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典韦被刺杀值得吗,曹操为何会对于禁心生怀疑

46.典韦被刺杀值得吗,曹操为何会对于禁心生怀疑

00:00
07:47

46.典韦被刺杀值得吗,曹操为何会对于禁心生怀疑

 

接着,贾诩给张绣密献计策,张绣依计先以新兵多有逃亡为名,移屯曹操驻扎的中军,又与部将胡车儿商议设宴灌醉典韦以偷其双戟。


那么,张绣请典韦喝酒,典韦就不提防吗?典韦如果是为讨好曹操才献上美女,并因为投了主公所好而沾沾自喜的话,那他也不值得我们关注。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典韦觉得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良心也备受煎熬。

 

若在平常,以典韦的见识,知道张绣刚刚归降,双方还未彻底解除敌意,对这样的酒筵也会有所提防。


但在当时的心情之下,他是借酒浇愁,所以就放松了警惕。借酒浇愁的人,多半是没醉的时候感觉稍有醉意,一旦真醉了反而更加贪杯,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喝得酩酊大醉,典韦就是如此。


而张绣一方则是早有预谋,计划周全。在这种对比之下,典韦怎么会不出事呢?典韦被灌醉之后,张绣趁机起兵造反,杀死了典韦。


虽然典韦武艺高超,见识也不低,却因为愚忠致使自己良心不安,最后害死了自己。此时,身处城外寨中的曹操,得知张绣造反、爱将典韦被杀,非常气愤。

 

曹操本是何等聪明的人,但直到听到帐外人马嘈杂,他才明白中了圈套。正所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糊涂的这“一时”,往往就是在人最得意的时候。


因为人在失意的时候会非常谨慎,极少出事,而在得意的时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以我们再三说,当一个人春风得意的时候更要格外小心。曹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害死了一员大将,内心也非常惭愧。

 

曹操急忙赶回营中查看军情,并下令驻扎城外的大将于禁,前来支援,而士兵却前来报告说于禁趁乱造反了。曹操即刻准备整兵出击于禁,这时又先后有人来报说于禁追杀张绣百余里,张绣兵败力孤投刘表去了。

 

从曹操听说于禁反叛的反应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的性格本质。一般人听到于禁反叛的消息,首先会予以质疑,认为不能道听途说,然后再派人去探查实情。


但曹操疑心太重,他认为谁都可能反叛。以他的想法,自己对任何人都没有忠诚的必要,当然任何人也就都有反叛他的可能。


所以听到有人来报于禁反叛,他是完全相信的。后来又有探马来报,说于禁是为了追赶张绣,才做出这样的举动。曹操对此还是将信将疑,以致于禁返回后,还是让他先交出兵权。

 

部属往往会先考虑会不会得到上司的赏识,然后才来做事情。于禁光明磊落,认为先把事情做好最要紧,至于是否能得到奖赏那是次要的。所以曹操后来也很感动,赞扬于禁任劳任怨,就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

 

于禁赶回扎下营寨后才来见曹操,曹操问他为何擅自做主剿杀青州军,又问他为何先下营寨才来找他分辩,难道不怕被冤屈?

 

老实讲,上司授权干部以后,只要是在职权范围之内的,西方人尽可大胆地做主。中国人则不同,即使权力明确,行使之前也要汇报批准,以表示对上司的尊重。


所以,像赶杀青州兵这样的大事,于禁应该先向曹操禀明原因,得到同意之后才能动手。然而他行动在先,事后也没有及时报告,这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好在于禁运气不错,一方面有人提前向曹操禀明了青州兵劫掠百姓的实情,另一方面,看到爱将刚刚被杀,手下士兵也是一路死伤无数,曹操不忍再为这样的事情处罚战将,于禁这才得以幸免。


所以我们要清楚,即使情况特殊,先斩后奏的做法也只能偶尔为之,经常去考验上司的耐性,无异于自寻死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水晶姐姐甘升霞

    感恩曾老师

  • 何同学丶丶

    非常喜欢

  • 你的需要是什么

    人生你想的未必实现你能怪谁,怪不得吧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你的需要是什么: 计划赶不上变化,梦想很美好,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其实,只要无愧于心就好!

  • 天山雪莲果儿

    不可,道可道非常道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天山雪莲果儿:

  • 信时有缘

    曹操也是好色之徒。

  • 静静聆听2024

  • 沐晨乐曦

    即使权力明确,行使之前也要汇报批准,以表示对上司的尊重。所以我们要清楚,即使情况特殊,先斩后奏的做法也只能偶尔为之,不要经常去考验上司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