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借力解纷争
 3.08万
试听180

15.借力解纷争

00:00
29:00

第十五集  借力解纷争

 

离开许都后,刘备屯兵徐州,并将袁术人马一举歼灭,致使袁术吐血身亡。曹操惊觉自己纵虎归山,便命驻守徐州的车胄伺机杀死刘备。

 

可见,站在曹操的立场,刘备若不能为己所用,则必然不能与之共存。而在诸侯割据的动荡时期,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长期占据优势、独领风骚,此时的刘备虽然惧怕曹操,却可借助财大势雄的袁绍与之抗衡。

 

那么,刘备此举究竟会引发怎样的争端?从刘备、曹操、袁绍三人对此事的应变处理上,又能看出背后怎样的利益关系呢?

 

曹操后悔放走刘备,荀彧献计说,可以写信让徐州心腹守将车胄杀掉刘备。车胄得到曹操的命令后,意图假意迎接刘备回徐州,趁其不备下手,并同陈登共图此事。


按照一般的情况,这一计策当然有效,否则荀彧也不会提这样的建议。荀彧思路周密,顾虑周全,只是这次他没有想到有陈登在徐州,车胄要杀刘备是很难成功的。


我们做事情,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总结现在的状况,然后想当然地判断结果,但对实际当中的变数却有所忽略。殊不知,这种变数,常常是事情成败的关键。陈登既然能在曹操的面前说吕布的缺失,曹操就应该提高警觉。

 

陈登本来是陶谦的部下,陶谦诚心诚意地要把徐州送给刘备,这一幕他是亲眼目睹的,因此他内心也比较偏向于刘备。


陈登之所以会出卖吕布,完全是因为吕布跟刘备不合。现在他又见曹操要杀刘备,当然也会不顾一切地向刘备报告实情。


这样推理的话,我们会觉得陈登的做法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曹操和荀彧并没有考虑到这个变数而已。正是因为事情在进行当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变数,所以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在得知车胄计划后,关羽带人来到徐州城下,诈称是曹操旗下张辽的人马,与陈登里应外合,将车胄骗出城来杀掉了。


张飞又杀了他的全家。陈登这么做合适吗?我们认为这是立场的问题。如果站在曹操那边,当然会觉得不合适,甚至会认为这么做是大逆不道;可站在刘备这边,又会觉得是件好事情,因为如果不杀车胄的话,刘备就会很危险。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产生不同的观感。我们常常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为什么那么不同,其实不是各有所执,而是立场不同的缘故。


换一个立场,意见就会有所改变。所以,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时常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就很容易包容和谅解别人,而不一定要把对方强拉到自己这边来。彼此找到一个协调的合理点,才会比较愉快。

 

出城安民的刘备回到徐州后,得知关羽杀了车胄,十分紧张。车胄到底该不该杀,如果站在张飞的立场,那是一百个该杀;刘备则非常谨慎,他认为车胄是曹操的心腹,杀了他,曹操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不能轻易杀。


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备的视野跟关羽、张飞不太一样,所以三兄弟对比来看,还是刘备出差错的可能性较小。

 

其实,刘备不怕曹操来攻,只担心徐州百姓受苦。有人认为刘备担心百姓是真的,有人则认为他根本就是装出来的。是真是假我们很难清楚,因为只有刘备自己才知道。

 

西方人看人不会猜来猜去,因为他们只重视行为,认为行为表现如何,就代表着这个人如何。


中国人不是这样,我们除了看人的行为以外,更重视内心的动机,喜欢探究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动机又是看不见的,所以中国人经常会猜来猜去,这是必然的现象。


但是我们奉劝各位,判断一个人真诚还是虚伪有一个标准:一个人就算他是欺骗,就算他是虚伪,如果能够持续地伪装下去,那就是真的。


如果一个人能骗一辈子,为什么还要始终认为他是假的呢?同样的道理,刘备如果只是嘴巴上讲讲,或者只是一时那样去做,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我们一路看来,刘备始终以百姓为重,那我们就应该认为他是真的。

 

这时陈登跟刘备讲,我们是抵挡不住曹操的,不如去求袁绍帮忙。刘备做事一向谨慎,但这一次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跑出来的。


因为他料想密诏的事情曹操迟早会发现,此时不逃,以后就难有机会了,这是刘备聪明的地方。刘备仓皇离开,一路上被许褚追赶,到了徐州又面临着车胄的难题,更是火上浇油。


此时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个建议。至于袁绍可不可靠,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计较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决定,才是随机应变的表现。

 

刘备依陈登之计向袁绍求救,袁绍见信,立即召集谋士商议对策。大家议论纷纷,而且每个人说得似乎都有相当的道理。


我们最好有一个心理准备,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就一定有派系,一定有阴阳,一定有不同的意见。


如果所有的谋士统统是一个意见,那就等于没有意见,何况每个人都想发表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借此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一番。


所以当有三个人的时候,很可能就有三种甚至四种不同的意见,因为可能一个人就有两个意见,因此人多嘴杂是很自然的现象。

 

