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24中评价最低,秽史的骂名从何而来?

魏书:24中评价最低,秽史的骂名从何而来?

00:00
04:30

【大数据】《魏书》,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共一百二十四卷。由于流传缺失,后来的学者取《北史》的相关内容补足了《魏书》。


【正文】魏书被称为秽史,难道它记载的真的是一段淫乱不堪的历史吗?堂堂正史,为何会落此污名?敬请收看,《二十四简史之——魏书》。

在二十四史中,只有这本书,得到了两千年来人们对史书的最低评价——“秽史”。


这本饱受差评的书,是《魏书》。主要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由北齐魏收所著。


《魏书》在问世之初,就饱受差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作者魏收。老魏这个人,小时候就颇有才华。魏收的才学固然可以胜任修史的重担,但他的“史德”却无法受到人们的信任。魏收主要的罪状在于他的一句话“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意思是,什么样的人敢跟我魏收作对?我在史书中抬他,就能让他青史留名;我压他就能让他遗臭万年。据史书记载,魏收常常对人说这句话。一句无心之言,真的能成为魏收修史不公正的铁证吗?


   客观地去看,《魏书》之所以背负了“秽史”的污名,是因为《魏书》中记载的达官贵族们,不但想让魏收在撰写自己的祖先时,多说好话,甚至要求魏收虚夸自己祖先的事迹与出身。而这些要求统统被魏收拒绝,所以他们就怀恨在心,百般攻击魏收。并且魏收本身就私德有亏,这类事情就越发显得确有其事,以致《魏书》这部颇有价值的史书一面世就蒙受不白之冤。因为被人看作秽史,所以流传不广,到了北宋初年,《魏书》已经残缺了近三十卷,后人用《北史》的相关内容补充,才恢复了完整的魏书。


   《魏书》的篇幅不短,共一百一十四卷,如果算上一些卷分为上、下,就一共有一百三十卷。《魏书》有本纪、列传和志,志比较简略,多空言而少史料,这是后世对《魏书》批评较多的地方。但《魏书》的《食货志》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也是记载南北朝历史的九部史书中唯一有《食货志》的一部。


《魏书》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本纪”。北魏的建立者是道武帝拓跋珪,但《魏书》的本纪并不是从道武帝开始,而是往前追溯了很多代,都放在了本纪中。这就保存了鲜卑族早期历史的很多史料,是非常有价值的。

    隋唐时期,重撰魏史者甚多,千年之后,诸家尽亡而《魏书》独存,这就说明它是经得起历史的选择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魏高山_85

    配乐让人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