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上海为何海纳百川?600年前的上海人陆楫就提倡豪华消费(下)

熊月之:上海为何海纳百川?600年前的上海人陆楫就提倡豪华消费(下)

00:00
38:45
上海史研究专家、社科院资深研究员熊月之教授在讲座中引经据典讲述上海历史 
至2015年底,上海近2500万的常住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来人口,更有17万常住外籍人口;截至7月底,上海一年来已接待外国入境游客超300万人次,上海也屡屡成为外国留学生、外国投资人士、外国商业人士在国内的第一选择。数据显示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风范。而6月的最新规划中,也明确了上海将从2020年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为2040年的“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比肩纽约、伦敦、东京,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何上海这座自建县来只有短短1265年历史的城市可以超越有着两三千年历史根基的古城,一跃而成国际大都市?为何上海能拥有海纳百川的“海洋品格”?很多人认为这归功于清末的租界发展,而上海史研究专家、社科院资深研究员熊月之认为,上海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海洋品格,实是上海自诞生以来便携带的基因,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中又进一步凸显。  
熊月之:揭密申城人海纳百川的DNA密码
在日前由大隐书局和华师大出版社共同承办的大夏读书会“上海的前世今生”系列讲座首讲中,熊月之以《上海城市的海洋品格》主题向听友介绍道,其实在古代科技发展、航海能力进步以前,人们是非常惧怕海洋的,因为大海深不可测,沿海的居民常常会受到大海的侵害与威胁。这种畏惧情绪从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白居易的诗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中都可以了解到。因此在唐代航海技术发展以前,人民都偏爱远离海洋的地域。具有十万外国人的长安便是在中原地点而远离海洋,所以在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中,沿海一带都是文化与发展落后的国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