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提高单位时间效率

【学习习惯】提高单位时间效率

00:00
10:10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哈佛妈妈于巾帼。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为什么有的孩子,不但可以成为课业上的令人羡慕的学霸,还可以在许多课外才艺中有杰出的表现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善用时间,实行高效学习,今天我们要讨论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


想要小孩子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尽早教会他们时间的概念。哈佛婴幼儿教育中心特别指出,在我们教育婴幼儿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教导他们时间的观念。比如说, 当我们陪孩子们玩堆积木游戏的时候,我们必须在玩之前先告诉他们“开始了,然后再开始陪他们玩。也许小孩子一下下就不想再玩堆积木了,这时候不论所玩时间的长短,我们都要在结束玩堆积木,去玩另一个游戏之前,告诉孩子“玩完堆积木了”,现在换玩别的游戏了。这样从小让孩子明白时间的概念,是培养高效率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小学时候的孩子,透过数学教育,已经明白时间可以用1 秒、1分钟以及1小时等不同的时间长度单位来计算时间。这时候,父母应该随时替孩子計算每个工作以及玩乐的时间。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到家,我们就先问他有哪些功课要做,然后根据每个功课的难易程度,帮他们预估一下所需要花的时间,并且将做每个功课所花的时间,记录下來,列出一张时间表,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孩子每天有多少时间用在做作业,有多少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这样的方法,不但让家长们可以知道孩子每天是怎么利用时间的,更重要的事让孩子自己明白,他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在做不同的功课以及其他活动上。


有了时间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计划时间的习惯。其实大多数孩子小的时候,都比较没有耐心,不能长时间的专注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学数学,大部分一二年级的小孩,通常只有15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可以很认真专心地学习老师教的数字概念。所以只有那段时间,才能称得上是高效率学习,剩下学数学的时间,就会因为孩子专心度的逐渐降低,而没有办法继续保持高效率地学习。换句话说,很多我们以为孩子在数学的时间,他们其实都在胡思乱想,根本没有学进去。


这样的现象长久下去,其实会非常影响孩子对自己学习的信心,因为他们坐在那里好像在读书,但事实上什么都没有读进去,说起来,就是花了很多时间也读不好书,久而久之,不但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都学不会,孩子们自己也会渐渐觉得是不是自己太笨所以学不会,但真实的情形是他们根本没有花心思去学,所以低效率的学习态度,不单单学习没有成果,而且还会打击孩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对将来学习的路程中,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比较合理教小孩课程学习的安排,应该是每次只用15分钟左右来教他们数学的基本概念,接着就应该找一些实际的物体,配上有趣的数字游戏,才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增加学习的效果。


想要帮助孩子培养高效率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充分理解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像大人们一样,可以长时间专注做同一件事情。所以当孩子坐着坐着就没耐心的时候,我们绝对不可以骂他们“这么没长性,没耐心,将来能做什么呢?”其实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父母夸奖的,他们不是不想做到父母们的要求,而是真的做不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直接骂他们没耐心,那真是适得其反。孩子们就直接放弃自己,反正总是做不到父母要求的,就干脆做个捣蛋的坏孩子吧!


所以我们在帮助孩子培养高效率学习习惯的时候,要借由“有变化” 的学习安排,循序渐进地增加他们的专注力,进而达到高效率的学习目标。


比如说当孩子回到家里做数学练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按照练习题的难易以及数量分段让孩子们做。一份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数学功课,如果我们很死板的,非要要求孩子连续做两小时,直到完成,对大部分的小孩而言,坐在同一个地方,写两个小时的数学题,是一个非常痛苦并且无法做到的苦差事。但如果我们将功课分成四个半小时可以做完的分量,再让孩子计时完成。并且在每个半小时的数学练习时间过后,让孩子们做一些不同的活动,比如说换去练半小时钢琴,或者是去看看他们爱看的故事书等等,用富有变化的安排,以新鲜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这样孩子在做每一样功课时,都是以高效率完成的。慢慢的,我们再将半小时交替的时间安排, 延长成 45 分钟到 1 个小时等等。我们要特别注意,专注力的培养必须是循序渐进的,绝不能够因为贪多,而让孩子养成了混时间的习惯。


有些求好心切的父母,总想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希望他们能够24小时天天学习。但孩子不是机器人,他们需要玩乐的时间,如果我们没有合理地安排出他们玩乐的时间,那他们就必须要在做功课的时间自己找乐子。这就像工厂雇用工人后,让他们天天工作,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那他们就只有破坏机器,利用老板修复机器的时间来放假玩乐了。如果孩子们有这样的心态作祟,又怎么可能形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呢?


英文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谚语,“ Work Hard, Play Hard” ,意思就是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玩的时候认真的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采用这样实际的观点,可以用自由玩乐的时间,当成孩子正确高效率做完功课鼓励。比如说原本许需要半个小时做完的数学题,如果孩子们能够提早做完并且有90 percent 以上的准确度,剩下的时间就是他们赢得的自由玩乐的时间。当孩子们知道正确迅速做完他们的功课后,就可以有休息玩乐的时间,孩子自然不会傻到故意混时间,来浪费自己休闲的时间,必定会专心认真快速的做完他们的功课。


宇阳从小就是一个比较爱玩的孩子,所以每当我叫他读书做功课的时候,他總是要拖拖拉拉不认真做。我为了让他正确快速地做完该做的作业,常常需要和他交换条件。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宇阳要做功课之前,我都要和他用自由玩乐的时间来做交换,他才能够认真快速地做作业,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太零散不够系统化,所以我就和他一起订定周计划,每周只要他能够正确快速的做完该完成的功课,那么剩下的时间都是他的自由休息时间。这样的方法,让宇阳明白只有高效率地做完,他应该做的功课,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这样把宇阳的学习态度从消极抵抗,成功地改造成积极主动,高效率的学习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了。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们教育孩子必须先设身处地的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并且活用教育心理学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谢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3113isch

    于老师,您提到的要用到系统科学的教育规划和教学器材。能否提供些规划方案供大家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