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看来,那些顶级的投资大师,是通过预测来获得收益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和你分享一个全球金融大鳄的故事。 有人曾与这个投资大师辩论了一下午。这个投资大师完全看跌股市,他用一套非常精巧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他这么看。最终,他赢得了争论。 后来的事实是,这个投资大师完全错了,市场欣欣向荣,持续上涨。 这个人两年后又遇到这个投资大师,他问:“你还记得我们的争论吗?”他想嘲笑一下对方。 “我记得很清楚,”投资大师回答道,他接着又说,“但我后来改主意了,赚了一大笔。” 这个故事既嘲笑了理论模型,也嘲笑了预测。在动荡的环境中,要让自己更有工作竞争力,我们应要形成一种“非预测性决策”的思维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它是什么,该怎么做。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非预测性决策”是什么?
在金融投资或者投机里面,做“非预测性决策”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普通投资者,你预测某个股票会涨,然后重仓买入,这不是投资,这样的行为跟赌徒差不多。这么说是因为,如果走势跟你预测不一样,你除了看着价格暴跌,什么也做不了。 相反,如果你逐步买入,让自己的损失可控,你就是在做一个非预测性决策。即便你确信你的预测是对的,但是你做足了风险把控,避免万一市场趋势跟你的预测不一致时,自己陷入困境。
我理解,非预测性决策,就是不只是看到预测对了可能的巨大收益,而是先避免全盘皆输的风险。用金融圈的话说就是,别“爆仓”,爆仓会失掉你曾经赢来的一切。
其实,在互联网行业里,“非预测性决策”也很常见,只是它呈现与金融投资领域不一样的形态。 比如在开发产品的时候,我们常用A/B测试,它指的是,当我们推出一个功能时,我们给一半用户看到A这种做法,给另一半用户看到B这种做法,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最终的产品选择。又比如在面向大量用户上线新功能时,采用所谓的“灰度测试”。也就是,对一个功能特性,即便我们已经做了决策、选了实施一种方案,但在正式上线的时候,可能还是会先灰度测试让一部分人先用起来,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然后再逐渐地放量到所有用户。
我们曾近提到的塔勒布的“脆弱-强韧-反脆弱”三元结构,可以用来帮我们分析预测和非预测: 我们做预测,然后依据预测行动,这样的方式是脆弱的,因为如果现实走势与预测不一致,我们将遭受到损失。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谨慎行事,使得即便预测错了,自己也还安然无恙,这是强韧。 我们进行“非预测性决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使得,即便外部发生变化,我们也不会受伤,因为我们可以快速响应变化,从中受益,这就是“反脆弱”。
在今天的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看,“非预测性决策”,我们该怎么做?特别地,我们讨论,要在动荡的环境中,让自己更有工作竞争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一、不要只是预测,要做决策。如果你预测到了一个领域的高风险,那么你可以到此为止,比如一位有传统金融背景的投资人说,他过去五年没有参投任何P2P项目,因为他认为其中不合金融逻辑的东西太多,因而这个行业的暴富和后来的鲍蕾,都跟他无关。这很好。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你看到了一个领域是好的,而你却只停留在预测,而没有去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去尝试这样的机会,没有真的投入去做,那么,你的预测毫无价值。 简单说就是,不要只是预测,要有决策。预测是我怎么看,决策是,我准备怎么做。
二、不要只是决策,你还需要在行动中调整。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营销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你看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学习与应用。那么,在过去几年里,你的经历可能是,从微博开始,然后微信公众号、社群。然后直播、短视频,我们学习和应用数字营销的大方向没有变,但具体行动已经有了多轮的调整。
三、关注行动的收益,而非想法逻辑的对错。仍以数字营销为例,比如,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兴起,它的核心营销逻辑之一是拼团优惠,通过社交裂变来获客,与其把营销费用给媒体,不如直接让利给带来新顾客的消费者。对于这样的营销方式,我们可能会想,这样的做法适合我们的高端品牌吗? 在工作中,我们常会纠结于一个想法的对错,其实,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不应该是想法在逻辑上的对错,而是行动的风险与收益。我们做决策,我们调整行动,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收益。 刚刚我们讨论的三条,你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演变:从逻辑,到预测,到决策,到行动,再到行动的收益。从关注想法逻辑对错,到关注行动收益,是从第一级到第五级的大跨越。
小结一下。在动荡的环境中,要让自己更有工作竞争力,我们要形成“非预测性”的世界观,也就是不依赖预测。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第一、不要只是预测,去做决策。第二、不要只是决策,你还需要在行动中调整。第三、关注行动的收益,而非想法逻辑的对错。
给你留一道思考题。这几年你可能已经听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的工作的话题。请你回答三个问题:你的预测是什么?你的决策是什么?而你的行动又是什么?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