可是袁绍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他就是我们所讲的“耳朵软”的人。这边听听,他听进去了;那边听听,他也听进去了。


而且他还很可爱,率直地对谋臣们说你们讲的都有道理,这叫我怎么决定?很多领导嘴巴不这样讲,但内心是这样想的,而袁绍却讲出来了。面对谋士们的议论纷纷,袁绍很难决断,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正在袁绍犹豫不决之时,谋士许攸赶到。许攸建议起兵攻曹,袁绍立即说正合其心意。袁绍同意许攸的意见,并不表示许攸有多高明,而是袁绍经常变来变去,自己都把握不住自己,这种人其实是很可悲的。


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天生就思路清晰,有的人则是始终没有条理。我们说他喜怒无常也许有点过分,但事实就是他反反复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许攸当时不在场,突然从外面进来,然后讲出自己的意见,袁绍就接受了。这其实不是个好办法,只不过在当时的情势之下,自然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因缘际会。


很多的因素碰在一起,就会造成这样的一种结果,这个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坏的,因为后面还会有变化。


所以许攸不应该以此自鸣得意,觉得袁绍采纳他的意见就说明自己比别人高明。大家更不要认为这是袁绍经过仔细比较,最后做出的正确判断。


袁绍应该自己去检讨,像他这种个性,最好是找一个可靠的操盘手,否则会害死众多无辜的士兵,跟随他的人也会很倒霉。

 

袁绍一面调兵遣将进军黎阳,一面命陈琳书写讨曹檄文发往各郡。而此时的曹操却在为如何防范袁、刘联手一事头痛不已。


曹操头痛得厉害,这是什么道理?人脑里面到处都是神经,而神经又是很脆弱的。


我们不停地刺激自己的大脑到底好不好,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说脑筋越用越灵光,越不用越呆滞;另一种则认为过度用脑会破坏脑神经。


曹操很喜欢动脑筋,可惜他一天到晚所动的大部分都是歪脑筋,所以最后一定会搞得自己头痛,这是必然的结果。


头痛其实是在给他警告,说你老兄脑筋好,但是不要乱用,有时候需要冷静冷静,有时候也要往好的地方去想想。人的身体状况,跟我们的心理有着莫大的关系。

 

曹操问孔融和荀彧的意见,孔融说袁绍势大,并将文武群臣的名字一一道来。荀彧则逐个说出他们的缺点,并说这几个人互不相容,袁绍有谋无断,不足为惧,曹操沉思不语。


我们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曹操跟袁绍的区别。曹操自己会很冷静地分析,之后会做出决定来。


所以跟着曹操这样的领导会比较愉快,因为他会给出一个清楚的结果,让部属知道应该怎么做。


作为一个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要懂,但是要有足够的判断力。如果判断力不行,最好不要当领导。曹操在这方面就比袁绍高明很多。

 

由于思虑过重,曹操的头风病再次发作,疼痛难忍,偏偏在此时收到陈琳书写的讨曹檄文,曹操被骂得狗血淋头,怒不可遏地大叫一声。


这说明,陈琳的每一句话都击中曹操的要害,骂到了他心里头最大的痛处。曹操本来头痛得很,但听到陈琳骂他的话反而不痛了,这就是一种正反相合的作用。


本来痛,现在来个更痛的,反而不痛了;本来不痛,现在来个痛的,自然就痛了。如果曹操本来头不痛,听到檄文他会很生气,当然会气到头痛。

 

所以你看,并非所有的人都会骂人。有些人骂来骂去,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是因为抓不到对方的痛处。会骂人的都是一针见血,句句击中对方的要害。


但是我们要小心了,真正会骂人的都骂不久,因为对方必然会仇恨他,报复他。可见天天在骂人,而且可以骂很久的,往往是不会骂人的人。


会骂人的人一生顶多骂一两次,不会骂人的人反而可以骂一辈子,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在得知袁绍起兵后,曹操决定亲率大军二十万,赶往黎阳迎击袁绍,并命刘岱、王忠二人引兵五万,攻打徐州的刘备,并把帅旗交给他们。


他们却不敢接受。现代人打仗打不打旗号、打什么旗号无所谓,因为一切都很透明,通过监控卫星便可一目了然。


古人则不同,打出什么旗号便是代表什么军队。所以帅旗在哪里,对方就一定会把最精锐的兵力投向哪里。


各位想想看,刘岱、王忠这两个人平白接过曹操的帅旗,不是自找死路吗?如果对方认为曹操在这里,然后全力攻打,那不就糟糕了吗?可是他们敢拒绝吗?他们敢直接对曹操讲,拿了帅旗目标太大,负担太重吗?当然不敢。


所以他们就说恐怕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以此作为推辞理由。有些时候讲话只有拐弯抹角,对方才可能听得进去。

 

袁、曹各自起兵后,刘备生怕事态有变,就派人到黎阳探明虚实,却听到袁、曹两军并未开战。


如果我们站在刘备的立场,当然也是希望袁、曹两军尽早开战,因为一开战曹操就顾不上他了。


现在两军迟迟不开战,刘备就想到曹操可能是针对他来的,若真是如此,自己的实力又这么弱,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


