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伯夷列传》: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00:00
14:15

本集文稿 

上一讲我们讲了《史记》列传部分的第一篇为什么要主推隐士,这一讲我们接着讲这篇《伯夷列传》的主体部分具体是怎么写的。


司马迁写《伯夷列传》,从素材上看,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论语》里的相关记载,一个是儒家正统著作之外的所谓百家之言。《论语》所记,都是片言只语的评论,撑不起一篇完整传记的体量。百家之言里倒是有比较完整地记录伯夷、叔齐事迹的文字,但跟《论语》所记的,又不无矛盾冲突。


怎么办呢?司马迁采用的方法,是把两种存在矛盾的说法,都一起写进《伯夷列传》,同时又真切地表达了他个人的困惑。


《论语》里出现的伯夷﹑叔齐,特点就两个字“无怨”,就是“无怨无悔”里前面的那两个字。《论语》的《公冶长》篇里,有“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话,意思是伯夷、叔齐不是总记着以前的恩恩怨怨,所以他们的怨气就很少。还有《论语》的《述而》篇里,记了子贡和孔子之间一段对话。子贡先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古之贤人也。”子贡接着问:“怨乎?”就是他们有怨气吗,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他们追求仁义,最后也得到了仁义,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所以从《论语》的记载看,孔子当然是认为,伯夷、叔齐这两位古代贤人,一辈子几乎没有任何的怨气。


但是,在别的史料里,伯夷和叔齐,却有另一番模样。


《史记》的《伯夷列传》里,在记录《论语》相关文字后,司马迁很特别地引录了一篇相对完整的伯夷、叔齐合传。不过这篇合传是他直接从某部古书里抄下来的,还是他把有关史料整理排比而成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所知道的,只是它层次分明,情节曲折,很有一点微型小说的味道。


这篇合传的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说是伯夷、叔齐老哥俩,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从名字判断,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他们中间应该还有个老二,因为中国传统的兄弟排次称呼,是以伯、仲、叔为序的——孤竹国国君打算立老三叔齐为王位继承人,但他去世后,叔齐却没有遵从父命,而要把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跟叔齐说:“你干,那是老爸的遗愿啊。”就跑了。叔齐呢,还是不肯干,也跑了。结果那个连名字都没传下来的老二捡了个漏,被孤竹国的国人立为新国君。


     这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待老年人很好,就想去西伯那里。可等到去了,西伯却死了。西伯的儿子武王在车里装载了西伯的木制牌位,号为文王,出兵东伐他的顶头上司商纣王。伯夷﹑叔齐特地拦住武王的马,进谏说:“你父亲去世却不安葬,还大动干戈,这可以说是孝么?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国君,可以说是仁么?”这是什么话!武王身边的侍卫一听,就要对他们俩动武。还好姜太公出来打圆场,说:“这两位可是有节操的人啊。”最后,伯夷﹑叔齐被搀扶着带离了出征现场。


     武王呢说话间就平定了商朝,天下也都以周朝为正宗,但伯夷﹑叔齐却以当周朝的臣民为耻,硬是不吃周朝的粮食。他们隐居在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采摘山上的薇菜当主食。等到饿得快死了,还写了一首诗。诗中唱道:“登上那西山呵,采摘山中的薇菜。有人用暴力代替暴力呵,却不明白这办法本身就错了。”唱着这样哀怨的歌,伯夷、叔齐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故事到此结束。但故事的细节与倾向,却引来后人的无数争议。


争论的一方认为,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伯夷、叔齐视之为以暴易暴,是完全错误的。比如宋代学者叶适,就曾发问:“武王、周公以至仁大义灭商,夷、齐奚为恶之?”意思是周武王和周公是高举仁义大旗伐灭商朝的,伯夷、叔齐干嘛要恶心他们?


争论的另一方则提出,武王伐纣虽属正义之举,但表彰伯夷、叔齐,也就是对企图颠覆朝廷的越轨理念作严正的警告。这方面的代表性意见,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的《伯夷颂》,他在那篇文章的末尾说:“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意思是,要是没有伯夷、叔齐他们两位,后世不知道会出多少搞政变的阴谋家野心家啊!


但是由于这一争论的实质,是君权至上正义至上两种不同政治原则的较量,而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既定结构下,这基本上是不可以讨论的禁区。所以到后来有人就和稀泥,捣浆糊。这其中最奇葩要数清代的徐经,他写了篇《读伯夷传》,里面竟认为伯夷叔齐之所以饿死,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离开了自己的伟大祖国——孤竹国,跟武王伐纣毫不相干。


当然也有人不参与辩论,而别出心裁,解构了这一故事的。解构也分两类,一类是从学术上考辨伯夷不是人,而是神,这方面的代表是杨宽教授的《中国上古史导论》。还有一类是以文学的形式重新编撰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鲁迅所写、收入他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的那篇《采薇》。


但无论是争论,还是解构,后人针对《史记·伯夷列传》里引录的这篇伯夷、叔齐合传所做一切,司马迁都无从知晓,恐怕也毫无兴趣知晓。他所执着追问的,是是一个看似极为简单的问题,就是《论语》里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无怨无悔,而这篇合传又说伯叔齐最后含怨而死。那么,伯夷、叔齐,他们到底是有怨气,还是没有怨气?


在传录伯夷、叔齐合传后,司马迁写了一段在《史记》的其他篇章中都没有的情感激越的文字。


这段文字的开头,引了《老子》的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说:“上天之道,是没有自己的亲人的,但常常帮助好人。”对《老子》的这一说法,司马迁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他说,像伯夷、叔齐,品行高洁,却最终饿死;像孔子的弟子颜回,好学深思,却因吃不饱而英年早逝。看看这两个例子,他问:上天报答好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么?


