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杨苗苗读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14.杨苗苗读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00:00
31:19

从哲学与美学的观点来批评文学,这在今日的文学批评界已经被认定为一种比当遵循的途径。


而在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的时候,在当时的传统观念里,不仅小说被视为小道末流,毫无学术研讨的价值,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从来不曾有人以如此严肃而正确的眼光,从任何哲学或美学的观点来探讨过任何一篇文学作品。



各位三班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蚂蚁进化论,读书践行会今晚的领读人杨苗苗。我为大家领读的书是《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这本书的书名里就藏着两个大IP,一个是《红楼梦》,一个是王国维。因为我的学养有限,无法透彻的给大家讲清楚作者透过红楼梦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对人生及对艺术的所有观点,所以我只能从各个小点为大家抛砖引玉,浅浅的表达我对《红楼梦》以及对王国维先生的敬意,以引起各位对人生多一个视角的思考。

 

所幸,这本书还有一版苏缨解说版,能帮助我们以更现代更浅显的方式解读这艰深晦涩的半白话体文章。至少在遇到生涩难懂的词句之时,有现成的解释可保证阅读的流畅性。

 

《红楼梦》这本书大家听起来肯定不会陌生,《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这是它在百度百科的注解的第一章,关于《红楼梦》可探讨的角度和谜题太多了,咱们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我初读红楼梦的时候,才十几岁,面对书里面众多角色和各种关系线,真是读的头昏脑胀不知所云,前面的几十页来回读了十几遍,才能硬着头皮开始通读下去。前前后后,把红楼梦通读了5遍以上的时候,终于能对书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和细节不再那么陌生了,开始能慢慢体会到古文字遣词造句、排列组合之间的韵律之美了。

 

红楼梦的美是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丰富性的,从小说的章回体的架构设置,到书中每一个角色的个性描摹;从世间琐事到问佛论道;大到园林设置小到一羹一饭的摆置……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美的追求之广泛之精微。

 

无数的红学家、红学学者反复咀嚼红楼梦的历史价值,但我最爱的却是她本身的文字之美,是组造的某一个词的恰当安置引起内心的舒适感叹,是描写某一个场景的细致生动引起的向往和赞叹,是通过作者的描写感觉翩翩而至的林妹妹和宝姐姐们血肉丰满的亲切之温暖,是每一首诗每一句词在故事情境当中引发共鸣的婉约凄美之感……

 

任何章节,任何篇页,翻开就能立即被带入其中的优雅、慢、纯净而热烈的寂静当中,使我多年来都有浓浓的红楼情节。

 

可以说是红楼梦垫定了我对于文学和美的底层认知,红楼梦的文字本身就极富画面感,所以一直有一个梦想,要画一套工笔作品的《红楼梦》,也想把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抄成一套小楷作品。并依此开发一套书画类美学课程。这件事情,目前也还在路上。

 

正因为《红楼梦》这本书兼具广度和深度的丰富性,所以后世点评这本书的各文化届的名人大家非常多,胡适、蔡元培、鲁迅、张爱玲、俞平伯、王国维等等等等,甚至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还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红学”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大讨人喜欢的东西,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红学”的近义词就是牵强附会和捕风捉影。

 

近年流行的“红学”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特务型的红学”,这类人始终兴味盎然的考索《红楼梦》这里的影射、那里的玄机,甚至用上了五行八卦的索解方式,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浪费了读者的感情;第二类是“三姑六婆型的红学”,这类研究者的兴趣不在于解谜和揭密,而只是热衷于对书中的人物品头论足,所谓“品评”,无非是黛玉和宝钗哪个更适合宝玉,黛玉和宝钗谁更有持家的能力,哪个因为孤傲而没有人缘,哪个又因为冷漠而不够可爱,等等等等。

 

这两类所谓的“红学”都与审美无关,因为它消弭了美学中的“审美距离”。在点评红楼梦的各位大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位:王国维、俞平伯和张爱玲。

 

