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神圣罗马帝国向北德平原扩张
奥托大帝将控制线推进至奥得河相比在南部高地区的扩张,神圣罗马帝国在低地区所取得的战果,地缘影响力要 更为深远。我们知道,当年以巴黎盆地为中心的查理曼帝国,并没有把帝国的东部边 界,推进到奥得河,而是止步于日耳曼人所控制的易北河西岸。现在,萨克森人所主 导的神圣罗马帝国,无论是从自身还是整个民族的利益考虑,都会把易北河——奥得 河一线作为扩张的重点。今天的德国,东部与波兰的国境线(奥得河——尼斯河线), 大致与当年奥托大帝的扩张线重合。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德国控制的这片中欧平原,统称为“北德平原”(东半部就是“波兰平原”了)。 让那些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归依天主教,是神圣罗马帝国东扩最正当的 理由。在奥托大帝取得易北河——奥得河下游之间的那片平原之后,他并没有急于将 之并入自己所属的萨克森公国,而是建立了几个享有世俗权力的主教区。这种做法, 与很多帝国(包括中央之国)在新扩张的边境区,建立军管体系的做法异曲同工。只 不过,在宗教斗争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主要表现形式的中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到不列颠, 大家都发现,以一神信仰为基础,优先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整合,是最为有效的融合 方式。 过于注重意识形态问题,把信仰是否统一,作为衡量是否完成地缘融合工作的最 主要标准,背后隐患也是很明显的,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希米亚。虽然在整个神圣罗马 帝国存续期间,波希米亚都是帝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德意志贵族和德意志化的捷克贵 族,也一直能够控制波希米亚的局势,但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下层民众,却依然能够在 语言、文化上,传承斯拉夫文化。这种顾上不顾下的结构,使得一战之后,波希米亚 能够携手斯洛伐克,并入德意志化较为成功的摩拉维亚,成立斯拉夫人的民族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同样的问题并没有发生在易北河与奥得河下游之间的低地上。这一区域的德意志 化程度,在各方面要成功的多。其北部沿海地区,最终成为了德意志的“梅克伦堡”, 中南部则成为了包含柏林在内的,更为著名的“勃兰登堡”。从最初的地缘政治划分 来看,梅克伦堡的统治阶层,是德意志化的斯拉夫人;勃兰登堡的控制者,则是来自 萨克森的贵族。 将易北河下游整体纳入德意志范畴,对于帝国来说至关重要。这可以让德意志民 族从巴伐利亚——奥地利,以及中欧平原两个方向,对波希米亚高地形成包夹之势, 以避免这一重要高地成为入侵者的跳板。需要注意的是,对波希米亚和整个西斯拉夫 民族来说,最大的压力源并不是来自于巴伐利亚高原,而是“北德平原”。通常我们 会认为,高地比低地更有地缘优势。不过这一优势,更多是体现在被动的防御层面上, 就主动的侵略性来说,并不准确。准确的归类,应该是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相比环 境舒适区要更有向外迁徙、改善生存空间的欲望。 在中央之国,北高南低的地形走势,与北高南低的纬度划分相合(纬度越低,气 候越好),使得我们容易有个误区,认为高地拥有较强防御力的同时,生活在上面的 族群,也会有更强的侵略性。然而问题上,整个中欧地区的地势,呈现出的是截然相 反的,南高北低的“三级阶梯”地形。地势低平、纬度偏高的中欧平原,在对农业生 产至关重要的积温问题上,比之南部高地有着明显的差距。仅从这点来看,生存环境 就已恶劣了许多。 另一个影响北德农业效率的因素在于土壤。前面我们曾经多次提到过,中国核心 区内的平原,基本都是冲积平原。依靠这些河流从上游高地带下来的肥沃土壤(尤其是黄土高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农业国家。然而在纬度颇高的中欧平原,土壤的情况就要差上许多了。这一地区的地貌形成的基础,缘自于最后一次冰期冰川消融后堆积在底部的碎屑物。此类平原被称之为“冰碛平原”。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大陆冰川的中心,所以与之相邻的中欧平原,在人类迁入这一地区之前,曾经反复被冰川所侵蚀,以至于今天你甚至很难找到,原生于欧洲北半部的高等级动物。同时在冰川的作用力下,低地区土壤层的累积也成为了大问题(所以不要怪黄河无常,黄河才是真正的生命摇篮)。 