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决定孩子一生性格的关键期(一)

【0—6岁】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决定孩子一生性格的关键期(一)

00:00
10:57



一、不同阶段父母对孩子心理发育状况的影响





不同

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一)0-1.5岁是人的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

1、阶段特点: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是否可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母亲是否迅速及时出现给予照料是孩子建立信任感的关键。

2、影响因素: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3、这一时期没有得到母亲的恰当对待产生的影响

一是非常容易轻信、被动,总是要求得到他人的关注;二是喜欢争论并刻薄地挖苦人,喋喋不休,疑心很重,甚至喜欢盘剥他人,以及悲观、退缩、猜忌、苛求等特征。


(二)1.5-3岁: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

1、阶段特点:这一阶段儿童现在开始有了自己的意图,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第一个叛逆期开始出现。

2、影响因素:自主探索是否得到支持

3、这一时期没有得到母亲的恰当对待产生的影响

一是过于放纵,二是过于严苛

这一阶段,儿童不满足停留于狭窄的空间,而渴望探索新的世界。他一方面在信任感的基础上产生了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了一种自主感;另一方面又因为觉得过多地依赖别人而感到羞怯,或因为担心越出一定环境范围而感到疑虑。这时,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给予适度的自由,也要有所控制,这样才能养成儿童的宽容而自尊的性格。反之,如果儿童因不知所措而感到困惑,就会引起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


(三)3-6岁:主动性vs.内疚感

1、阶段特征: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

2、影响因素:这一阶段,儿童所处的家庭氛围、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儿童成长有重要影响。

3、本阶段儿童的社会关系,已从儿童-母亲-父亲的三角关系逐渐扩充到社会伴侣,幼儿的社会重要他人扩展到家庭所有成员,也包括承担教养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是在与所有亲密成员的交往中,在这些成员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更为精确的自我感觉,形成主动感或内疚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