现在咱们来讲讲这第二大IP:王国维。说起王国维,大家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部作品《人间词话》,也熟悉他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人生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生于18771927,浙江宁波人,字静安,号观堂。中国近代的杰出学者,于文学、史学、美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有非凡的贡献。美学代表作有《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都是中西学术融会贯通的典范,尤其《红楼梦点评》更是红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以艺术的眼光、美学的眼光来深入《红楼梦》,力反穿凿附会、解谜影射的风气,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那么的正确、前卫和孤独。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最初发表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教育世界》杂志上。比之现代许多十几万、几十万字的皇皇巨著来说,它实在是太单薄,通篇不过一万三千字而已。但就是这么寥寥的一万三千字,却成为了红学史上谁都绕不开的一座里程碑,和作者另一部《宋元戏曲考》一道被郭沫若誉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叶嘉莹先生则如此评论它的价值:从哲学与美学的观点来批评文学,这在今日的文学批评界已经被认定为一种比当遵循的途径,而在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的时候,在当时的传统观念里,不仅小说被视为小道末流,毫无学术研讨的价值,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从来不曾有人以如此严肃而正确的眼光,从任何哲学或美学的观点来探讨过任何一篇文学作品。

 

当然,这都是文艺界的大师们从文学价值的角度给出的赞誉。而对于我来说,我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位国学大师孤绝的世界观和对美,对解脱的不倦的追求。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6年前,彼时的我还是心高气傲的哲学小青年一枚,常常陷入各种哲学思考里做着无谓的挣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红楼梦点评》里的清醒和才情,曾让我为之倾倒,沉溺在优美的文艺世界里无法自拨,只觉得人间俗世寒冷肮脏不值得。竟然对生活生出一种厌世逃避之感。可见当时思想之浅薄之可笑。

 

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国维的确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对人生,对美感的意见大体上也通过点评红楼梦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混沌创新院的赵林教授在《古希腊哲学的辉煌时代》第一讲里也有提到过,悲剧的思考更深刻,更具哲学意味。我觉得敢于一直追问人生的终极问题的人都是勇士。他们的名字叫哲学家。他们敢于放逐自己的思想,一直在追寻的路上,这需要的勇气不亚于带兵打仗。

 

提到王国维就避不开要谈论叔本华,22岁的王国维首次接触到了西方的哲学思想,被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人生哲学深深感染,其忧郁的禀性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一拍即合,更是生发了“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的想法。其后一连多年醉心于钻研叔本华的哲学之道。

 

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主要的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在《王国维点评红楼梦》这本书里也处处体现着王国维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经过自己的透析和理解之后的表达。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

人生及美术之概论

《红楼梦》之精神

《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

《红楼梦》之伦理上之价值

余论

 

第一章:人生及美術之概論,這一章裏面基本上沒有提到紅樓夢,只是王國維表達了他自己對人生和對藝術的看法。在他的文章裏面,所說的美術都是指藝術。

 

他以老子的“人之大患,在我有生”和莊子的“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兩句名言作为開篇,提出人生本苦,生命本無意義,僅僅是欲望而已这个观点。接着,以叔本華的鍾擺理論進一步的解析了欲望的本質,鍾擺理論是叔本華思想裏最有概括性,也是最著名的。他是說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鍾擺一樣的來回擺動着的,痛苦和無聊是人生的兩種最後的成分。

 

那麼,從世俗的角度出發,科學的進步和政治的進步,可以有助於我們擺脫這兩種終極之苦嗎,王國維是表示否定的。他認爲知識和科學只會加重生活的欲望,科學越成功,就越使人禁錮在其中。

而欲望就是痛苦的根源。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尋求解脫呢,他提出,藝術之美能使人忘卻物我之间的利害關系,使人超然物外得到暂时的解脫。比方說,当一位木匠他看到一棵樹,他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這棵樹可以被他砍伐,然後用來買錢。這個時候他其實是被生活之欲奴役的。但是,如果他擺脫了他和樹之間的利害關系,而只是單純的去欣賞這棵樹的色彩、形态。感受樹葉隨風擺動的那種輕盈,感受树随风动的那份清涼,那他這個時候就是审美的,超脱的。

 