也就是说,冰川越晚消融的低地,土壤条件越差(土壤层的累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非常不幸的是,易北河以东、直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这部分中欧平原,是欧洲大陆 受冰川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其距离最后一次冰川作用力消失的时间,仅仅只有一万 多年。 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易北河以东,沿波罗的海的低地带,看到大片的冰碛湖带。 基于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感觉得到,这一区域应该也是中欧土壤条件最差的区域了。 事实上,德意志人在越过易北河后,之所以优先整合中南部勃兰登堡地区,而把北部 梅克伦堡,先交给臣服的斯拉夫土著经营,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征服者总是要先挑走 最好的土地的)。当然,后来随着德意志民族,在中欧平原的持续东扩,变身为大后 方的梅克伦堡,也完全融合成为了德意志的核心区了。波兰人在奥得河右岸的存在对于准备顶着“罗马”和教廷授权光环东扩的德意志人来说,奥得河并不会成为 他们征程的终点。如果德意志人再想越过奥得河,入侵“波兰平原”的话,他们的下 一条征服线,应该就是中欧平原的另一条南北向大河——维斯瓦河了。不过在此之前, 神圣罗马帝国必须先解决奥得河右岸的斯拉夫人。在奥托大帝东扩之时,占据奥得河右岸的核心斯拉夫部族,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经常上演悲剧的波兰人了。 波兰人最初在中欧平原所经营的核心之地,是奥得河右岸支流,位于平原中部的瓦尔塔河河谷(政治中心在瓦尔塔河畔的“波兹兰”)。这条发源于西喀尔巴阡山脉北部丘陵地带的河流,也是连接奥得河、维斯瓦河的纽带。由于是波兰民族的兴起之地,在波兰内部的地缘结构划分中,以瓦尔塔河为核心的西部区域,被称之为“大波兰”。如果神圣罗马帝国能够拿下大波兰地区,他们也就能够把国境线推进到维斯瓦河畔了。
事情最终以一种妥协的方式得到的解决。在奥托大帝从罗马教皇手中接过桂冠后 的第四年(公元 966 年),波兰人出人意料的接受了罗马天主教,成为了教廷治下的 天主教国家。这一年也被认定为波兰的国祚之始。结合之前的内容,大家会发现,公 元十世纪成为了欧洲现代国家的起源之纪。法国、德国、波兰、捷克等国,都在这个 世纪形成了最初的民族国家。 引导波兰人受洗成为天主教徒的,并不是大军压境的神圣罗马帝国,而是与之相 接,在大摩拉维亚国时期,就引入了天主教的捷克人(波希米亚)。为了共同应对来 自德意志的威胁,波兰人不仅与捷克人联姻,还试图通过主动融入天主教世界,釜底 抽薪般的,消除神圣罗马帝国东扩的最大理由。波兰人相信,既然现在大家都是罗马 天主教世界的一员了,德意志人应该也就没有理由再动刀兵了。 今天西斯拉夫民族的主要成员,也就是波兰、捷克,以及斯洛伐克人了。随着波 兰人的加入,西斯拉夫人事实上已经整体成为了天主教版图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时代,这种做法也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地缘矛盾绝不是仅仅因为 意识形态的统一,就能够调和的。面临生存的压力,德意志人始终还是要向东扩张生 存空间的,但西斯拉夫人的妥协,也的确为他们赢得了时间和生存空间。即使政治征 服仍将重启,最起码也不至于进行种族清洗了。 就政治层面来说,波兰最终还是取得了与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相比更高的地位。 简单点说,就是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在政治层面必 须接受德意志人的渗透。波兰,则在表示愿意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情况下,保持 了独立状态。对比中央之国所主导的古代东方世界,相当于取得了朝鲜的地位。不过 很快,德意志人就将为他们的决定感到后悔了。神圣罗马帝国因封建制形成政治分割任何一个帝国,都不可能无限扩张它的领土。从地缘本质上来看,每一片新征服 的土地,都需要时间来消化。步步为营的做法是,把一片土地消化为熟地之后,再以 之为跳板征服下一片土地。神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在建立之初,就控制波希米亚和 摩拉维亚,是因为与之相邻的巴伐利亚高原和中德山地,是德意志人核心板块。早在 摩拉维亚与东法兰克王国博弈时期,就已经开始强势渗透了(天主教取代东正教,就 是成果之一)。也就是说,这样的结果更多是水到渠成。