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低的父母,越不懂得让孩子节制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不懂得让孩子节制

00:00
13:49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不懂得让孩子节制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高尔基

中国式父母:

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却还觉得不够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说过这样的话:

“孩子好,我就好!”

“为了孩子,我可以付出一切。”

“孩子就是我的命,才舍不得他吃一点苦。”

中国父母的舍得付出是全世界出名的。

网上曾有一个调查,显示中国父母最舍得付出,而且还觉得付出不够。

在受访的中国父母中,54%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

93%的父母为子女支付过私人补习费用;

70%的父母担心自己还做的不够好。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已经让现代的父母们发挥到了极致。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时甚至是过分的要求,都想尽办法一律满足。

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是孩子要求的,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不能委屈了孩子,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瞧不起。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下次孩子的要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多。

孩子小时候的要求,诸如糖果、玩具等还可以满足,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求会越来越多,名牌衣服、手机、电脑、汽车等等。

总有一天,父母的经济能力会赶不上孩子膨胀的欲求。

而这时候,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埋怨,会嫌弃父母没有能力。

这样的结果,是各位父母想要看到的吗?

父母最大的悲哀:

付出了所有,却养出了白眼狼

前段时间,有位宝妈在群里吐苦水:

“今天给女儿500块生活费,没想到她嫌少了,不高兴了。

女儿发脾气说,这么少是给乞丐的,同学都有一两千的。

妈妈,你是想让我被同学瞧不起是吧,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

现在,女儿也不理我们了,在家里都当没看见我们。”

看到这位宝妈的话,不由想起了去年豆瓣上一个很火的帖子,是一位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

这个小侄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

但是小侄子觉得自己太优秀了,嫌弃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优秀的自己。

孩子说自己的父母太穷了,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他的同学都拿着iPhone7,自己却只有儿童手表。

他还说:“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

就是如此优秀的孩子,竟然因自己太过优秀而嫌弃自己的父母。

真实地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贫,儿嫌母丑”的闹剧。

这位总是考试第一、才艺出众的小男孩,被父母捧在手心里。

他的父母时常在朋友圈里,晒出关于他的点点滴滴生活,文字里饱含着对他深深的爱。

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

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小白眼狼”呢?

其实,“白眼狼”的出现,大多是被父母“满足”出来的。

把孩子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

当父母的付出太过浓密,孩子习惯了单方面接受和索取,觉得一切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得到,那么就不会懂得珍惜,容易滋生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最后只会演变成,心甘情愿付出一切的父母,最终换来了一个只懂得一味索求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一味满足孩子,纵容其欲望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从小被富养长大的女孩子,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生活中一直都是买买买,偏爱各种名贵的包包和化妆品。

但是,她的工资只有四五千,无节制的开销根本就负担不起。

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消费,她偷偷把父亲和丈夫的车子做了抵押,还通过各种方式借钱,包括高利贷。

现在连本带利,20多万元本金要还70万左右。

当债主接二连三上门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和丈夫。

老父亲批评女儿的同时也很自责。

他狠狠打了自己两记耳光,后悔从小把女儿当掌上明珠,在物质上一味满足她。

为了还债,老父亲决定卖掉房子,租房子住,走一步算一步。

看完这则新闻,令人无比唏嘘。

有个成语,叫“欲壑难平”。

说的是如果纵容欲望,欲望将是无止境的。

纵容孩子的欲望,不懂得让孩子节制,那么只会养出花钱如流水的败家子。

到最后,孩子不能承担起责任,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满足自己虚妄的欲望,家里负担累累,寸步难行。

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剧,也是孩子和父母的悲剧。

正所谓,“惯子如杀子”。

当我们对孩子有求必应,事无巨细地都帮孩子承担时,其实我们已经在对不起孩子了。

我们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磨练和对欲望的节制。

我们成为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阻碍。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父母富养孩子,初衷只是为了孩子能不受罪、不掉队。

但倘若这富养变成娇惯孩子,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疑是在把孩子变成社会里最招人烦的角色,于孩子未来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家长是不是不应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呢?

美国学者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两组孩子,其中一组的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吃糖;另一组的家长则适当地给孩子吃糖,但不是无节制地吃。

这两组孩子都被无限制地供应糖果,第一组孩子会不停地吃,没有节制;而第二组的孩子则会很好地控制自己,吃了几颗以后会自己停下来。

实验表明: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反而愿望会更强烈,不容易自制;而得到适当满足的孩子则不会那么渴望,行为得当。

所以,家长不必太执着,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满足。

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要求坚定拒绝,不要因孩子的无理取闹或是撒娇卖萌而轻易妥协。

而拒绝的方式也很重要,态度一定要温和而坚定。

在尊重孩子、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拒绝孩子,更有利于孩子接受。

而且以后孩子想要提出什么要求时,他会敢于并乐于征询父母的意见,积极与父母商量。

这样,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总之,有原则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懂得控制欲望的自律型孩子。

而懂得节制欲望的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