所以刘备非常关注当前的战况,非常在乎曹操现在何处。当他听到两军未开战的消息,非常慌张,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刘备本想借袁绍之力钳制曹操,却没料到,袁绍因旗下谋士意见不合而举棋不定,迟迟不肯动兵。


而此时的曹操也没有击败袁绍的把握,于是便暗自返回许都,并催促刘、王二人赶快出兵攻打刘备。


刘、王二将为谁先去攻徐州争执不下。调兵遣将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假如我们是曹操,手下有诸多将领,打仗的时候如何调派?我们不可能总是派同一员将领出征,这样他会活活累死,而其他人也得不到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派两个人同去,也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派两个意见相合的人不一定好,因为彼此之间有一个牵制,才会比较安全;而派两个意见不合的人也不好,因为彼此闹得太厉害,战斗力就分散了,难以形成合力。


所以说,作为一名主帅,每次出征前将领的调遣都是一次考验,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刘岱和王忠两个人貌合神离,最后是你欺我诈,这样的人怎么合作?

 

刘岱、王忠僵持不下,最后决定用抓阄定夺。王忠抓到先战,却不知刘岱事先做了手脚,只好先去攻城,不料却被关羽擒获。

 

如果关羽的武功很差,斩不了对方,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但以关羽的武艺,要杀王忠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关羽既没有当时就把王忠斩于马下,也没有捉住后马上就杀,这是最难得的。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能杀就是厉害,杀不掉就是差劲,其实能杀而不杀更高明。因为打仗不是以杀了多少人来论战功的高低,如果既能达到最终的目的,过程中又尽量地减少死伤,这就叫义战。


如果见人就杀,杀的人越多越好,那叫不义之战。义跟不义,我们要仔细去分清楚。

 

关羽能不杀就不杀,这就是义。他把王忠活捉回来,让刘备发落。刘备当然也不会杀王忠,因为此时再杀王忠的话,他和曹操的仇怨就越结越深了。


刘备跟曹操其实并没有深仇大恨,他希望曹操能够悬崖勒马,和他共扶汉室,这才是刘备一生想做的事情。


但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曹操心里根本没有汉室,而是唯己是从;刘备心中时时刻刻有汉室,所作所为都是从汉室的利益出发。所以他放过曹操的这员大将,多少有一点人情在里面。

 

关羽擒获王忠后,张飞主动请命要活捉主将刘岱,而此时的刘岱生怕自己被擒,任凭张飞怎么骂阵,都坚守不出。

 

情急之下张飞心生一计,假装醉酒,鞭打士兵,并有意将自己要夜袭刘岱营寨的消息大肆宣扬出去。我们都知道张飞喜欢喝酒,酒醉之后便会拿士兵撒气,这是他一生的致命伤。


张飞上一次痛打吕布的岳丈,结果丢失徐州,给他很大的打击。但这一次他是假醉,因为他毕竟从教训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人是摔了跤才会学得乖,摔得重才会记得深刻。我有弱点,我要去改,这是一种想法;不但能改,还能利用我的弱点,这又是一种更好的想法。

 

落入张飞圈套的刘岱终于出兵,意图在路上伏击前来袭营的张飞,不料却遭到张飞人马的三面夹击,无路可退,最终被张飞擒获。

 

老实讲,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最好的就是刘备。因为刚开始刘备以为张飞真的又喝醉酒了,正在担心,得知张飞原来是假装醉酒,而且还活捉了刘岱,当然非常地高兴。


他觉得张飞真的成熟了,用计战胜刘岱,而又没有杀掉,于是原谅了张飞以前所犯的种种错误,这才叫一家人的亲情。

 

随即,刘备命关羽携甘、糜二位嫂嫂前往下邳,孙乾驻守徐州,自己与张飞守小沛,三方呈掎角之势,以防曹操再次来犯,并将被俘的刘岱与王忠放回许都。


刘备放回刘岱王忠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告诉曹操,我不是你的仇敌,只要你有所悔改,别让汉室的皇帝做得那么窝囊,那我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并非一定要搞得你死我活。

 

刘备这番用意是出乎真心的,因为他也知道,谁握有大权,谁就有可能为非作歹。即使能够除掉曹操,说不定又来一个比曹操更可怕的,他又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人都除掉呢?


所以很多事情只能尽力而为。刘备表达的就是这个善意。当然,后来刘备有没有改变心意,我们现在不敢说,因为人在不同的处境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是必然的。

精选用户评论
  • 听友192226536

    666数学真好

其他用户评论
  • 于小弘

    听了几年曾老课,反过来再听曾老讲解三国就熟悉多了

  • 听友136217033

    为什么要收费

  • 1341951rmjp

    以前专门有个曾仕强易经公众号免费,今天看所有课程都没了,真是后悔免费时没多看啊!要收费了一点也不想看了(曾老估计没想到他的课程后人拿来卖钱吧

  • 听友136217033

    开通付费vip所有的都能听吗

  • 周玉_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