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课10【情景再现】如何掌握和运用情景再现

彩蛋课10【情景再现】如何掌握和运用情景再现

00:00
16:07

如何掌握和运用情景再现


电视节目《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的热播将“朗读”推到了全国观众面前,这使更多人了解到了朗读的魅力,甚至被它折服,爱上了朗读。这些人里,不仅有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有农村的家庭主妇;不仅有年近耄耋的老者,还有朝气蓬勃的学生……“全民朗读”的热潮风靡全国。

前面的课程,我讲了普通话学习的内容,如果你认真听课并勤加练习的话,你的普通话水平肯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么,今天开始呢,为了响应“全民朗读”的号召,满足喜爱朗读的朋友的需求,我来讲一下朗读的技巧。


这节课,我们首先讲朗读中的“情景再现”。那么,什么是情景再现呢?

朗读者在朗读的时候,通过想象把文字描述变成了形象的、连续活动的画面,同时引发与朗读内容相对应的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情感,这就是情景再现。


怎样理解情景再现这个概念呢?

我们可以这样想,当你在和别人讲刚刚看过的一场电影的时候,你自己脑海里会首先浮现出电影中的一些画面;还有当你向别人描述国家大剧院、天安门广场、颐和园的时候,首先要在你的脑海里闪现出这些建筑的全景。简单来说,就是看到了再说,这样脑海中才不会一片空白。

朗读也是这样。朗读中的想象,就是情景再现,它是朗读的内部技巧,是调动朗读情感的手段。这种想象不是任意驰骋的,它必须遵循语言内容规定的目的、性质、范围和任务,要以文章提供的材料为原型,要符合内容的需要,要服务于视听的需要。

掌握了情景再现这个朗读技巧,朗读者在朗读的时候,脑海中就不再是一片空白了,也不仅仅是文字的反映,而是有了鲜活的情景再现。


那么,怎么来掌握和运用这个情景再现呢?

第一,想象要有具体的视象,“视”是电视的“视”,“象”是现象的“象”。那什么是视象呢?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这样描述:“听,在我们的语言中是意味着见到所说的,而说,就等于在描绘视象。”张颂教授对此观点极为认同,并补充道:“视象不是真的看到,而是在想象中、回忆中重新映现的画面。”

好的画家能给不在他面前的人的画像,好的钢琴家能弹出刚刚听过的旋律,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视觉好。同样的,优秀的朗读者一看见文字稿,就应该迅速地捕捉到有关形象,敏锐地激发出相应的情感,生动准确地用语言把文章中的情景再现给听者。


第二,情景再现要引发真实的感受。朗读对感知能力的要求较高,一个好的朗读者要有一颗易感的心灵,也就是说,要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人的情感是最丰富复杂的,而朗读恰恰要反映人的内心情感、思想境界。朗读者情感丰富,感受力强,感知客观事物时才能迅速诱发出真实的感受,唤起相应的情感。


第三,情景再现要唤起情绪记忆、联想的参与,并要求朗读者置身其中。朗读者要运用想象、联想去感受体验,使自已的情绪动起来,并做到置身其中,与文中的人、事、景同呼吸、共命运。置身其中必须设身处地,获得一种现场感。


下面,我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做一个示范朗读。你可以体会一下。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⑽,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除此之外,我们在对作品中的人、事、景进行情景再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主次问题。你要设想好,哪些处理成近景或特写,哪些处理成远景。 脑海中呢,既要有画面的层次变化和序列变化,又要做到有主有次,使情景再现的运动方向更明确。

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再现是一闪而过的。它主要是为了激发朗读者的真情实感,使其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所以朗读者在朗读前一定要细细揣摩,反复体味、推敲,但是到了朗读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这些情景和画面会在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然后通过朗读把它们表现出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男播半声笛

    挺好

    百科知识 回复 @男播半声笛: 谢谢啦

  • 九哥_钊钊

    听着王老师的作品,很有幸福的满足感!

    百科知识 回复 @九哥_钊钊: 谢谢啦

  • 超尘CV

    情景再现是朗读的内部技巧。 想象要有具体的视象 要引发真实的感受 要唤起情绪记忆、联想的参与,朗读者要置身其中。 情景再现是一闪而过的

    淑晰 回复 @超尘CV: 总结的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