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初见于德国学者诺依曼1974年发表的论文,并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全面的概括。
这一理论描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由于人们害怕被社会孤立,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优势意见相符时,便倾向于大声表达;相反,当自己的意见与优势意见背离时,便倾向于保持沉默或放弃原有观点。劣势意见的“沉默”会导致优势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便出现了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因具有共鸣、累积、遍在效果1而能够制造“意见环境”2来影响舆论。
这一理论有两个特点:
1、舆论观,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将舆论看做一种社会控制机制;
2、效果观,假说认为,传播媒介仍然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创了新的视角,将舆论的研究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也重新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弊端,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存在争议,忽略了中坚分子的作用。
后真相时代,“刘鑫江歌案”中“沉默的螺旋”愈演愈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