接下来他講了美学中的三个专业名词:优美、壮美和眩惑。王国维的意思是:在我观察一件东西的时候,毫不考虑它和我有什么利害关系。我只是单纯地观察这东西本身,或者我在此刻心中没有丝毫的欲念,不把这东西当做一个和我有关的东西。(比如历来我在看到苹果的时候都带着欲念,想着这个苹果可以满足我的食欲。但此刻我看到一个苹果,只着迷于它那圆滚滚、红艳艳的美感,忘记了这东西是该拿来吃的。苹果都是一样的苹果,但对我而言,前者是作为欲念――或曰意志的对象,后者则是作为审美的对象。)这个时候,我心中产生的宁静状态就是所谓的“优美”之情,这个东西就是所谓的“优美”之物。但如果这个东西对我大大地有害,让我的意志为之崩溃,于是我的意志消失了,智力开始独立发挥作用,深入地观察这个东西,这就产生了“壮美”之情,这个东西也就被称为“壮美”之物。(好比我站在一座大山的脚下,愈觉山之庞大,愈觉自身之渺小,意志为之崩溃,转而静思静观,于是产生了“壮美”之情。) 
  王国维分析“优美”与“壮美”。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壮美”,而讨论“壮美”为的是阐释悲剧美学。

 

然後在美術中有與這兩者相反的,稱之爲眩惑。眩惑就是西方美学所称的媚美,妩媚的媚。在王國維的思想當中,他覺得《西廂記》、《牡丹亭》之類都是屬於眩惑類的,他们是不屬於審美的。因爲審美一定是使人要超脫於我們世俗的生活之外的,而媚美呢,他反而會讓人更沉溺在人的欲望之中,沉溺在世俗的生活之中。

 

这就是第一章的内容,在第一章王國維就只是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欲望和藝術之美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接着第二章就開始講到了紅樓夢:紅樓夢之精神。开始用《红楼梦》里的内容来论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他覺得紅樓夢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了人的两大欲望之一:情欲,他覺得紅樓夢不僅提出了這個問題,也解決了這個問題。然后由男主角賈寶玉一生的經歷指出,我們這一生的生活和痛苦都是由於自己造成的,尋求解脫之道也只能是靠自己。因为贾宝玉原本是女娲补天用剩的一块石头,原本是可以逍遥游历在天地之间的,但他自己不开化,竟然自哀自叹,这才有了可悲可叹的红楼一梦。

 

接着他以书中人物的最终归宿为例,阐述什么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他提出真正的解脱应该是摆脱了人生之欲,看破了俗世间的所有追求都不过是受本能的欲望驱使而已。

而在紅樓夢众多的才子佳人當中只有賈寶玉,惜春和紫娟獲得了真正的解脫,他们是真正看破了生活之苦,人生之欲的。而金釵、司棋和尤三姐等人他們虽以自殺來尋求解脫,但都是因爲求偿其欲而不得,就是说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自杀了,他们並不是真正的領悟到了解脱之道。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一直在贾母身边长大的贴身小丫鬟鴛鴦,鸳鸯是因为受贾赦的胁迫,贾赦一个糟老头子非要娶她为妾,鸳鸯是贾府里地位比较高的丫鬟,就像还珠格格里面老佛爷身边的晴儿。但她比晴儿觉悟高得多,她在贾母身边看多了贾府里面的各种龌龊,早就对情情爱爱什么的没有幻想了,在贾赦的威逼之下也立下誓言终生不嫁。原本也只是想在贾母死后为其一生守灵,谁知道还是逃不脱权威的逼迫,所以自缢身亡。王国维以鸳鸯为例提出,鸳鸯虽然是自杀,但若當真擺脫了生活之欲,自殺也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之道。解脫的根本不在於出世或者自杀,而在於能夠拒絕一切生活之欲。

雖然他一直提出,要解決生活當中的痛苦,其實自殺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但事實上王國維他本人確實是在50歲的時候沉湖自殺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才27岁,但是从他评论鸳鸯的事情上就体现出了他对自杀的态度了。他虽然不主张以自杀寻解脱,但是也并不排斥这个做法。这也为他最终的选择埋下了伏笔吧。是一个很追求干净和纯粹的人。我觉得现代的张国荣跟他很像,都是很爱美的,很执着的人。所以我觉得他们的自杀不是因为轻生,反而是因为太热爱了所以才会这么认真的吧。

