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8 做题策略 | 告别题海,成为从错误中精进的学习高手

Day 8 做题策略 | 告别题海,成为从错误中精进的学习高手

00:00
22:06

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从容笃定的心态;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打造受益终身的考试元技能!你好,我是小能熊考试元技能课程组的杨洋。

一说到「做题」,大家自然就会想到痛恨的「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有用吗?


题目做对了,下次还做!有必要吗?


题目做错了,下次还错!有何用呢?

如果说考试是一场战争,「题海」就是我们的「军备竞赛」。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苦不堪言,却没有切实提高我们的「战斗力」。「做题」反而成为了最大的浪费时间!但是看到一直无法提高的正确率,看到别人都在不断刷题,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深陷题海……

1. 做题的「克制+极致」

在「做题」上不要搞「军备竞赛」,反而是要「裁军」,遵循「二八原则」:把80%的时间精力投入到20%的好题目中。走「精兵之路」,通过做题的「练兵」,切实提升「战斗力」,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这也是贯彻小能熊一直倡导「克制+极致」的理念:


克制:选择少量经典真题


极致:投入大量精力「做透」

做题上优先选择近些年的真题。如有余力再考虑其他习题。对于这些经典真题,不满足于「做过」,而是要「做透」。

下面我就介绍「做题3步法」来帮助我们真正「吃透」一道道题目。由于数理化这样学科的做题方法会有些特殊,我们在「理科专题」中还会用单独一课来和大家讲述。

2. 做题3步法

做题3步法:


Step 1:做题


Step 2:修正「知识树」


修正「树叶」


修正「树干」


Step 3:讲评

2.1 Step 1:做题

第一步,就是做题。这是大家从小到大最熟悉的一步。我总结了在这一步常见的两大痛点:


求生欲不够强


求生手段不够硬

如果说考试是一场战争,做题就是演习。但是太多人的演习不是「真枪实弹」。做题遇到一些困难,就不再「绝地求生」,而是稍作挣扎,就「缴枪投降」了:


直接看答案解析


或者求助老师、他人

考试遇到困难时候,如果没有强大的「求生欲」,如果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而这些恰恰是需要我们在平时做题阶段去刻意打磨。

缺乏「求生欲」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求生手段不够硬」。解题遇到困难时候,缺乏有效「思考手段」,面对困难「束手无策」;一次次失败把原有一点点「求生欲」也磨光了。所以,以后做题遇到困难也就早早放弃了。

下面我就介绍,在平时做题遇到困难时候如何提高「求生手段」。

知识树

读书、笔记、复习等等环节都是围绕栽种「知识树」,而做题的环节其实就是「知识树」的实际应用,让辛辛苦苦种下的「知识树」初结果实。

以往,当我们脑子里没有这棵知识树的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头脑里是「一团乱麻」,不知道从何开始思考;我们想思考,却没有方向。而有了知识树,我们脑子里就像有了一个「知识地图」,即使暂时好像走到了「死胡同」,我们也能够「按图索骥」,按照地图指引,找到正确思考的方向。

高考真题

(2013北京卷-17题)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 在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考题非常明确提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就可以回到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回顾第二次鸦片战争讲了什么。

我们发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参战国里没有美国啊?好像还是做不出来。

但是没有关系。做题阶段「不以成败论英雄」,不是做对了才「成功」;即使你用上面的办法「独立挣扎」还是没做出来,但这一步也是对知识框架又一次应用。做题这一步,最关注的不是正确率,而是能力提升。

2.2 Step 2:修正「知识树」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都知道成功的妈妈是「失败」,但是却很少人提及成功的「爸爸」是谁?成功不可能只有「妈妈」没有「爸爸」。正是因为我们对成功「爸爸」的忽视,导致了失败。我觉得:

但是太多人满足于「做完」一套题目,而不是「做透」一套题目。很多人愿意花几个小时做一套题目,但是只是匆匆对答案。如果知道自己分数高,就很高兴;知道自己分数低,就很沮丧。仅此而已。却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反思「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而做题之后,对答案的反思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真正能提升能力,发挥做题最大功用。对于一些经典的试题,花几倍于做题的时间来「反思」「分析」都不为过。

我们怎么反思做过的题目呢?怎么样才算「做透」了呢?

