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得意勿忘形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相争权,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独揽军政大权,一时权倾朝野。
宦官十常侍意图谋杀何进,夺取政权,何进不听劝谏,为所欲为,最终被十常侍所杀。何进得意忘形,终遭杀身之祸,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我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应该如何得意尽欢,又应该怎样避免得意忘形呢?
汉灵帝时,以蹇硕、张让等为首的宦官集团弄权干政,人称“十常侍”。后来,灵帝病危,十常侍见皇上时日不多而继位者又未定,商量着决定拥刘协为太子继承皇位,进而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
那么,十常侍为什么要杀何进呢?何进原来是个杀猪的,因为妹妹是何皇后,生了皇子刘辩,得以被封大将军,成为与十常侍对立的势力集团。
如果何进对十常侍没有构成很大的威胁,十常侍也不会动脑筋要杀他。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何皇后正是因为有这位当大将军的哥哥,所以才敢跟婆婆董太后对着干。
其实这些都涉及利害关系——皇帝快要走了,留下的问题就是由谁来继位。董太后看中了刘协,而何皇后偏爱自己亲生的皇子刘辩,两个人因拥立的对象不同而开始内斗。
在这场宫廷斗争中,十常侍将他们的命运押在了刘协这边,所以他们必然要想办法除掉何进这个障碍。可见一个人一旦有权有势就要格外小心了,因为很可能会成为别人想要除掉的目标。
何进召见手下大臣,商量如何对付十常侍。曹操建议何进说,宦官势力极大,如果计划不周,恐怕招致灭族之祸,现在时局难料,所以一定要小心。
但是何进完全不理会,讥讽说哪有那么紧张。别人好意相劝,就算不接受,也应该表面上应付一番,怎么可以当面让人家难堪呢?
曹操又谏言应先正君位,然后讨贼,何进说正合我意。可见他这个人讲话太随便,一会儿骂人,一会儿捧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从这里可以看出,何进是个草包,有权势而没有实力。他的危机不在他的权势,而在四个字——得意忘形。一个人到了这种地步,恐怕是没得救了。
其实历史上同样处于何进这样的位置,却表现良好的不乏其人。但何进却因为得意忘形,不听劝阻,树敌过多,很快就遭遇凄惨的结局。
人一旦得意忘形,就会高度危险。我们放眼看去,现在得意忘形的人很多,应该以何进为戒。
何进先下手为强,让袁绍披挂开路,自己领诸大臣相继入宫,在灵帝柩前,扶立太子刘辩继位。何进为什么拥立刘辩呢?
这是任何人都能想通的事。刘辩是他妹妹所生,母以子贵的道理,何进当然非常清楚。
他心里想,现在自己的妹妹是皇后,如果再让外甥当上皇帝,那妹妹马上升为太后,自己也更加荣耀了,以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正是因为何进有这些想法,他才会得意忘形。
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还会谨慎一点,但处于顺境的时候,就往往沉不住气了。一旦沉不住气,再叫他谨慎小心,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进这个时候想到的,都是光明的前景,得势的喜悦,好像谁都挡不住他们兄妹今后的为所欲为。但是,老天不一定事事都遂人愿,人有人的打算,老天也有老天的盘算,这点却是何进没能想到的。
灵帝死后,十常侍依附于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想继续与何进相争。何进得知宦官意图加害自己,决心要把他们斩尽杀绝。
十常侍眼看形势不利,为求自保,又投向何太后一边,并把意图谋害何进的责任,推到宦官首领蹇硕身上。
十常侍之间的关系跟刘、关、张结义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刘、关、张结盟,是意气相投,他们讲的是道义。
可十常侍完全是基于利害关系的结合,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只求生存,只计得失,相互勾结着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蹇硕是十常侍里面最得董太后信任的人。他平时很神气,别人有什么事不敢跟董太后讲,都唆使他去讲,显然是十常侍里面的老大。
一个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既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在于,这种信任可以使大家更信服他,更听他的话,他可以借此操纵大家的行为。
弊的一面在于,到了需要人顶罪的时候,大家也必然会锁定他,因为他平常最有权势,最受信任,所以对方也最能接受。如果换作别人,何进是不会相信也不会接受的。
蹇硕就倒霉在这点上,因而成了牺牲的对象。老实讲,十常侍也是很悲哀的。他们自己不检点,所以才会像一群可怜的小丑一样——看他们爬在地上的样子,还像人吗?
