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世界的凛冬-唯一的办法是我们也拥有原子弹

290世界的凛冬-唯一的办法是我们也拥有原子弹

00:00
15:41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名人推荐:



专辑大纲:

《巨人的陨落》
序 成人礼 
Part1 天地失色
Part 2 巨人之战
Part 3 世界重生
《世界的凛冬》
Part1 另一张面孔
Part 2 流血的季节
Part 3 冰冷的和平
《永恒的边缘》
Part1 高墙,1961年
Part 2 缺陷,1961—1962年
Part 3 孤岛,1962年
Part 4 枪声,1963年
Part 5 高歌,1963—1967年
Part 6 花朵,1968年
Part 7 监听,1972—1974年
Part 8 围墙,1976—1983年
Part 9 爆炸,1984—1987年
Part 10 墙,1988—1989年
尾 声 2008年11月4日


购买须知:

即日起至12月1日,每天更新1集

12月2日起,每天更新2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630327jft

    天呐!把美国写成天堂了

    桀骜不驯_ti 回复 @15630327jft: 事实正是如此。

  • 听友54051571

    别人说的历史,这里面描述的历史是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认可的,不要动不动立场立场,政治无对错

  • 工兵铲x

    那个时候的苏联,中国,欧洲真的和美国没有可比性

  • 勺子大师

    这事情上一部的列夫就和他哥哥一针见血的指出来了。我也不是很了解计划经济的原理或者说老马的理论有多么高深莫测。但是事实就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商品就是琳琅满目,就是又多又丰富。只要你的商品能在市场上卖的出去,就会被资本家生产出来。

    勺子大师 回复 @勺子大师: 计划经济想的是把一块饼分的够均匀,没人吃亏,这是好事。但是结果是往往不够分。市场经济想的是如何把一块饼越做越大,只要饼够大,总有人会分到足够的饼,当然随着饼变大,拿到最大那块的和拿到最小那块的差距会变大。不过这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计划经济输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 于婷声乐

    伏龙芝 当你的美国科学家 管这些闲事干什么

    听友287172260 回复 @于婷声乐: 你是为了哗众取宠吗 每集都能看到你幼齿的言论

  • 快乐_kl9

    同样,作者整本书中都没有写过斯大林一句好话,想必现在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中,对普京也是一样的看法吧。毛主席对斯大林的评价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不管是几分错误几分成绩,在肯·福莱特这里都是全错,不光暴虐,还愚蠢!小约翰可汗有句话说得好”辱苏的本质是在辱美,苏联确实有很多黑点,但是一个能跟美国竞争半个世纪的国家,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把苏联说的一无是处,那跟苏联冷战了四十六年的美国算是什么呢?“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难想象,肯·福莱特竟然带着如此的偏见去写的这本书,想必这也是西方“主流世界”的看法吧

  • 快乐_kl9

    苏联进入柏林后,强奸了卡拉的情节。苏联军队的暴行,向来为人所知,所以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一点不奇怪。但作为对比,把美英军队洗白的太好了吧,在《武力夺取》一书中,作者J.Robert Lilly估计,美国军人在德国的性侵案数量为11040起。就像诺曼底登陆后美国占领法国的案例一样,1945年美国在德国的许多性侵案都是武装士兵持枪进行轮奸。但作者不但不写美军的暴行,还把苏军的施暴对象强行的安排成了主角之一,即广受喜爱,而且当了苏联间谍的卡拉,并且对过程详加描述,就是为了激起大家对苏联的恨意。个中手法不一而足

    听友204172661 回复 @快乐_kl9: 一锅粥里一颗老鼠屎和一锅老鼠屎里一颗米粒,这两者在你看来大概是一样的

  • 爱迦堤卡

    作者本来就是西方作家,观点中立偏向西方,我觉得很正常。其次,这个作品是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而不是史实,没必要纠结细节……

  • 快乐_kl9

    苏联逼迫沃洛佳去美国的时候,秘密警察闯入沃洛佳的家,不但强制带走了裸体的卓娅,而且还暴揍了沃洛佳一顿!这情节没有一处合理的地方,夫妻俩一个是研制核武器的专家,一个是情报工作的专家,让他去美国,有必要这样??如果沃洛佳但凡有一点像沃克那样的倾向,或者说出身特别低下,这情节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沃洛佳背后有格雷戈里啊,而且婚礼上斯大林都去了,这背景,在作者一再吐槽的“靠关系“的苏联,竟然被闯进家里暴揍了一顿,只是为了让他出国执行任务,关押他裸体的妻子是因为怕他回不来,靠点谱行么!

    左贝0 回复 @快乐_kl9: 了解下赫鲁晓夫

  • Moon女王

    丽贝卡为什么没去医生妻子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