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略微考察一下就知道,人类的幸福有两个敌人:痛苦与厌倦。这就是说,即便我们幸运地离痛苦越来越远,但我们却是在向厌倦一步步靠近。如果远离了厌倦,我们就会更加靠近痛苦。生命呈现出两种状态,就是外在或客观、内在或主观,在这两种状态中痛苦与厌倦都是对立的,因此生命本身也可以说成是在痛苦和厌倦的两端剧烈地来回摆动。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太过得意,又惹人生厌。因此,当下层阶级在与困乏作着无休止的斗争即痛苦挣扎时,上流社会却在和“厌倦”进行着持久战。
对于内在或主观的状态,对立的缘由是人的受容性与心灵能力成正比,不过个人对痛苦的受容性又与厌倦的受容性成反比。现作进一步解释:依据迟钝性的定义,迟钝就是指神经不受刺激,气质感觉不到痛苦或焦虑,而且不管后者多么强大,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的迟钝,只有经常兴趣盎然地注意观察外在的细微事物,才能消除人们脸上表现出的空虚。心灵的空虚是厌倦的根源,就像兴奋之后的喘息,人们需要通过寻求某些事物来填补早已空白的内心。而所寻求的事物基本相似,看看人们沉迷的娱乐休闲方式,他们的社交娱乐方式和交流的内容不都是如出一辙吗?再看看有多少人站在阶前闲谈,又有多少人站在窗前向屋外凝望。因为内在的空洞,人们在寻求社交、娱乐、余兴以及种种享受时,就产生了奢侈浪费和灾祸。人们想要躲避灾祸的最好方法就是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心灵财富越多,厌倦所占据的地位就越小。那源源不绝的思考活动在丰富繁杂的自我与无所不有的大自然中寻找新的材料,构建新的组合,这样不停地鼓舞我们的心灵,如此,除了休闲时刻之外就不会再让厌倦有机可乘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