他们过的那种日子,简直暗无天日。因为董太后和何太后总要为自己找一些支撑的力量,所以十常侍一会儿归附这边,一会儿归附那边,完全是一副可怜相。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难怪他们会想出让蹇硕一人去顶罪的馊主意。
何进想把十常侍全都杀掉,然而何太后却不赞成这么做,主张只杀蹇硕一人。为什么何太后主张杀蹇硕而留其他呢?
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做事难免主观,怀有成见,而这个主观、成见正是足以害死自己的诱因。
何太后不赞成哥哥的做法,是因为她自有立场。她要想在内宫有好日子过,需要这帮人左拥右呼地帮助她。
所以她几乎是以反对的态度,甚至用教训的口气告诉何进:处理内宫的事情你不如我,这些宦官都是先皇留下来的,不能先皇刚刚一死就把他们统统除掉。这些话听起来也有道理。
同时,何太后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打官腔,称何进为大将军。老实说,何太后称何进为大将军,而不是叫哥哥,这使何进内心的确有些害怕。因为人在涉及利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六亲不认。
何太后跟何进虽然是亲兄妹,可一旦有了利害关系,照样会翻脸无情,甚至可以假传圣旨把何进的官职免掉。
而且,她也料到何进会拿蹇硕问罪,所以马上叫众宦官献上蹇硕的首级,使得何进一筹莫展。十常侍的余党张让等人跪地求饶,并表示以后愿意听从何进的指使。
何太后也在一旁为他们说话,何进只好既往不咎。由此可见,何进没有真才实学,他不但优柔寡断,而且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
刘辩登基后,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儿子的政权,暗中派人毒死了曾经拥护刘协争夺帝位的董太皇太后。
张让等人听说董太皇太后被毒死,分析利害关系后,又决定要除掉何进。何进此时的势力很大,虽然对这些宦官很宽恕,但他们生活在这股大的势力阴影下,觉得非常地卑微,非常地可怜。
他们最要紧的就是能够做一些事情,借此找到新的可依靠的力量,并且这个力量同样需要借助他们。
于是,他们想来想去,认为只有把何进除掉,才能够为所欲为。因为何进一天不除,就会跟何太后两股势力结合在一起,他们将无能为力。
此时,袁绍探听到张让等人的异动,建议何进出兵,扫除宦官。但何进碍于何太后的面子,并未接纳。
人在处理跟自己没有太大利害关系事情的时候,都很理智,很客观,这就是旁观者清,所以袁绍此时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利弊。
而何进就是当局者迷了,因为这事跟他密切相关,又顾忌何太后的主张,所以对袁绍的话根本听不进去。而且在他看来,这些宦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他,也无济于事。
由此可见,人还是要靠自己。别人虽然可以提建议,但最后怎么做,以及产生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责任。
不管在什么环境,不管居于什么位置,一定要记住,自己要负起最后完全的责任,旁人只能从中协助,给你一臂之力而已。
袁绍又说服何进,招外兵扫除宦党,曹操怕外兵入京,会把事情闹大,建议何进派亲信惩处元凶,放过其余宦官。何进不听,反而讥笑曹操是宦官之后,所以怀有私情,曹操听了大怒而去。
何进说曹操是宦官之后,非常不妥当!相信何进平常也不是这样,他跟曹操关系一直不错,曹操又是一番好意,何进不听就算了,何必这样挖苦人家,刺痛人家呢?