再从反面说,春秋时期有个有名的大盗,名叫跖,人称盗跖,天天滥杀无辜,像吃猪肝一样地吃人肉,残暴异常,最后竟然终享天年而死。他问:这又是遵循什么样的德行呢?


不光关注古代,司马迁也注意到了“近世”。(最近是世界,意思是最接近作者时代的那个时代)。中文里的“近世”这个词,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奥妙无穷的词。在司马迁那里,“近世”可以让读者很快联想到“当世”,也就是司马迁身处的汉朝。


这“近世”或者说“当世”,跟之前的古史是惊人地相似。司马迁指出,有一帮“操行不轨,专犯忌讳”的人,他们不仅自己终身安逸享乐,金钱多多,还传了好几代都没有绝种。但是相反地,那些处事谨慎,不胡说八道,做事正派,不偷鸡摸狗的人,最终却遇到灾祸的,多得数也数不过来。


司马迁非常纠结,他最后总结说:“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这前半句是说:“我真的很困惑。”后半句紧接着就是悲愤地质问上天:如果有所谓天道,那么这天道真的是这样的吗?还是不是这样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前面介绍过,司马迁对于大历史的叙述,是抱持一种天人感应、时间轮回理念,因为出身于天官世家,他对于通过《史记》来“究天人之际”,是有高度的自信的。但是,历史和现实中更为具体的人的不同境遇,使他的这种自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处理史料时,最厉害的做法,不是篡改史料,让史料迎合自己固有的或者他人强加的理念,而是给史料打一盏灯,让读者看到那原本已经发霉的断简中的光芒。那盏灯,就是历史学家向过去、也向未来展开的坦诚之心。


我们想,司马迁恐怕并不特别关心他传录的那篇伯夷、叔齐合传,是否完全合乎史实。他知道历史越久远,真相越难寻。他近乎固执地坚持探求《论语》所记与这篇合传的矛盾,着眼点却只在伯夷、叔齐是否有怨,根源就在于,在他的价值世界里,曾经确信的天人感应、因果报应之说,已经轰然倒塌了。而正义与权势、气节与财富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正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他的心头重起波澜。


这该怎么写呢?司马迁的做法是,史料照着写,其中的矛盾也让它摊在那里。但是,我同时要把我看了这些史料后的感觉甚至冲动,原原本本地告诉你。因为这其中有古人和今人共通的血脉在。


想像起来,司马迁写到这里,一定由历史中个体命运的奇诡难料,联想到了当年不期然降临到自己头上厄运:当廷为李陵辩护,终遭汉武帝强势贬斥;又因无钱赎罪,而不得不身受痛苦无比、屈辱无限的腐刑。痛定思痛,其痛何如!他是用自己受到极大创痛的身心,体验古人曾经的相似经历,并把它付诸文字。什么叫“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尤其是这两者是如何配合生成的,司马迁在这里作了最好的示范。


好,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下次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xfzlxx

    老师,怎样才能高效地提高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sxfzlxx: 好像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多看古书。先看横排简体有标点的整理本,再看竖排繁体有标点的整理本;还有兴趣,则看竖排繁体没有标点的影印本。最后觉得是真心喜欢看古书,就去省市一级的图书馆,找那里的古籍部,阅览古籍原书,也就是所谓的线装书。

  • 易初简

    老师讲得好😊

  • 天外之光

    好人没好报?意思鼓励人们做恶吗?其实有句老话,行善未见善,前世有缺欠;行恶未见恶,前世有余德,如果先搞清楚人是否有生命的轮回才容易搞清楚这个问题

    王超_c5 回复 @天外之光: 好人是否有好报,和世道有关,但正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每个人都寄希望他人出头后再摇旗呐喊,那乱世会遥遥无期,最后可能需要在沉默中爆发的革命破坏力来打破,好人是否有好报?永恒的问题,2000年来余音回荡……

  • D先森_in

    老师买了这个,能听多久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D先森_in: 可以一直听的。

  • 初心甜甛

    陈教授好,我个疑问: 本节讲到汉武帝20余年未治理黄河泛滥,是不是也有因为汉武帝对外的战争,没有那么多的经费去治理黄河呢?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初心甜甛: 您注意到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汉武帝朝的经费使用状况,司马迁在《史记》的《平准书》里写了,讨伐匈奴导致国库空虚,不得不卖官鬻爵,从逻辑上说,自然也会影响到治河经费。

  • 赵波_8j

    个人觉得:像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闲人”。 贾谊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他们并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为,他们的确是不贪财,但是贪名!(这其实是最可怕的)而且这类人效仿者甚多。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看看历史史实中的海瑞、史可法之流并非爱惜百姓的好官,而是一心爱惜自己名节,贪名、好名之庸才也。这类人,最好的结局就是让他们去“采薇”,各得其所:他们有“好名”,老百姓少受苦。

    1666596mpwu 回复 @赵波_8j: 爱惜名声,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好吗?

  • 1363307kipx

    太精彩了!

  • 小喵_2p

    老师,文稿里一会儿是伯夷,一会儿是博弈。要不就是苏琪,舒淇,书旗,文稿应该是声音识别文字吧?没有校对过,听者也容易犯糊涂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小喵_2p: 感谢您的批评。这不是我的原稿,是机器转的,错误百出。以前下面贴的都是我写的原稿,不知何时起,变成这么不堪入目的东西了。我会尽快跟喜马拉雅方面交涉的。谢谢您发现并指出这一问题。

  • 1386513dorz

    讲得很精彩,孩子听了以后,就爱上阵正宏讲《史记》

  • 1329712slbt

    好人都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