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皇室大轿 “马仔”也有出头日

抬起皇室大轿 “马仔”也有出头日

00:00
14:38

司马睿坐在御座上,眼光一遍遍扫过朝中的大臣,期待着能找到知音。在一次次失望之后,终于有两个人和他对接上了,满含期待、热情洋溢,那就是刘隗和刁协。他们也成了司马睿最为忠心的马仔,一直把“睿哥长”“睿哥短”挂在嘴边。
随后,他们豪情万丈地合唱《一起走过的日子》;然而,仅过了一两年,就被迫生离死别,伤感地唱一曲《来生缘》。
先说说刁协,他的前半生经历就是不停地跳槽,找东家。
“八王之乱”时,他的第一个老板是司马颖,但看到赵王司马伦的公司蒸蒸日上,跑过去投靠。司马伦破产后,投奔长沙王司马乂,又在司马越手下干过一阵子。最后逃到江东,进了司马睿的幕府。
他属于那种买哪个股,哪个股就跌停的人。
但司马睿顾不上了,看到这样经验丰富的员工,当成了一个宝。对于刁协来说,“绿”了前半辈子,希望滔滔长江水洗掉一生的晦气,认定这次买了一个潜力股,能永远涨停,一路“飘红”。
刁协能被司马睿看中,因为他确实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属于独门秘籍。他担任过太常博士,各种礼仪制度都刻在他的脑海里,可以倒背如流。
东晋创立后,人才凋零。司马睿总觉得大臣们自由散漫,一片乱糟糟的,像个山寨公司。大老板的权威无法体现。司马睿心里极不爽。
公司要想上规矩,不是靠发发火就能解决的,要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可是经过“八王之乱”后,这类教授就死得差不多了,刁协是硕果仅存的一个。他排除万难,呕心沥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礼仪制度。
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明尊卑、辨贵贱、别等级、防僭越、崇皇权、抑权臣”。
所有的员工上了刁协的培训班后,整个公司顿时脱胎换骨:员工举止规规矩矩,进退有序;部门负责人权力大为削弱,不再敢自作主张。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司马睿。
司马睿龙颜大悦,真正尝到做皇帝的滋味,任刁协为尚书令。


司马睿 像

与刁协不同的是,刘隗的老板只有一个,那就是司马睿。属于老革命,忠心不贰,生死相随。刘隗在西晋时担任过彭城(今徐州)内史,刚好在司马睿的管辖范围内。所以和司马睿早就是上下级的关系,感情非同一般。

他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拉得下脸、不怕得罪人,司马睿任他为御史中丞,主要的任务就是弹劾官吏。

东晋初立,王导为了国家稳定,和大族们做了一笔交易,那就是:大族们只要拥护司马睿,政府就维护他们的特权,允许他们犯法。

王导这样做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西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已根深蒂固,平民和贵族天生不平等的观点也深入人心。江东四分五裂,要想团结,也要分几步走,不能操之过急。王导观点是:我们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稳定压倒一切,贪污、犯法都是次要矛盾。

王导 像

刘隗的观点几乎是针锋相对,那就是:惩治腐败,以法治国,“苍蝇”、“老虎”一起打。“老虎”是谁呢?就是王氏这样的大族。司马睿一听他的想法,大喜:只有你明白我的心。

于是“苍蝇”被猛打,“老虎”被震摄。

扬州刺史刘陶有个门生叫宋挺,刘陶死后,宋挺看到刘陶的爱妾长得漂亮,起了色心,强行霸占了她,娶她做小妾,此外他又偷了官布六百余匹。本来应当是死刑,后来遇到大赦没有追究。不久奋武将军阮抗居然想要召宋挺做长史。

刘隗大怒,认为宋挺虽然可以免死,但一辈子不能复出,而且要发配边境;阮抗明知他犯法,还要录用,应当免官下狱。

宋挺不久就死了,也不知道是得抑郁症跳楼死的,还是被刘隗吓死的。司马睿本想人死就算了,但刘隗据理力争,司马睿拗不过他,死了也要下处罚决定书,阮抗则被抓了起来。

王含是王敦的哥哥,任南中郎将(主要掌握着皇室的部分卫队),属于“老虎”级别。一次要求刘隗任命20多个人,这些人都是王含的心腹,人品又差。刘隗很不客气,弹劾王含。司马睿顾及到王导的面子,按下这个案子没有审理。

