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匈奴列传》:为敌国写一篇传记,需要怎样的胆识
 9704
试听180

78 《匈奴列传》:为敌国写一篇传记,需要怎样的胆识

00:00
21:57

本集文稿 



上一讲我们讲了《货殖列传》,这一讲我们讲《匈奴列传》。


讲这篇《匈奴列传》之前,我们要先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讲《史记》的音频节目最前面的“开卷语”部分,曾经说过,《史记》这部大书,太史公的撰述目标是相当高的,他要写的,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当时的世界知识为背景的人类历史。因此其中才有了《匈奴列传》这样很特别的传记。


《匈奴列传》怎么个特别呢?站在今天中国人的立场上说,作为一个民族(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个族群)的匈奴,他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在司马迁的时代,匈奴却是不折不扣的异族,而且是正跟汉王朝交战的敌国。


为匈奴这样一个敌国写传记,在当时无疑是触及了敏感话题的。那么,太史公是怎么写的呢?


令人不免感到惊讶的是,《史记》的这篇《匈奴列传》,没有无情的谩骂,没有热辣的讽刺,一句话,没有为了表示政治正确,而对匈奴大加挞伐的大批判式的文字,所有的,是尽力追寻历史的复述、相对客观的记录,和站在更高层次上对战争的反思。


从结构上看,《史记》的这篇《匈奴列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追溯匈奴早期的历史,兼说匈奴这一族群的生活习性、文化特征和独特风俗;第二部分,是介绍匈奴逐步变成一个可以跟汉朝叫板的北方草原帝国后,它的职官、居处、法律等等方面的概况;第三部分最长,写了从冒顿到且鞮侯,总共八位头领在位时,匈奴跟汉朝交往的历史,由于八位头领中有五位都在汉武帝时期,因此以汉武帝时期为界,这一大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部分,前一部分是高祖、吕后和文景二帝时期汉匈交往史,后一部分是汉武帝时期的汉匈交往史;最后的第四部分,则是评论性的“太史公曰”。


从知识史的角度说,《匈奴列传》是现存最早一篇系统讲述匈奴族群概况的文献。从这个角度看,这篇文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尤其重要。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匈奴列传》一开头,就说匈奴的祖先,是华夏族的夏后氏的“苗裔”也就是直系后代,而那位祖先的名字,太史公也知道,叫淳维。


所谓“匈奴,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的说法,现代学者相信的不多。而“淳维”,据我们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姚大力教授考证,其实就是战国以来匈奴最高首领“单于”名号读音的另一种汉字转写。


司马迁也很坦白,说从淳维到一位叫头曼的匈奴头领,时间跨度大概有一千多年,匈奴部落有时大,有时小,分分合合地过了很久了,因此他们的世系也没法弄清楚了。不过他说,早在唐尧、虞舜时代以前,淳维的后代就有山戎、猃狁、荤粥等多个支派,活动在北方边疆。到了夏商周三代,它基本上被中原统治者划归四夷中的“戎狄”。进入秦朝,他们又被简称为“胡”。而稍晚于《史记》的研究者,则大多认为,荤粥、猃狁不过是夏朝和商周时代匈奴的别称。至于“匈奴”这一称号,应该是从秦朝开始的;它的意思,虽然有人认为是“凶恶的奴隶,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应该只是用汉字记录的一个当时的读音。