 

然後他總結解脫之道有兩種,一種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苦痛。例如惜春和子娟,惜春一直是一个持斋念佛的很淡泊的人,她通过旁观大观园裏面的姐妹們,她們在情感和身世挣扎中遇到的痛苦,更是觉得人生无趣,一心只想修佛,只是像他们这种大户人家,她又是千金小姐,如果遁入空门是会被笑话,让家族蒙羞的。但是到贾府家道中落,每个人要自己寻出路的时候,惜春很自然的就选择出家了。而紫娟她是待遇的貼身的丫環,她和黛玉的感情非常深,她是因爲对黛玉的痛苦感同身受,觉得人生无趣,所以她就頓悟了。黛玉死后,她是随惜春一起出家了。

另一种解脱之道,是能夠通过体察自己的苦痛,获得顿悟,尋求解脫,這個就是賈寶玉。

賈寶玉在通過寶釵无意之中的点拨,聽了戏曲《寄生草》,然後讀了《莊子 胠箧》quqie篇,就已经在心中埋下了解脫的種子。黛玉死后,他经过几番挣扎,最后也是剃度出家了。

 

由于宝玉最初是受文艺作品的点拨,最终顿悟获得解脱,王国维他提出生命的意志会帶給人無盡的痛苦,而藝術是一條解脫之道。

 

那么第三章講的就是紅樓夢的美學之精神。他指出中國人都是樂觀派,喜歡喜劇,不喜歡悲劇,而且中國人所有的戲劇、小說,都是喜歡講愛情喜劇。就是无论在多麼不合理的故事情節里,最後都會給他編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中国人是不喜歡悲剧的,这样代表了我们不喜欢深入的思考问题。

而紅樓夢呢,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她是更具有深刻地哲學層面的意義的。

 

作者通過解析叔本華的三種悲劇之說,提出紅樓夢的高級之處。

这三种悲剧中的第一种悲剧是蛇蝎之人导致的悲剧,第二种是命运的无奈,第三种是普通人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份内事情,没有谁错,但是最后还是悲剧。这是社会的悲剧,探讨这种悲剧最难,也最深刻。《红楼梦》的悲剧是属于第三种,即非人为惡意或无可抗的天命外力所致,仅仅是由於人物直接的位置和關系,導致不得不以爲此的這種無奈。

因爲紅樓夢第三種悲劇的性質所以書中壯美部分多于優美的部分。而眩惑的內容被这种气势一掃而空。

接下來,王国维引述亚里士多德在《诗论》里的观点,说所谓悲剧是感发人的情绪并使之高尚的,尤其是恐惧与悲悯这两种情绪是悲剧当中固有的东西,通过恐惧与悲悯的感发,人的精神得以净化和升华,所以说悲剧自有其伦理学上的意义。引出了紅樓夢在美學上的價值和倫理上的價值之間的聯系。

然后下一個章節的内容,是紅樓夢在倫理學层面的價值。

王国维先生認爲,紅樓夢在倫理學上的價值增強了它的藝術價值,他比较喜欢从贾宝玉的角度去分析这部作品。他说如果在林黛玉死後,不管賈寶玉是也跟着殉情,还是认命了就老老实实的听从长辈的安排,跟薛宝钗平静的过日子,《红楼梦》都会淪爲一部平庸的愛情小說,他就沒有這麼高的藝術價值了。正是因爲賈寶玉在黛玉死後,一直尋求解脫,追问关于人生苦痛的终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寶釵和小五的影响,拉回到這個世俗的生活當中,经过多次的思考、感悟和挣扎,最終他还是获得了解脱。這樣的一個心理上不停掙扎的过程,就是一種倫理上的探討,加强了红楼梦在文學上和藝術上的高度。

 

