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二泉映月》】

【我喜欢的《二泉映月》】

00:00
14:13
【我喜欢的《二泉映月》】
这是我翻录的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以及我为听学记忆该曲而剪辑的六遍过门和六遍主旋律的汇编版。
我喜欢锁定它后反复地播放聆听。
欣赏阿柄仿佛老僧出定后在古井无波似的平静清寂状态下演奏的这曲《二泉映月》,犹如品味着一坛陈年的老酒,香甜甘醇、愈久弥新。
在这如泣如诉、似哀似怨、若喜若悲、忽明忽暗、流畅婉转、意境深邃的乐曲中,有饱经风霜的伤感怅叹,有看破红尘的平和安宁,有柔声细语的深情倾述,有声竭力嘶的呐喊咆哮,有不屈不挠的昂扬悲愤,有美好生活的追忆憧憬 。
在这时而平淡、时而期冀、时而温柔、时而刚劲、时而激扬、时而深沉、时而悲恻、时而傲愤的旋律中,深刻的演绎着阿炳的辛酸、苦痛、不甘、怨愤,间或几许孤独、落魄、倔强、寂寞,夹杂一丝洒脱、豁达、美好、祥和。
《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创,也由他亲自演奏。阿炳的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在弓法上,阿炳以短弓见长,经常使用一字一弓,音量饱满、坚实有力。在指法上,阿炳应用的是民间演奏中的定把滑音,丰富了旋律的韵味,抠柔、压柔、不柔的相对比较及颤音、打音、带音、大小滑音、原位上下滑音和各种装饰音的灵活运用,加深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
全曲的速度比较统一,但力度的变化却相当大。阿炳根据感情的需要随心所欲地运弓,运弓的强弱起伏配合以左手的按弦,通过指力的轻重造成音的顿挫,让人听起来感到连中有断,音断意不断,曲调显得更为生动、富有活力。
著名二胡理论研究专家赵砚臣先生曾这样总结阿炳的演奏风格:“行弓沉涩凝重,力感横溢,滞意多,顿挫多,内在含忍,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表现了一种含蓄而又艰涩苍劲的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