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今天来临摹赵孟頫——元朝大书法家一幅蝇头小楷,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
可以看到这幅字传承了传统,从中国书法的蝇头小楷的传统当中——钟繇的小楷,王献之的小楷,钟绍京的《灵飞经》的小楷一直到赵孟頫。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书法家是集大成,而不是去打倒历史,打倒名家。赵孟頫很厉害,诗书画音乐兼善,而且还旁通佛老,就是我们说的佛经和老庄。他的书法也很厉害,篆隶行楷草无一不精,被当时称之为冠绝古今,书名天下。
赵孟頫这幅字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看到中锋行笔,前面我们讲笔法的时候说过有四种锋,一种叫中锋,笔尖在笔画中间行;一个叫做是迴锋藏锋,就把它笔藏在笔画当中;三是露锋直接而下,把笔尖露在锋芒之外;最后是侧锋用笔的侧面去扫宣纸。中锋,有什么好处呢?一是笔笔入纸,入木三分。二,它的特点是干净利落,方中带圆,圆中有方,表面上看起来很朴素,实际上是绵里裹针,充满了质感。还有他学会了王羲之书法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就不偏不倚,中正厚重,一丝不苟,一笔不苟。第三,他写得很活,不像有的写楷书写得很死,就像刀刻出来一样。毕竟毛笔书写要有它的鲜活的筋骨血肉,如何把一个人的生命写出来,而不是把它形体刻画出来,这是一个大书法家的功课。赵孟頫能够把这个字写活,用的什么方法?很简单,把行书的笔法运用于蝇头小楷当中,使得静态的书法有了动感,使得断的线条有了联动的连线,笔断意连,这样外柔内刚,骨气洞达,使得这幅字可以说是几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表面上看它很仁厚,仔细一看它很雄强,表面上看它很儒雅,仔细一看它很险绝,用笔结体,皆是如此。这幅书法五千多字,有多高?34厘米多一点,有多长呢?大概有15米这么长。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赵孟頫63岁所写,是他非常成熟的时候的一幅书法。各位在临摹的时候,先不要临摹太多,有些朋友跟我说,王老师我用三天五天七天八天就把临完了,不叫临,那叫抄书。抄的时候没过脑子,因此留不住。临,认真看每个字的结构,甚至临之前先读帖,牢记在心,然后心手双畅,心手合一,才能把字写好。
特别要注意刚才所说的是干净利落,下笔不要犹豫,不要涂抹,一笔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小楷,尽管小,它就只有指甲盖小,只有我们说的一颗蚕豆小,但是它的结体要宽博。苏东坡说小字宽博,大字紧缩,这就是书法的结体方法。如果把小字写得很紧,甚至写出了涨墨——墨团墨猪,那就是失败。通篇五千言,没有一笔懈怠,没有一笔可以看出他的力没有送到。而且我们看看他最后落款,他居然是两天之内写出来的。也就说他一天将近要写3000字,可见他的做功,他的心细和他的那种对艺术的虔诚,值得我们学习。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