按照《匈奴列传》的记载,匈奴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放养的牲畜,主要是马、牛、羊,而比较特别的是还有骆驼、驴等“奇畜”也就是汉朝人所稀见的动物。他们追寻有水草的地方,到处迁徙,无需城池,没有定居地,也不从事农耕,只是各部落划分了各自的领地。他们没有文字书写,靠口头的说话来互相约束。他们从小练就了张弓骑射的本领,平时放牧,并以猎杀飞禽走兽为生,遇到特殊情况,就人人都能上场作战。打仗的时候,顺利就前进,不利就赶紧撤,也不以逃跑为耻辱。他们那里通行的价值观,是“苟利所在,不知礼仪”,也就是只要有利可图,礼仪什么的都是不讲的。他们的风俗,在汉朝人看来最难以接受的,有两点:第一点是“贵健壮,贱老弱”,也就是以健壮小伙为尊贵,对老人和小孩都很轻视。所以吃肉的时候,身体健壮的能吃最好的部分,而老人只能吃剩下的。第二点是老爸死了,儿子可以娶后妈做自己的太太;兄弟死了,其他兄弟都可以娶他的太太做自己的老婆。此外,据《匈奴列传》说,匈奴人是只有名,而没有姓和字的,人名也不讲究避讳。


匈奴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是一位叫冒顿(mo du)的单于当老大的时候。这位冒顿,是通过亲手射杀自己老爸的残忍方式,当上单于的。《匈奴列传》说他使北边的少数民族部落都臣服于自己,而向南则“与中国为敌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匈奴的世系和职官制度等都有历史记录了。




《匈奴列传》的第三部分,是全篇的中心部分,写了从冒顿到且鞮侯,总共八位单于在位时,匈奴跟汉朝交往的历史。他们中的前三位,分别是跟汉高祖、吕后以及汉文帝前期相对应的冒顿单于时期,跟汉文帝中期对应的老上单于时期,和跟汉文帝后期、汉景帝全部时期以及汉武帝前期对应的军臣单于时期;他们中的后五位,依次是伊稚斜单于、乌维单于、儿单于、呴犁湖单于和且鞮侯单于,这五位单于对应的,全部都是汉武帝时期。


从《匈奴列传》所记看,这第三部分的文字,有不少应当是来自于汉朝和匈奴交往的外交档案。但司马迁的史料选择功夫,在这里得到了很有意味的展示。


我们可以举汉匈关系史上著名的“和亲”政策为例,看看太史公是如何选材撰写的。


“和亲”的背景,是汉高祖时发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围,之后匈奴逐渐强盛,开始成为汉朝北部边境的一个巨大威胁。因此汉朝一方主动以国际联姻的方式,把公主远嫁匈奴,来换取和平,这就是所谓的“和亲”。


和亲的目的,在当时是化干戈为玉帛;从长远看,则是期望逐渐同化匈奴人种,使之彻底臣服。所以实际上是要打一场没有厮杀的血缘之战。但愿望尽管良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和亲政策实施时断时续,匈奴单于也终究没有像汉朝设想的那样,因为与那些远嫁的汉族公主结合,而变得更为文明。汉高祖驾崩以后,据《匈奴列传》记载,“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也就是冒顿单于写了封信给吕太后,说了些混账话,导致吕太后“欲击之”也就是想跟冒顿打一仗,结果被各位将领劝阻了,汉朝才又不得不继续跟匈奴和亲。


那么,冒顿究竟写了些什么样的混账话,导致吕太后那么生气,竟打算出兵攻击匈奴呢?


太史公手里有材料,而没有写进《史记》的,后来被班固写进了《汉书》的《匈奴传》。我们因此才知道,那位已经娶了汉朝公主的冒顿单于,在老丈人刘邦死后,给丈母娘吕太后写的信,内容竟是这样的: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封信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是这样的:我这个孤独的帝王,出生在烂泥滩里,成长在旷野牛马出入的地方。曾多次来到贵国边境,希望能游历中国。陛下您现在是一个人过日子,我这孤独佬也是一个人呆着。我们两个君主都不快乐,也没什么办法可以自娱自乐。那么希望就用各自所有的,来换自己所没有的吧。


这样的恶作剧情书,太史公在《匈奴列传》里两次提到它,却没有过录原文,我想主要考虑的,还是汉朝的国格。而班固呢,好像有点傻,竟全文抄录了。这一点如果我们用《史记·匈奴列传》里抄录的汉文帝跟匈奴单于的往来信件来对比,就更是意味深长了。