又有一次,王导府中一名官吏淳于伯被冤杀,但杀他的人也是王导的手下。刘隗再次弹劾,矛头直指王导。王导被迫打辞职报告,虽然没有得到批准,但受到震摄。

司马睿重用两个人思路却很明确:刁协是维护王权,刘隗是对付王家。两人一左一右,抬起了皇室这个大轿,王导渐渐被排挤了。

司马睿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两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刻薄寡恩,没有人格魅力。在崇尚名士、流行清淡的时代,大臣们更愿意和温和宽厚、风度翩翩的王导相处。

一次周顗在尚书省值班,夜里突然发病,到了危急程度。刁协正好在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还派人喊来医生,尽心尽力地照料他。到了天亮时候,周顗病情终于好转。

刁协让人通知他的弟弟周嵩,周嵩听到后也很惊讶,急急忙忙赶了过来。刁协看到他诉说,周顗是多么危险,说到动情处还哭了下来。然而周嵩十分冷淡,厌恶地挥挥手让刁协离开。

周顗 像

刁协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走到户外,让他们兄弟交谈。周嵩看到周顗,连病情都没问,就说:你以前在中原时很有名气,现在怎么和这样的佞幸小人有交情了。

说完就扬长而去。

周嵩非常鄙夷刁协、刘隗,在他心中就是实足的奸臣。他上疏司马睿,力谏不要重用刁、刘而疏远王导,还把王导比作诸葛亮。当然周嵩和王家还有一层关系,他和王含是儿女亲家,周嵩的女儿嫁给了王含的大儿子王瑜,所以他和王家是存在共同利益的。

司马睿看到奏折后,恨在心里,但又不能发作,只好也当作没看到,扔到一旁。心里更是坚定地和刁协、刘隗站到一起。

刘隗于是和周家也翻了脸。一次,庐江太守梁龛居丧请客,周顗与30多人赴宴。刘隗弹劾称,居然借丧事的名义大吃大喝,于是梁龛免官,周顗等人罚一个月俸禄。周嵩有次擅自砍伤门生二人,刘隗再次弹劾周顗,说他管教无方,周顗被免官一段时间。

司马睿要想控制全局,仅靠这两个文臣是远远不够的,手上一定要有兵权。他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人,但王敦的贪婪却无意地帮了司马睿的忙,让他在军队里也有了自己的势力。


本期景点推荐:阅江楼

阅江楼位于狮子山上,山的高度约78米。从高度上来说,山虽高不过百米,但古时它時立江上,三面环绕石头城,为兵家必争之地。


东晋元帝渡江时,远远看到这座山,觉得它很像河北长城线上的卢龙赛,就把山定名为卢龙山。元末,朱元璋曾在此大败兵力强于自己数倍的陈友谅水师,为他争霸天下贏得关键一战。定都于南京之后,朱元璋再次登临卢龙山,不禁百感交集,在他的眼中,卢龙山与其说蜿蜒如龙,不如说更像威武雄壮的狻猊,于是赐名为狮子山,并下诏要在此兴建一座可观长江胜景,可览京城繁华的楼阁。


当年,朱元璋曾动用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他亲自为这座尚未开工的项目撰写了《阅江楼记》,在他的诏令下,文臣每人都要撰记一篇。一时间,以宋濂为首的翰林学士纷纷提笔,一下子就有一百余篇楼记。但是,就在造楼與论鼓吹正旺之际,为时不过一月,阅江楼突然罢建,并且从此不了了之,也成了朱元璋给我们留下的一个谜。

六百多年来,有记无楼的阅江楼始终是郁积在南京人心头挥之不去去的情结。在南京市民代表的倡议下,阅江楼的修建被市委市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阅江楼的实际建造在1998年开工,到2001年9月竣工。从规划立项到建成,时隔600多年,为阅江楼的“身世”赋予了传奇的色彩。从此,阅江楼屹立在狮子山上,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今天,它已成为一个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播音:江苏健康广播   郭郭

京外国语学校   庄子青

文稿来源:《长江岸边说六朝》,作者:扬子晚报 杨民仆。南京市旅游委员会、江苏广播联合出品。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微信wyt1015292075,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斐斐姥爷

    南京是个好地方!

  • ms喵喵宝宝

    主播讲得很棒

  • super宝也

    主播演绎的很传神呐!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