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集 食疗-饮食者人之命脉

第133集 食疗-饮食者人之命脉

00:00
14:54


如何找到潘毅老师:①购买本课程《中医文化必修课》②添加正安答摩紫苏微信号【damo3615】 ,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潘毅老师也会进群答疑哦。


【课程内容】



中医学一贯重视饮食调养,历来有「医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观念与各种操作。



中药有四气五味、颜色质地及功效,食物也同样有四气五味、颜色质地及功效。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比如生姜、大枣、肉桂、胡椒、龙眼肉等。



那么,食物也可以说是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黄帝内经》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观点,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原则。也就是药治要与食治结合起来。



那么,食养都有些什么优点呢?



(1)取材方便,以天然食物为原料,无副作用或很少副作用,易为人们所接受。



(2)食借药威,药助食性,医、食、养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食物较药物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个就牵涉到医学的依从性问题,也就是说用食物来调理人体,比起用药物,人们的接受度更大,依从性更好。有了依从性,才谈得上调理效果。



(4)食物往往成为某些药物的载体,使药物在体内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张仲景的方就很喜欢用生姜、大枣,它们本身就有药性,也是食物。这些,既可以成为其他药物的载体,也可以在组方之中,以自己的食物跟药物双重身份,来发挥效果。






下来,我们看看,中医饮食调养的核心思想的什么。



就是调整人体,达到阴阳平衡及气血平和。



《黄帝内经》:「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孙思邈《千金翼方》:「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



食养强调的食饮有节,寒热、五味有度,补泻得宜,是非常完整合理的饮食原则。



这里包括:



 (1) 饮食数量的节制——饮食适量;


 (2) 饮食质量的调节——寒热、五味、补泻的调和。


 (3) 饮食组成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4) 重视饮食的时节性调节。《黄帝内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如果是在疾病状态,那么就辨证施膳,如果是在体质偏颇状态,就该辨体施膳。《金匮要略》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轻者治以食,重者食药并用。



之前在体质调养的那部分内容,不同体质所适合的食物、药物方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一部分。



这里我们就介绍更日常吃的米饭,能否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好处。






米饭可以养人,这个就不用说了。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米饭做得好,能同时具有燥湿醒脾与滋润胃阴的功能。


 

它的燥湿与滋润功效又从何而来呢?这两者的功效看起来可是相反的啊!


 

其实,它们是源于米饭的不同层面。


 

先说源于底层的锅巴。

 


不太焦的锅巴,是健脾的好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之前我们都学过,脾五行属土。

 


我们先看看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再看看脾胃的功能:接受、容纳食物,再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化生气血。这与土的特性相类。

 


据万事万物均可分阴阳的观念,土自然也可分为阴土与阳土。

 


如何分?按照脏、腑的整体特点来分。

 


其中,五脏的功能特点主要是化生与贮存精气,偏于存守,所以属阴;



六腑的功能特点是受盛与传化水谷,偏于传动,所以属阳。

 


落实到脾胃上,脾属脏,所以为阴土;胃属腑,所以为阳土。

 


阴土,就是潮湿低洼的土。土要化生万物,就要干湿适中,所以阴土的特性是喜燥恶湿。

 


换成医学表达就是:脾与阴土特性一致,对湿特别敏感,也特别畏怕。又因为湿性类水,为阴邪,所以湿就容易伤脾阳。

 


既然这样,那么,脾不单喜燥,也喜温。

 


我们再看看,万物多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藏,就是自然界的阳气都藏于地下,所以地面寒冷,此时万物凋零。而从春分到夏天,再到秋分,阳气多在地面,此时就是万物生长与结实时段。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暖土才能生万物。

 


换句话来说,脾也是得暖才能运化食物、化生水谷精微。

 





好了,我们再看看,锅巴具有什么特性?