我们前面说过,《匈奴列传》第三部分,以汉武帝为界,可以再分为前后两部分。而前半部分里文字最长的,就是汉文帝的部分。这前半部分里,提到了汉文帝和前后两位匈奴单于的两次通信,其中前一次的冒顿单于的来信全文照录,第二次的冒顿之子稽粥也就是老上单于给汉文帝的信,只有片言只语的引用,而孝文帝的两次回信都全文照录了。其中孝文帝后二年回复老上单于的那封信,涉及和亲,而气度非凡,很值得一读。


这封信,是以“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开头的,在礼节性感谢单于赠马两匹之后,就通过引用汉朝先帝前此定下的规矩,说明汉匈双方以长城为界,各守一边的历史渊源,而最有气魄也最令人感动的,是下面这段文帝跟单于推心置腹的话:


朕闻天不颇覆,地不偏载。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故来者不止,天之道也。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就是:我听说天不会只覆盖一部分地方,地也不会偏心地只承载某几样东西。我跟单于您都不要再纠缠从前的那些小过节了,咱们一起走大路,把先前的错误做法都毁弃了,来共谋长久的未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两国人民亲如一家。我们统领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下及水里的鱼鳖,上至天上的飞鸟,包括一切用脚走路、用嘴呼吸、用身体爬行的动物,让他们没有一个不平安顺利,而且都远离危险。而因此来归顺我们的,我们也都不加以制止,这才是天道啊!


相比之下,汉武帝对付匈奴的办法,跟他的爷爷汉文帝相比,就缺乏一些智慧了。


《匈奴列传》的第三部分,从“今帝即位”开始,转入了另一种情形,汉匈关系,从一种相对的和平,转入了越来越紧张的战争状态。


所有的麻烦,是从汉军在马邑这个地方伏击匈奴不成开始的。之后的匈奴伊稚斜单于多次以数以万计的骑兵,南下入侵汉朝的代郡等地。汉朝一方呢,也不示弱,先后派卫青、霍去病率十馀万部队,多次北上出击,并一度把匈奴赶到了大漠以北。元鼎三年乌维单于继位后,因为汉朝正忙于在南方对付两越,没工夫对付匈奴,匈奴也不来犯,形成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元封六年、太初三年儿单于、呴犁湖单于两代单于相继继位后,因为南方已经平定,汉武帝就多次主动派兵寻找打击匈奴,甚至在匈奴一方提出和亲建议时,也表现出骄傲自大的姿态,最终汉匈双方战事重开。到了太初四年,且鞮侯单于继位的时候,汉武帝因为“既诛大宛,威震外国”,打算再跟匈奴大干一仗,就下了诏书,扬言要模仿那被《春秋》肯定的齐襄公报九世之仇的做法,为高祖受困平城和吕后被单于写信羞辱这两件事,向匈奴算旧账。《匈奴列传》后续的记载和《平准书》里的文字也证明,战事一开,军费无底,汉匈双方的新仇旧恨,似乎再也无法了断了。


一般认为,《匈奴列传》从“且鞮侯单于既立”之下,到“太史公曰”之前的部分,可能不是司马迁所写,而是西汉后期的学者刘向、褚少孙等补写的。如果这一说法是事实,那么《匈奴列传》接下来的第四部分的“太史公曰”,跟上面第三部分最后引用的汉武帝太初四年的诏书,正好形成一种文献上的映照,因为它们都提到了孔子所编撰的历史名著《春秋》:前面引用的汉武帝诏书部分,以《春秋》为结束语;而“太史公曰”,则接着以《春秋》为开场白。


《匈奴列传》最后的那段“太史公曰”,原话比较长,我们把它翻译一下,意思大概有这么三层:


第一层是说,孔子编著《春秋》,鲁隐公、鲁桓公时候的就写得很明白,到了鲁定公和鲁哀公时候就写得比较隐晦了,因为那里面都是跟当代很切近的文字,而又没有什么褒扬,也就是都是有所忌讳的文辞。