接下來王国维先生從道德層面去論證賈寶玉出家,寻求个人的解脫,是不是合乎伦理的要求,這個“道”指的是一個規律,就是指天道吧,是整個人類的這種命运倫理啊,而“德”是指围绕个人生存的這種倫理道德,家庭层面的伦理道德。因为賈寶玉他跟寶釵已經成亲了,虽然贾家败落了,但是他作为男人,他是有责任负担家庭的命运的。但是最后他出家了,虽然他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出家的,但是在面对他自己的家庭,他的妻子,他的亲人们,这个做法是不符合伦理纲常的,是不道德的。但是如果拉大尺度,從佛家的角度去出發,如果他不能尋求解脫,那么他的后代子孙可能会一直都處在這種痛苦的循環當中不得喘息,但如果他求得解脫,那麼他的家人都是能获得福祉的,而且痛苦也从他这里终止了,因为他没有后代了嘛。从这个层面看,也許這是一種更高尚的合乎倫理的做法。

 

然後由此就進一步的去推論,如果每個人都像賈寶玉一樣的求得解脱,那人類是不是最後會滅絕呢,人類滅絕是符合倫理要求的嗎?如果說人類本身就是一直存在鍾擺似的痛苦當中不得自拔,那么整体灭绝,就像紅樓夢最後說的,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淨,也未嘗不是好事。這個是王國維的哲學思想。

 

然後他自己假設有人会以藝術價值爲由,對他發出诘难,会对他提问說:如果你認爲藝術這麼美,這麼有價值,如果人類都滅絕了,那麼藝術也會隨着滅絕,不是很可惜嗎?接着王國維回答說,藝術的價值就在於助人解脫,如果人類已經全部都得到解脫了,都灭绝了,也就不存在於這个藝術的價值了。就像病已经好了,而且生病的人都没有了,还会觉得药有效吗?

 

接着又由藝術引出宗教和哲學的討論。進一步的論證,作爲解脫之道哪一種方法是更嚴密的,更有效的。王国维发现了叔本华理论上的一处缺陷,认为叔本华虽然引经据典地为自己辩护,但辩护得实在牵强。于是王国维问了这样一些问题:试问释迦牟尼圆寂之后,基督被钉上十字架之后,人类及万物为何仍然轮回不息、痛苦不已呢?难道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了吗?恐怕佛陀和基督自身是否得到了解脱尚在未知之数吧?由此感嘆人世間衆生始終是未曾獲得解脫的。

 

那么反過來,通過追求倫理,生生不息,大家去過好舒適的生活,就可以追求幸福嗎?似乎也是不可能,因爲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人越生越多,我們的個人空間就會越來越小,他一樣也實現不了幸福。

 

總之就是很無奈,是無解的,但是他最後總結纵然真正的解脫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境界,但是仍然值得所有人去追求。那紅樓夢呢,無論是在倫理價值上,還是在藝術價值上,都是給人以至高無上的精神寄託。所以红楼梦怎么不让人爱呢?这是非常偉大的一部著作。

 

余论部分王国维先生批评了当时社会上各种解析红楼梦的不正之风,并通过论证为后世的红学研究者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考证之路。因为前文已经说过一些,在这里就不展开讲啦。

 

《红楼梦》是一部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看都是很广而且深的著作,我们听100个人讲红楼梦可能有100个角度,听1000个人讲红楼梦可能有1000个观点。但是王国维点评红楼梦,只是把她当成表达自己从哲学和艺术层面来引导人们如何理解人生的痛苦,并寻求解脱之道的一个工具。用西方的严谨的悲剧哲学结合东方空灵恣意的道家、佛学文化,一步步的阐述自己的超然之道,被现在许多评论家所诟病的由于思想的中西合璧之间形成的逻辑不甚自洽,已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条高贵的文学评论之路,也写下了这洋洋洒洒古今参半的一万三千字,以心胸之开阔,眼界之高洁,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无论对他的观点是否认可,只是当作散文来读,也已能令人心旷神怡,荡尽俗世生活中的不平之气!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这本书到这里就介绍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你们都会喜欢这部经典小说。

 

下一期的领读者是华丽辉小姐姐,她为大家领读的书目是《幸福的方法》,敬请期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adenchen

    苗苗厉害👍 红楼梦我当时也没能读下去。不过苗苗得注意下文章的核心思路,前面的铺垫精简下,以便听众快速捕捉到核心思想

  • 阿白喔白

    验证终局思维

  • 晚睡早起上学去

    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