人最怕被戳到痛处,所谓痛者愈痛,就是这个道理。何进这种做法,是对自己非常不利的一种表现。他得意忘形,认为我就挖苦你了,你爱怎样就怎样,能奈我何?其实,这样做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何进自己。
曹操的祖上跟宦官确有关系,虽然这段历史平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当下正是清除宦官势力的时候,就会显得尤为敏感。
何进可以怀疑,曹操会不会因为祖上跟宦官有密切关系而站在宦官那边?但这种疑问只能在心里想,绝对不能讲出来,因为任何人都受不了这样的诘问。
一个人过分伤害别人,最后一定是伤害自己。这句话我们再讲一遍,每一句难听的话,迟早都是回头的箭,最后一定会射伤自己。
何进执意要召董卓进京,清除宦官,手下见劝说无效,都弃官而去。如果董卓是突然冒出来的,大家不知道他的底细,可能还不会有这种立即性的反应,因为搞不清楚他这个人如何,还可以等他来了再说。
可现在不是这种情况,董卓臭名昭著,大家听得耳朵都出老茧了。谁都知道他脸上带着笑,心里藏着刀,把这样的人召进来,不是比十常侍更糟糕吗?
况且董卓跟十常侍的关系非比寻常,怎么可以召他呢?但是,何进糊里糊涂,偏要把他召来。
按理说,就算有十个十常侍,何进作为大将军,凭自己的力量也足以清除,可他顾虑何太后的想法,不肯这么做,偏偏又出这种招数,召来董卓,使事态变得越来越糟糕。
群臣心里想,董卓一来,我们根本无法做事,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干脆连官也做了。这些人是有先见之明的,懂得未雨绸缪的道理。
此时辞官而退的人,以后都没有受到什么连累,而那些执迷不悟,持有观望态度,想等董卓来了再说的人,将来必将受到很大的牵连。
张让等人得知何进清除宦党的计划,决定先发制人,于是设计让何太后召何进入宫。何太后听从宦官的话召何进入宫,难道她不重视兄弟的安危吗?当然不会。
第一,他们是兄妹;第二,他们现在互相利用,互相倚重;第三,她知道自己对外廷事务的影响有限,而皇帝那么小,需要哥哥代为主持局面。
因此何太后不可能站在宦党一边,害死自己的哥哥,她只是没意识到这会对何进构成威胁。何太后完全没有警觉性,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可这能怪她吗?她长期生活在很小的范围内,根本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状况。可见,中国人以前主张男主外女主内,是有道理的。
一个女人如果常在外面走动,知道外界的情况,要主外当然也可以。如果信息很闭塞,只知道家里面的事情,很少跟外界打交道,那最好还是不要参与外面的事情。这只是一个分工而已,并没有轻视女性的意思。
在何太后看来,进宫就进宫,有什么了不起?却不想想:她要张让等人去找何进,十常侍为什么找出很多理由,反要何进进宫来?
当然,何太后缺乏警觉性也属正常,因为一个有高度警觉性的人,不可能只有这么低的利害关系。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知道,一个人见识浅薄,斤斤计较于小事情,警觉性自然很低。
何进坚持要进宫,曹操力劝他也不接受,说不必这样多虑。这就是何进没有警觉性的又一表现。这种错误,比何太后犯的错误还要严重,更值得我们注意。
何太后让他不要杀十常侍,何进尊重妹妹,自然可以不杀,可是不能就完全没有顾虑了。他应该想到妹妹为什么无缘无故,这个时候召他进宫?
他可以推说身体不适,先派人前往打探一下情况再说。可他完全没有警觉性,根本没有防人之心,这种人还有资格辅佐朝政吗?能办成大事吗?
何进的遭遇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实力,最好不要占那个位置。即使得到了高位,也应该多加谨慎,多加小心,而不是胆大妄为。
我们有时候笑张飞鲁莽,可他鲁莽有鲁莽的本钱,因为他说打就打,很少碰到对手。而何进没这个本钱,却又鲁莽行事,因此不能跟张飞相提并论,他的行为只是幼稚、可笑而已。
袁绍等人要带兵保护何进一起入宫,宦官们又假传圣旨,说只让何进一人入宫,并在宫中设下埋伏,将何进杀害。何进为宦官所杀,证明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何进自始至终都不相信这些宦官敢杀自己,因为有妹妹做担保。何太后曾当面告诫十常侍,他们也都服服帖帖,况且蹇硕也被杀掉了,说明那些宦官是真的想归顺了。
既然十常侍已经依附到何进这边,最起码依附到他妹妹这边,他又对他们很宽恕,那他们怎么还想杀他呢?何进当时认为那绝不可能。
可他没有想到,皇宫的大门一旦关闭,里面的局势就很难掌控了。十常侍中哪怕蹇硕死了,还有九个人,一起拿武器对付他一个人,他又能怎么样?
