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艺术游园会:冰灯艺术发源地,演绎永不重复的童话 | 高进

冰灯艺术游园会:冰灯艺术发源地,演绎永不重复的童话 | 高进

00:00
12:30



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

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


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由于战乱频仍、经济落后、交通不畅、民不聊生等诸多因素,中国古代的冰灯和冰雕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到了民国末期出现了断层,只有原始的冰罩灯在松花江流域的哈尔滨地区偶尔放出熠熠的光亮。正是这凤毛麟角般的原始冰灯引发了冰城人的灵感,在无片纸资料、无点滴经验的情况下,他们不仅将熄灭了半个世纪的冰灯重新点燃,而且迅速使其产生飞跃,发展成以冰为载体,以灯为灵魂,融雕塑、建筑、园林、绘画、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并能应用物理、电气、机械、化工、计算机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的造型艺术,创造出流光溢彩、扑朔迷离的琼楼玉宇,璀璨斑斓、如梦如幻的水晶宫阙,成了中国艺术园地中雅俗共赏的一枝艺术奇葩。

哈尔滨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辖内,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状如昂首的天鹅,哈尔滨所处的位置恰在天鹅的项下,故人们称其为“天鹅项下的珍珠”。由于这座城市地处纬度高,冬季太阳的光照强度小、时间短,因此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小,向空中放出的热量也少,这样气候自然寒冷,且冷的时间漫长。故有人概括这里的气候是“八月(指农历)见霜,九月积雪,冬令坚冰如铁”。正是因为哈尔滨冰多,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冰城。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哈尔滨冰雪文化艺术文明,于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冰灯从此与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冰城结下了绵绵情缘。

哈尔滨素有中国冰雪艺术之都的美誉,百年历史的兆麟公园是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百年历史遗存,使兆麟公园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塑造了自己独特的文脉,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构筑了与众不同的秀丽风光和浪漫迷人的欧陆风情。哈尔滨的冰灯就是从这里起步,由此带动了哈尔滨冰雪艺术的发展壮大。



美丽富饶的松花江赐予了哈尔滨丰厚的冰雪资源,勤劳智慧的哈尔滨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自然优势,化冰雪为神奇,聚天下胜景,拢大地灵秀,现今古奇观,经过独具匠心的雕琢,创造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冰雪童话。

从松花江上古老的渔灯,到兆麟公园绚丽的冰雕,哈尔滨冰灯艺术迄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难忘历程。作为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中国国际冰雕比赛的举办地、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三大重要冰雪景观之一,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是形成时间最早、已成为传统项目的大型室外冰灯艺术展,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世界冰雪文化艺术长河中一枚独特的瑰宝。自1963年创办,迄今已经拥有50余年的光辉历史,创造了多项基尼斯纪录,是哈尔滨老字号冰雪文化品牌,在中国冰雪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014年全球最大旅游点评网站TripAdvisor评出中国十大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公园,兆麟公园以其独特的冰灯文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到中外宾朋的广泛关注,代表哈尔滨跻身第九位。多位国家领导人都曾参观过冰灯艺术游园会并挥毫题词,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些国家首脑、驻华使节、国际友人和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也都不远万里,慕名来哈观赏冰灯。


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在当时原市委书记任仲夷、市长吕其恩的提议和倡导下,园林部门组织力量,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即兴作词,来形容这“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今古奇观:“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



2019年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以“传承冰雪文化 打造百姓乐园”为主题,以公益化、精品化、开放化为原则,于1月5日冰雪节起公益惠民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不再收取任何形式的门票。通过组织举办为群众喜闻乐见、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经常式、互动式、家庭式公益冰雕比赛,打造独具冰雪艺术特色、全民广泛参与的公益冰雪童趣乐园,让市民群众、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充分参与冰雪艺术活动,在兆麟公园免费观赏冰雕作品,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增辉添彩。




作为中国冰灯艺术发源地,自1963年首届冰灯游园会初创,历经55年后兆麟公园公益惠民免费开放再现当年盛景,市区居民及周边市县群众纷纷扶老携幼赞不绝口,学生、军人和社会各界群体摩肩接踵,每日游客络绎不绝,争相免费观赏冰灯冰雕,对兆麟公园接地气、冰雪公益、亲民惠民政策予以高度赞赏。展出44天,兆麟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10余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5万人次。

一年一度的冰灯艺术游园会也是中国培养冰雪艺术人才的摇篮。迄今已成功组织举办了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38届全国专业冰雕比赛、13届全国大学生冰雕比赛、16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冰雕比赛和29届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冰雕比赛、5届哈尔滨市青少年冰雕比赛等多项国际、国内公益性冰雕赛事,为社会各界冰雪艺术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免费学习、实践、锻炼、交流和展示才艺的平台,对加强哈尔滨同世界冰雪文化艺术交流、培养冰雪艺术人才,发挥了积极的冰雪公益服务作用。



冰灯创造了美的生活,创造了美的世界。作为传播友谊和文化的友好使者,哈尔滨冰灯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领略了冰雪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曾出访过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足迹更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是促进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雪是城市的精灵,冰是城市的名片,当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遇上哈尔滨人的智慧创造,一代代的冰灯人不断拼搏、探索、创新、实践,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谱写了哈尔滨冰灯不朽的画卷,55个寒冬,哈尔滨冰灯始终演绎着永不重复的童话。



半个世纪的风雨磨砺、传承跨越,作为浓墨重彩的一页,作为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冰灯游园会已经载入哈尔滨冰雪艺术发展不平凡的史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哈尔滨分站

    略带东北口音,确是家乡的味道,亲切

  • 小黑_xfw

  • 水银G

    好棒,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