第二层则说,世间凡俗讨论匈奴问题,病根都在想侥幸于一时的权宜,而全力以赴向上献媚,目的是让最高当局采纳他们的计策,以利于展示他们自己一方的偏见和主旨,却根本没有从全局去考虑汉朝和匈奴双方的情势;至于将军们则大都倚仗中国本土广大,士气高涨,君王也据此决策,所以建立的功业,都谈不上深厚。


第三层最有意思,是说尧虽然圣贤,开始做事也不那么顺利的,得到大禹以后,九州才得以安宁。所以想要振兴圣人的道统,最重要的还是要选用好将军和丞相啊。


这段“太史公曰”的第一层意思,之所以要上推到《春秋》,应该跟前边汉武帝太初四年诏中引用的齐襄公报九世之仇而“《春秋》大之”有关。但跟齐襄公报九世之仇相关的记载,在《春秋》里记载在鲁庄公四年,鲁庄公是鲁桓公的儿子,按照“太史公曰”的意思,这个时候《春秋》的记载,是介乎明白和隐晦之间,真实的意思,是褒还是贬,还真不好说——事实上从《春秋》文献看,明确肯定齐襄公报九世之仇的,也不是《春秋》本文,而是解释《春秋》的《春秋公羊传》。


这段“太史公曰”的第二层意思最直白,也最大胆,直接对自己身处的时代的用兵政策,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这段“太史公曰”的最后,把“唯在择任将相哉”这句话,也就是“最重要的还是要选用好将军和丞相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好像是在说,汉朝跟匈奴的关系发展到今天这样麻烦的地步,主要责任应该由汉朝的将军和丞相负。但是我想,听众朋友们回忆一下《匈奴列传》里写的汉匈交往史,再结合这段“太史公曰”的三层意思,应该都听得出其中的话外音。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社会里,像国家之间“战”还是“和”这样的大事,哪里是将军、丞相一路的执行者说了,就可以决定的?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讲《南越列传》。




精选用户评论
  • 田舍夫

    特别喜欢陈老师在结尾讲到的“唯在择任将相哉”这句话!!! 历史上,凡昏君在上,自然是没有做到这句话的;凡正常一点的君主,将相择任好的,国家治理都不会差(例如各类守成君主);至于还有像齐桓公这样好色好酒好田猎的有奇才辅佐终能成一代霸主,刘禅之流有贤相执政,也能维持一方长治久安;还有诸如任用郭子仪、于谦这类能臣挽狂澜于既倒为王朝续命的,种种史迹,非止一端……总之,特别特别特别喜欢太史公这句话!

其他用户评论
  • 素问_x6

    汉武帝攻打匈奴并没有错!

  • 小K_jj

    陈老师,我家小朋友提了个问题:匈奴到底长什么样子,为什么博物馆里都没看到匈奴相关的物品?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小K_jj: 至于为什么博物馆里一般看不到匈奴的物品,是因为西汉时期匈奴的主要活动地区,在现在蒙古国境内;他们又是游牧民族,即使南下,也没有传存古物的意识。当然,中国北方内蒙古地区,零星发现的匈奴墓葬中,出土像短剑一类的文物,还是有的。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小K_jj: 匈奴长什么样子,可以看看西汉跟匈奴多次打仗的军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其中有一座名“马踏匈奴”,马下面踏着的,就是一个匈奴人的头。图片百度上搜“霍去病墓”就能找到。

    小K_jj 回复 @复旦陈正宏教授: 查到了,谢谢陈老师~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蓝色柠檬_bP

    一边看原文,一边参照老师的讲课,通畅不少

  • 九歌离弦

    请问以现代人的观点对匈奴是该用兵还是不该用兵呢?

  • 行歌坐月_qj

    荤粥应该读xun1yun4吧。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行歌坐月_qj: 谢谢。“荤粥”的“荤”应该读xun,是我念错了。不过“粥”在这里读yu,我没念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