至于奥得河以西的波兰人, 神圣罗马帝国最起码得先思索,如何把梅克伦堡和勃兰登堡的斯拉夫人稳定住。 当然,如果实力够强的话,一定程度的跨越式扩张也是可能的,毕竟波兰平原与 北德平原的地理属性一致。德意志人到奥得河以东生活,也不会有什么不适。不过奥 托大帝建立的帝国,和查理大帝建立的帝国都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内部处于分割严 重的“封建状态”。相比之下,进入文明体系时间更短的德意志人,对权力集中的“君 主专制”要更为排斥。以至于法兰西人开始建立王权世袭的政治体系时,神圣罗马帝 国内部的诸侯们,还在不停的争论谁才更有资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尽管与真正的罗马帝国相比,法兰克人和德意志人建立的所谓“罗马帝国”,看 起来完全不像一个完成政治统一的帝国,但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我们知道,罗马帝 国是一个地中海帝国,无论罗马人最原始的属性中,有多么显著的农业成分,在罗马 帝国的经济中,贸易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治下的土地,罗马人更注重的是, 每一地区有多少“土特产”,去与帝国其它地区进行交换,而不是去试图让每一个行 省,依靠基础农业,形成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圈。也就是说,某一板块可能一粒粮 食都不生产,但却通过贸易同样可以发展经济,甚至富甲一方。 反观查理曼和神圣罗马帝国,则带有明显的大陆属性。我们知道,大陆国家要想 打通贸易通道的难度,要远大于海洋国家。分封制所形成的政治分割状态,不仅会让 打通贸易通道变得更困难,同时亦会逼迫各级领主,以及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得以专 注管理、经营的土地。因为只有实现自给给足状态,才有可能不受制于人。这使得在 查理曼之后,中、西欧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出现了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数量的提升了)。 类似的情况,中国人其实是很熟悉的。基于更加纯粹的大陆属性,华夏文明甚至 形成了主动抑制贸易,而专注发展农业(重农轻商)的文化。不管这样的形式有多么 的保守,多么的缺乏活力,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中国人由此成为了世界上最会种地 的民族。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虽然我们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农业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但这一进步仅仅是纵向与自己对比。比如在公元后的第一个千年行将结束之下,大部 分欧洲农民甚至都还不能拥有一件金属工具。对耕地的利用上,也还谈不上用主动改 良土壤肥力的方式精耕细作。更多还是用休耕、轮种这样的方式,让土地自然恢复肥力。 另一个促使欧洲农业、人口水平出现上升的因素,是气候的变化。法、德两大民 族集团形成的 8——10 世纪,世界范围内气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年平均气温大 约提升了 1 摄氏度左右)。在欧洲,温暖的气候一直待续到 13——14 世纪,这一时 期也被气象学家命名为“中世纪暖期”。随之而来的是气温下降的“小冰河期”(中 国人知晓这个概念,多是因为有研究认为,明朝的灭亡时间,正好与中世纪后期的小 冰河期相合)。在公元 7 世纪初,欧洲人口仅有 2000 万左右,而到了中世纪暖期行 将结束的 14 世纪中叶,则上升至了 7000 多万人。这些增长的人口,主要就是由那些 曾经饱受苦寒困扰、无法享受地中海阳光的欧洲地区贡献的。 能够享受气温升高所带来好处的,并不仅仅是德意志人和法兰西人了。斯拉夫人 当然也从这一变化中同时受益了。因此环境的变化,更多是让欧洲的地缘重心整体北 移。至于谁能在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脉以北地区占得优势,还是要看其它的地缘 因素了。现实的问题是,德意志人总是在为谁做皇帝的事纠缠不清。即使是后来又出 现了某位能暂时统一帝国的皇帝,也会把注意力放在“进军罗马”这件事上。在这一 地缘政治背景下,德意志人很难集中力量向奥得河以东地区扩张。
支持٩( 'ω' )و
谢谢
民族,宗教,信仰在欧洲的地缘政治起很大作用,与中央之国缺乏信仰有很大差别
但其实罗马帝国才更像中央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