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第十章 大分裂3

036第十章 大分裂3

00:00
30:12

本书为“企鹅欧洲史”第五部:《企鹅欧洲史·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

中世纪时,居住在西欧的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同世界里,那是一个信仰共同体,一个关于欧洲团结的伟大规划,发展的时间超越千年。然而,在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烟消云散,只留下了一点迷梦,取而代之的,是新诞生的地理实体“欧洲”。
1517年,马丁·路德向罗马天主教会宣战,统一表象下的不安分因素爆发出来,将欧洲搅得天翻地覆。教义冲突取代了共同信仰,基督教共和国斗得你死我活,王朝战争和军事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发现了新科学,发现了新世界,也重新发现了欧洲。
1648年之后,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念已土崩瓦解,欧洲成了一个地理形状,一张可以显示裂痕的地图,一种划分政治、经济和社会碎片的方式。在失序、混乱与重建中,近代欧洲渐渐成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天空之城林夕

    欧洲中世纪始终有一股反制罗马教廷的世俗力量

  • Katharina_V

    西方天主教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温和,把它放在第 一条诫命之下。尤德发表这篇文章时,慈运理已经开始落 实偶像崇拜的禁令,他把音乐也算作听觉上的偶像崇拜。 慈运理一边清除一切可以被“象征”(embodied)为记号的 活动,一边对圣餐有了新的认识。1525年夏末,他出版了 法学家兼荷兰省议员科尼利斯·胡恩(Cornelis Hoen)1521 年写的一篇书信。胡恩认为,圣餐有关的经文(“这是我 的身体” 云云) 是象征性的。慈运理的“ 象征 论”(symbolic)视角把圣餐象征论(Sacramentarian)的 激进观点变成了主流做法,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 Katharina_V

    苏黎世的宗教改革是分阶段完成的,三年之后才废除 弥撒。但是早在1523年9月,慈运理的朋友莱奥·尤德 (Leo Jud)就在布道中指出,东正教和西方天主教对十诫 的编号是不一样的。东正教追随犹太教, 将雕刻“ 偶 像”(graven image)列成一条单独的诫命,以凸显它的地 位。

  • Katharina_V

    。1523 年1月20日苏黎世市政厅的公开大辩论就反映了这一点。 主席台上坐的多半是新当选的市议员、地主、商人、成功 的工匠。摆在他们面前的是67条论纲(Articles),这是一 份新教徒提交给市镇议会讨论和批准的“规划申请”。慈运 理与他的支持者和他的书也在现场,还有600多人挤在大 厅里旁听讨论。慈运理的对手准备不足,讲得也很差。它 们质疑市议会没有处理此类问题的权力,而慈运理反驳说 市议会是“基督徒的议会”(Christian Assembly),是“主教 的集会”——慈运理的《新约》释经强调主教的意思是“监 督人”(overseer)

  • Katharina_V

    类似的势力在瑞士的苏黎世州和伯尔尼州也风生水 起。胡尔德里希·慈运理在苏黎世左右大局,伯尔尼官方传 道人贝特霍尔德·哈勒尔(Berthold Haller)是狂热的早期 慈运理派。16世纪20年代,慈运理凭借清晰的思路和敏锐 的头脑,把苏黎世城和苏黎世州规划为宗教改革的前沿阵 地。慈运理理解的“改革”(reformation)不仅是教会内部 的改革,它还是教会所象征的全体共同体的改革

  • Katharina_V

    随着暴力事 件的增加,茨维考的父老开始感到不安。他们指控闵采尔 与“乡巴佬”和“酒友”为伍,这帮人一心渴望杀人喋血。他 们被叫作“茨维考先知”,其中包括一个刚进城的织工,名 为尼克拉斯·斯托希(Niclas Storch)。斯托希和闵采尔一 样教导说《圣经》本身没有指导人的力量,人必须受圣灵 启发。据说,先知们在(织工区的)“神之小路”(God’s Lane)的居民中招募了十二使徒和七十二门徒。茨维考父老封杀运动领袖,加强对教会的权威,成功夺回优势,把 激进派赶出城外。

  • Katharina_V

    1524年,弗兰肯村庄文德尔施泰因 (Wendelstein)的村民起草了教会条例,并且在新上任的 教士面前宣读,提醒他:“你是我们的侍者和仆人……不 是你命令我们,是我们命令你”

  • Katharina_V

    他鼓励修士和修女离开修道院,而且还在1521年节礼日宣 布与一个15岁的女孩订婚。弥撒应该被换成某种平民参与 的活动,因此平民活跃起来。一群群织工——后来路德不 屑地称他们为“空想家”(Schwärmer)——来到维滕贝 格,他们深信——路德似乎这么说过——上帝在他们这一 边。他们对圣餐是奇迹这种想法不以为然,饼和酒不过是 符号(“图像”),相信任何别的东西都是“偶像崇拜”。在 这个问题上,卡尔施塔特的言论很有煽动性。他在1522年 出版的《论清除图像》(On the Removal of Images)中否 认“图像是穷人的书”这种看法。他敦促他的读者毁掉图 像,免得图像毁掉他们。

  • Katharina_V

    选帝侯腓特烈得到了无须在 自己的领地上执行敕令的豁免权。只有哈布斯堡领地、阿 尔布雷希特萨克森、巴伐利亚和不伦瑞克为落实敕令采取 了一些手段。其余地区都当敕令不存在。几个帝国自由市 (斯特拉斯堡、乌尔姆和纽伦堡)带头希望筹备一场全国 性的教会公会议,1524年在施派尔举行,但是它们内部不 睦,方案也无疾而终,对于诸如此类的德意志帝国内部分裂,路德派既是主要原因,又是最终受益者。

  • Katharina_V

    按照让步协议的要求,查理同意设立一个治理委员会 (Governing Council)。在这个新机构中起决定权的是政 治体会议,但是它必须与斐迪南合作。事实证明这非常 难。帝国改革计划中有一项是开征名为“ 公共芬 尼”(Common Penny)的帝国税用于军费开支,这个设想 没有成功。治理委员会寸步难行,帝国的领导权又回到了 政治体会议身上,但是各政治体在如何应对路德改革上也 是一团混乱,就连《沃尔姆斯敕令》(Edict of Worms) 的实施也成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