如果换成张飞,管你九个十个,全不在乎,但是何进根本没有这个本事。其实当何进随从的护卫被挡在门外时,何进就该提高警觉,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有这个必要吗?但他没有这些想法,所以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宦官杀了何进,众将要为何进报仇,攻入皇宫。官宦为保命,转而挟持何太后。何太后现在成了人质,害怕得要命,可又没有办法。
刘协和刘辩两个小孩更是不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只好躲到草堆里去。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实在是够可怜的。
曹操有心搭救何太后,可当时男女授受不亲,他也束手无策。群臣看到小皇帝,顾虑到君臣之礼,也不敢过去碰他,只好跪在那里。
偏偏这个时候,董卓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赶到。他看到汉少帝马上下跪,一副礼数周全的样子。
汉少帝此刻根本不会想到,他碰到董卓其实是很倒霉的,因为董卓对他第一印象就不好,就有了把他换掉的想法。
因此,眼看着悲剧要发生,可谁也救不了他。这就叫形势比人强,一旦形势造成了,谁都没办法挽救。董卓造成这个势以后,皇帝也不能把他怎样。
董卓为什么有废掉汉少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的想法呢?道理很简单。不单是董卓,换成任何人都会想到,要造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形势,只有一个办法——废旧立新。因为如果立一个新皇帝,他一定会听自己的,但原来的皇帝却不一定。
何况现在又有一个绝好的理由:陈留王年龄虽小,可讲话头头是道;而汉少帝呆若木鸡,连一句像样的话都不会讲。
这给董卓废旧立新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当然,理由都是人找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董卓想换掉少帝,他一定可以找到许多理由。只是正当与否,那就另当别论了。
有人认为汉少帝很倒霉,可是如果从长远来看,其实陈留王更倒霉。因为汉少帝痛苦一阵就解脱了,用不着长期受罪。
而陈留王后来即位成为汉献帝,忍受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痛苦折磨,比少帝更加悲惨。所以,幸与不幸要从不同的角度与时段来看才能论定,不是一句话就能讲完的。
陪同董卓从凉州而来的部将当中有两个人,一个是李儒,一个是李肃,这二人一文一武,是董卓的左膀右臂。老实讲,如果没有自己的一班人,董卓敢在京师那样为非作歹吗?
因此,董卓常常将二人带在身旁,而李儒就是专门给董卓出馊主意的人,这种人就叫做爪牙。李儒歪脑筋动得比谁都快,也非常了解主人的心理,而且很会讲话,可以充分地控制董卓。
董卓问李儒,我欲废旧立新,你觉得怎么样?李儒马上分析了利弊两个方面。他的做法很高明,因为如果表示赞成,将来就要负全部责任,如果不赞成,董卓当时就可能翻脸。
所以,他先说了几个好处,董卓听了很高兴。接着,他又补充了不好的地方,说凡是历代把皇帝拥立起来的人,最后都不得好死。
可是中国人很奇怪,听到这个十有八九都会说是那些人太笨,我比他们聪明,不会发生这种事。但董卓最终也没能逃脱这种下场。
感谢曾老🙏把复杂的道理讲的清楚通透,讲的太好了,受益匪浅,缅怀曾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323633510: 感恩留言,感恩相遇,谢谢关注和点赞,请多多分享。
没见到付费的链接,会员免费吗?
曾老讲的好有吸引力啊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243402326: 感恩支持,请多多分享,传递智慧,你我同行!
曾爷爷的课为什么都要付费呢
借力合作对象,没有深度考虑后果!人性的弱点!
讲的太好了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410389993: 感恩您的留言,请关注主播,聆听更多精彩内容。
讲得太好了!
不是
bs
感恩❤️❤️❤️
曾仕强学堂 回复 @福马菩提心: 与您在此相遇,真可谓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缘分。诚挚地邀请您关注主播,共同感受更多引人入胜、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内容。祝您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