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回顾 | AI 当得了律师,也应受法律监管

2018回顾 | AI 当得了律师,也应受法律监管

00:00
05:39

面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相关法律的制定仍然存在滞后性,如何通过法律对人工智能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规范,是业界讨论的焦点。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志耘认为: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是打造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的关键基础性技术支撑,需要在推动发展和有效规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做好相应的制度、法律、规范和标准等方面的准备。


人工智能是否有法律人格?

关于人工智能的立法,其难点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具备主体资格。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彭诚信提出了人工智能享有有限法律人格的设想,并从明确其归责原则、为其强制购买责任保险、在一定范围内先制定具体的“人工智能发展法”三个方面,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作出回应。


彭诚信教授对人工智能与法制问题多有论著,他主编的“独角兽法学精品•人工智能”丛书(《机器人是人吗?》、《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及《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在业内颇具影响力。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宪权则表示:“应根据不同时代机器人的特征确定涉机器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路径。”他认为,我国目前的刑罚种类都无法适用于强智能机器人,应重构我国的刑罚体系,使得强智能机器人被纳入刑罚处罚的范围,并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设立特殊的刑罚处罚方式。


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法制创新?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指出,法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推动。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强调,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理应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行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落地。比如上海已成功研发应用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二级大法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崔亚东全面介绍了该系统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主要功能,以及该系统的应用与反响,直观展示了智能科技成果如何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崔亚东表示,实现司法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工智能最新发展为司法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成功研发,助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地。


人工智能撑起“律师”缺口?

目前,自国内司法改革以来,法官和检察院人数均大幅缩减,案件数量却逐年上升。据统计,全国律师从业人数不足40万,每年的法律服务需求则高达6亿人次,法律服务人才面临巨大缺口。这给人工智能与法治的结合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在查阅卷宗、查询文献条律、庭审记录、问答咨询等简单和重复性的法务工作领域,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可明显提高司法效率,扩大服务范围,从而助力法制现代化建设。


人工智能与法治相辅相成,人工智能助力提升司法效率、推动法治现代化建设,而法治让人工智能更规范、更人性化,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良性、健康发展。


“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2019年8月29日-31日,期待AI业界最权威的观点和共识再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声、碰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