囊 (京剧版)

00:00
06:32

其艺术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程派艺术的创始期,时间可回溯到1924年以前,包括他艺术发展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梅兰芳已经陆续排演了古装新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影响所及,京剧旦角纷纷效仿。罗瘿公及时引导程艳秋开辟自己的戏路,指出:一定要编演“情节戏”,有头有尾地唱;特别要求他钻研唱腔、唱法。王瑶卿也鼓励、帮助他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自己的艺术。1922年起,在罗、王的大力帮助下,程艳秋开始编演自己的本戏。同年10月,他应约首次赴沪演出,除上演《玉堂春》、《能仁寺》、《女起解》、《虹霓关》、《奇双会》等20来出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罗瘿公为他新编、改编及王瑶卿为之安腔、安身段的《梨花记》和《龙马姻缘》。这次演出以文武昆乱不挡,技艺精湛而获得很大成功。程艳秋的名字,从此传遍整个上海滩。1923年他第二次到上海演出,更为轰动。这一次程艳秋不仅以色艺俱佳,表情、做派细腻吸引着观众,更以艺术上的创新,使上海观众欣喜若狂。由于革新,他演出的传统戏得到“旧戏新唱”的评语,特别是经王瑶卿加工、改革过的《玉堂春》、《六月雪》和《贺后骂殿》等剧的唱腔,一时不胫而走,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新编剧目如《红拂传》、《玉镜台》、《鸳鸯冢》、《风流棒》,也应观众的强烈要求,陆续与上海观众见面。由于各剧中新腔叠出,脍炙人口,观众边听边学,纷纷索取唱词,从此开创了京剧节目单上附印唱词的先例。一时沪上程腔之盛,如风起云涌,继北方“无腔不程”之后,程腔开始风靡大江南北。表演方面,各剧也均有创新,各有精彩。如《红拂传》中红拂与李靖出奔时的对舞,末场红拂的双剑舞;《玉镜台》中,小丫环碧玉对谢鲲连说几个“使不得”时的身段、手势,都是独出心裁,既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又使观众耳目一新。至此,程派艺术便开始以它的独创性而闻名。之后不久,程艳秋进行了数场极其特殊而重要的演出:当时余叔岩也应邀赴沪,约程合演,不料数场后他因故不辞而别;但戏票已经售出,剧院经理无奈,只得请程替演。观众能否接受他这个后起之秀来代替当时造诣、声望都很高的余叔岩,这对程艳秋不能不是一场严格的检验,结果他以《红拂传》、《花舫缘》、《风流棒》等新戏连演几天,观众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座无虚席。这场检验,证明年仅19的程艳秋,已在观众中站稳了脚跟,同时也确立了他在京剧界中的地位,跻身于一流名家之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1409136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 此时却又明白了,(流水)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问那厢因何故痛哭无聊? 梅香说话好颠倒,蠢材只会乱解嘲。 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蠢材问话太潦草,难免怀疑在心梢。 你不该人前逞骄傲,不该词费又滔滔。 休要噪,且站了。薛良与我去问一遭。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 听友191409136

    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移动他半分毫。 我正不足他正少,他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他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晓。 这都是神话平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救他饥渴胜琼瑶

    听友217756052 回复 @听友191409136: 我正富足他正少…

  • 1805597ovox

    张火丁太好听了

    温酒闻香 回复 @1805597ovox: 谢谢

  • 听友217322857

    因为二爷喜欢上了德云社,因为德云社喜欢上了相声,因为相声喜欢上了京剧

  • 听友225048984

    唱词是否应为 我正富足她为少

  • 青衣666

    特别喜欢张火丁的这段儿《锁麟囊》,听着太美了

  • 小地主2014

    梨园一一明星。

  • 京剧儿童

    太棒了

  • 春天_vqq

    谢谢你发的唱词

  • 听友298074625

    程派张韵如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