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力群《鲁迅图》:擦身而过的画中人

044. 力群《鲁迅图》:擦身而过的画中人

00:00
08:58

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鲁迅像》

【作者】力群

【年代】近现代

【材质】木刻版画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徐骥!


今天我要讲一位受到鲁迅先生认可的版画家,看看他用刀尖、木板创造出来的《鲁迅像》,也聊聊鲁迅对中国版画发展上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鲁迅重视版画,他所提倡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又是怎么一回事?


力群,是活跃在中国木刻版画界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在少年时,他的绘画就受到学校老师的称赞,他自己也想通过绘画维持生计。他于1931年考上了国立杭州艺专。


对于力群来说,他碰上了一个艺术急速变革的时期。在一部分艺术家从海外留学归国后,西方的艺术思想不断冲击并更新着大众的观感。比如“月份牌美人画”“土家湾的西洋画”等。



月份牌美人画


力群在艺专期间,正是鲁迅提倡木刻,关注大众文艺传播的阶段。力群非常认可鲁迅先生提出的艺术思想。他认为艺术就是应该展现大众生活,革命斗争,揭露黑暗,于是便投身于“木刻版画”领域。


当时,艺专并没有版画教学课程,于是他与好友同学们,自己组织了木刻版画的研究会,学习木刻,在没有老师和教材的情况下,从鲁迅介绍的西方版画名家那里寻求技法。


鲁迅倡导“新兴木刻版画”,主要是对三种已有版画的吸收借鉴:


一是对中国传统木刻的了解。中国有着属于自己的木刻版画的深厚基础。在敦煌“千佛洞”的密室中发现的《金刚经》中有一幅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就是用一整块木板刻出来再印刷而成的,这是目前留存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


在东汉末年,人们在石刻木板上雕刻,并且用一张纸,将碑文或是雕刻出的凹凸的画面“拓印”下来,这种保存图像和文字的方式,已经非常久远了。到了近代,中国的版画通常见到的,一般为民间传统的木刻年画。


二是从西方现代版画中获得。鲁迅推崇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这位女性版画家以贫苦大众作为创作题材,将苦难注入到画面中,让观者为之动容。


为描绘劳动人物的枯瘦,直接刻出骨骼的结构,像被榨干血肉一样惨烈;描绘母子时,则用最真切的母爱环抱,给人真实的感受。


鲁迅于1936年组织编译出版了珂勒惠支的中国第一本画集,成为了当时木刻版画学习的教材。



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 《战争》系列木刻版画 《寡妇》


第三,借鉴日本浮世绘套版印刷。日本浮世绘是流传在市井之中的,浮世绘画师也都是最贴近生活和大众的一批人,经常会展现士农工商及生活场景。这与鲁迅的面向大众的艺术观点有共通之处。


鲁迅的新兴木刻倡导,为身处于动乱时代的力群,找到了木刻创作的支撑与方向。力群也是鲁迅先生关注的年轻版画家,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们只是通过中间人代传交流,但这也足够让力群亢奋了。


1933年,木刻研究会的力群和其他青年学生,因为宣扬进步思想被捕入狱,1935年才获救。即便是在牢狱中,力群仍然坚定信念,以鲁迅的文学和小说自勉。


这些新兴木刻的进步青年也牵动着鲁迅的心,当获悉力群等人获得自由安然无恙时,鲁迅很高兴。力群受到先生只言片语的作品点评,也如获至宝,还创作了一幅《鲁迅像》以表敬意,并寄给先生本人。


看木刻版画,不像我们通常看其他作品,木刻版画使用的颜色比较单一,即便是套版印刷的工艺,其颜色也不多,而这就需要创作者对“黑”与“白”——也就是“正负形”之间的安排了然于心。


简单来说,我们刻一枚印,分为“阳刻”与“阴刻”


阳刻就是把周边不需要的部分去掉,留下需要印出颜色的部分;而阴刻就与此相反,就是把需要呈现出来的部分挖去留白,剩下大片的带有颜色的部分。


力群的《鲁迅像》采用正面描绘人物的方式,因为这并不是像用彩笔画出人物,而是要运用刀夯的排线去处理,类似于素描的阴影线条排布,但是又不能够形成一片,因此在鲁迅面部的线条基本是根据肌肉走向而定。


人物面部采用阳刻的手法,而阴影处、衣裳则采用阴刻,用强烈的黑白对比,表现出光影效果,鲁迅的面部就如同在阳光照射下一样。


在画面背景中,出现了带有象征意味的四个事物,每个事物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画面左上角的镰刀代表着“劳作”,是劳动耕耘的意思;有一只握着钢笔的手,那应该就是鲁迅的笔和手了,钢笔的笔尖直对着下面的一个形象“哈巴狗”,意图显而易见,是指“有力的文笔”直面黑暗的奴性。右上角是书籍的,代表着鲁迅文学家的身份。


综合这些物件,力群像是在传递更多的讯息,他想用镰刀、钢笔、哈巴狗、书籍,向观者强调,这是鲁迅,是一个倡导新兴木刻,强调艺术与大众紧密联系,用有力的刻刀和笔尖作为武器,揭露大众奴性的鲁迅。


1936年10月,鲁迅带病参加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参展的青年木刻艺术家都希望和鲁迅先生见一面,聆听先生对自己作品和创作的意见。力群的作品也参展了,但是他在那天因故临时离开了展览现场。鲁迅在出席展览后十几天,便去世了。


应邀请,力群专门到鲁迅家为先生留下最后一张像。同一年,力群作了两幅鲁迅像,只有一张鲁迅看到了,另一张先生却永远见不到了,虽然相知共进,却擦身而过。



力群 《鲁迅遗容》1936年 速写


鲁迅的艺术主张与“新兴木刻版画”的倡导,影响了一批投身革命的美术家,要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创作的核心和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美术观点,从早期的对美术的大范畴的认知,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学”,到后来的“新兴木刻”在中国的传播,鲁迅都做出了表率作用。


他从自己的设计封面插图、收藏版画作品到引进西方艺术展览,出版画集画册等具体而琐碎的实践,为中国的艺术家在学习西方绘画、西方版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好了,就先聊到这里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介绍了徐悲鸿和力群创作的鲁迅像,分别讲了鲁迅的美术观,以及他在艺术界中的实践。


这个实践并不是亲自去做艺术创作,而是为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服务,提供帮助和精神鼓励,真正实现了鲁迅对“美术”范畴的理解,就是即包含了各个绘画门类,又涵盖了文学部分,例如美术、音乐、戏剧等。


正如力群所说:“没有鲁迅,就没有中国的新兴木刻,就没有力群”!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创作的核心,中国的艺术道路,之所以能走到现在,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徐骥,一期一画作,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5378008

  • kitny杨建川

    为啥?我是订过徐骤老师课的,怎么还重复收费吗?

  • kitny杨建川

    鲁迅图与力群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