首先,锅巴是温的。


 

倒推个二十年,在没有电饭锅之前,我们多用瓦锅煮饭,饭堂则多用铁锅。这两种锅,都容易焖出有锅巴的饭,尽管不是每餐都有锅巴,但是几餐之中大概会有一次饭是带锅巴的。



这时我们吃的这米饭,其实是温性的,这种饭是暖脾的。


 

现在少了锅巴的饭,最多是平性。


 

既然脾喜欢温,现在吃的没锅巴的饭,等于令脾少了一个温暖来源,日积月累下,我们的脾,就多半不是暖土了。这样,生化之力自然就减弱了。


 

其次,锅巴是燥的,脾的特性是喜燥而恶湿,所以,它与脾之性最为相投。湿气去,则脾就健运。


 

再有,锅巴微带焦香味。

 


在五味之中,腥喜归肺,臊喜归肝,焦喜归心,香喜归脾,腐喜归肾。

 


锅巴的微焦味可助心阳。心阳就像太阳,阳光普照,可暖脾土,正应了益火可补土的意象。

 


香味入脾,应是生活常识之一,我们一闻到真正的饭菜香,食欲就自然而生。

 


从中药的角度看,芳香可以化湿。

 


这样归纳下来,具温、香、燥特点的锅巴,就有健脾燥湿、消食化滞和收敛止泻之效,这不就是专为脾而设的吗?

 


但现在的饭呢?



现在日常要吃到带锅巴的饭已经不容易了,所以我现在到外面吃饭,还是较钟情于带锅巴的煲仔饭。



当然,好东西也没有必要天天吃或餐餐吃。

 


说明一下,这里说的锅巴,是煮饭时自然焖出来的微焦色黄而带香味的锅巴。而不是焦黑带苦,或者饭烧糊了的锅巴,这些锅巴不要吃。

 


现在还有制成零食的锅巴,有些失之自然,似乎也过于干燥了点,不属上品。而带油性的锅巴就更不好了。

 





下来,我们再说说源于米饭上层,可滋润人的米汤。



米汤就是用上等米做干饭或熬稀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米油。如果是大锅饭中熬出的,且达到一定粘稠程度的效果就更好。


 

米汤中有稻米中约2/3的营养物质以及90%的人体必须营养元素。


 

上个世纪有段时间,广东兴起过煲「白粥」饮食热。这些「白粥」并不是一般的白米粥,而是慢火熬大米粥,在熬煮过程中不断添加米浆。



这样,粥汤浓酽(yàn),米油成分充分溢出,是体虚者的补身佳品。


 

在中医看来,它是味甘、性平、质润之品,功能益气、养阴、润燥。清代名医王士雄曾言:「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收奇迹。」


 

如果说,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喜锅巴;那么,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就喜米汤。


 

如果锅巴配上米汤,一燥一润,刚好完成了脾胃燥湿相济的功能搭配。假如锅巴吃多了,也可调和可能造成的上火。



经常喝米汤对孩子的健康和发育有益,既营养,助消化,亦利于对脂肪的吸收。用米汤给婴儿作为辅助饮料,是比较有益的。


 

《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这里,还可看出米汤的另一个好处,一般的滋阴药,如熟地、生地,多滋腻而助湿,米汤却滋润,厚肠胃而不助湿。


 

所以,如果觉得人参贵,又害怕通常的滋阴药滋腻的人,喝米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缺少奶水吃的婴儿,奶粉加米汤,营养更丰富。



民间就常说它「比豆浆,代母乳,赛参汤」。


 

这里说明一下:上好的米汤最好用还留存胚与糊粉层的留胚米来熬制,营养保健作用才会强。若用精制大米去熬制,再经过淘洗,营养价值就会降低,口感也一般般了。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42801opjx

    怎么加?

    正安答摩 回复 @1342801opjx: 加文稿开头的客服微信号哦

  • 唐芳_al

    怎么进群呀

    正安答摩 回复 @唐芳_al: 加文稿开头的客服微信号哦

  • 听友46558008

    需要现代科技开采电饭锅,能煮锅巴粥的!身边很多人对锅巴粥回味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