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闵智钧 朗读学锋

《农家小院》闵智钧 朗读学锋

00:00
05:45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又是周六,天气晴好,心情又好,于是再逛锡惠公园。
这是个热闹而喧嚣的世界,进门就是两列旅游、医疗、养老、食品、幼教……的展台,免费品尝、赠送礼袋、无偿检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各色人等川流不息;再往东走,是街舞、交谊舞、广场舞、太极舞……;折返往西,则是婚介一条路,数十个老头老太坐在道旁,边上摆着硬盒纸写就的服务范围:中老年婚介,无、苏、宁、杭、沪……子女婚介;再往西走,惠山脚下的亭阁树影下,起码聚集了八九个合唱团,主角全是老头老太,分工明确,有的充任指挥,有的更换歌曲图片,有的操作器乐,有的拿着麦克风主唱,像我这样走过路过的受到感染跟着哼唱,歌曲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还有一位昂藏大汉在吹奏萨克斯管,曲调却是“走过这间咖啡屋”……主角全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形式内容一点都不专业,嘈杂喧嚣无比,却又显得和谐合拍__这才是人民公园!
走着走着,却见惠山脚下、映山湖东侧有个人造的世外桃源:一条十几米的石板曲径与通道相连,旁边繁花似锦,野草丛生,柴门大开,走进去,右侧是座木制小屋,茅草铺顶,前面有个木制棚架,还有些石制桌椅磨盘,以及几件铁制农具,基本上还原了一百多年前的农家小院……
不过是几十米的距离,就从繁华世界来到了桃园世家,脑海里泛起的是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名诗: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入仕时,恰逢安史之乱,乱世臣民不如狗,旅客有远途,百姓居白屋,更何况天寒风雪……
由此又想起吴祖光先生作于1942年的名剧《风雪夜归人》,时值外族入侵,人民要温饱,附庸要自由,民族要独立,风雪夜归时,天至寒,人将死,目光中却仍然有种希望在燃烧……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能离开其他人而独立存在,必须融入一个个圈子,才能够共存共荣,民族国家同样如此;但是,每个人又必须给自己留下一份独立的心田,用以栽培独立思考的种子……
有感于此,填词一首以记之。
《如梦令.闹世静地》
丽日繁花芳草,
茅屋柴门棚老,
落寞隐桃源,
怎奈周边吵闹!
莫恼,
莫恼,
入夜自然安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迎新方好

    说者有心,把个人民公园说得人不无感慨。听者非藐藐且有意向往着自由美好地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