我们还是要回到之前讲过的「知识树」。我们要从一棵树的「树叶」和「树干」两个维度来「做透」一套题目:


树叶:知识点 = Q&A笔记


树干:知识架构 = 思维导图

修正「树叶」

知识树上的一片片「树叶」就是考试考察的一个个知识点。通过做题的反馈,就是为了发现这些有缺漏的知识点,通过下面3步进行「查缺补漏」:


还原知识点


修正Q&A笔记


放入闪卡系统

还原知识点

人人都痛恨「题海战术」。但是光是痛恨没有用,要有解决方案才能脱离「题海」。如果我们通过做透一道题,达到做了N题的效果,不就等同于「四两拨千斤」吗?不就有可能脱离题海战术的「苦海」了吗?

在对答案、看解析时候,常见误区就是只看做错的题。是啊,已经做对的题目为什么还要看呢?但是那些「做对」的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你真的掌握了吗?


是不是蒙对的呢?


是不是以前做过的题目,只是记住了答案,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


……

所以不光是要还原那些做错题目的知识点,这些做对的题目也需要还原知识点。每一道题、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都要知道「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才是真正「做透」了一套题。

这样一来,表面看上去觉得「好慢」!但是通过做一套题的时间精力投入,达到了做N套题的效果,提高了「做题杠杆率」!特别是这样吃透一套往年「真题」,比起花大量时间做一堆市面上良莠不齐的「模拟题」,反而更省时间;并且这样稳扎稳打,看到了努力实际带来的进步,反而越做心里越有底。

修正Q&A笔记

绝大多数人在看完答案解析之后,就「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懂了」;之后再遇到同样知识点的题目,却「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如何才能争取「同一个地方只摔倒一次」呢?从小老师、学长介绍学习经验时候,都会提到要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确很有效,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如何记录错题,往往只是费力地把错题和答案抄一遍而已。

除非像数理化这样的学科,更注重考察知识灵活应用,我们在做错题本的时候需要把原来的题目也摘录下来。而绝大部分学科考试(比如历史、地理、医学……)我们不需要记住「原题」,只要还原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摘录题目。

在笔记那课中,我们提到了Q&A笔记。这种「问题+答案」的形式,天然就特别适合作为「错题本」,记录我们还原的知识点。所以,我不刻意另外再设立一个「错题本」,而是打通了笔记和错题本的界限,全部都是用Q&A形式记录知识点。

如果考察知识点是我的「盲区」,这次通过做题发现之后,就要把知识点还原后,用Q&A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而有的知识点我们之前已经做了Q&A笔记,但是这次做题发现原来Q&A笔记中的知识点存在缺漏,我们就要在原来Q&A笔记中进行「修正」。

比如上面的历史真题考察的是关于《天津条约》,我们早已经针对这个「树叶」做了Q&A笔记。但是我们知识点有缺漏,不了解中美《天津条约》。我们就可以在原有Q&A笔记基础上补充,修正知识树的树叶。

放入闪卡系统

以往不仅不会记录错题,在使用错题本时候也有很多苦恼。首先是每次复习错题,都要着急忙慌地用手把正确答案遮住,因为生怕眼睛一不小心「瞄」到答案之后,复习错题就没有效果了。

但这还不是最大的苦恼。而是花了这么多心血辛辛苦苦做好的错题本,根本不会经常去翻看。以至于摘抄一道错题之后,才发现这道题之前早就在错题本上有了,只是不记得了……这样的错题本做了也是白做!

而在「复习」那两节课中我们介绍了纸质的莱特纳系统和Anki软件。我们只要把错题的Q&A笔记放入这样的闪卡系统中就好了。

闪卡正面是问题,背面是答案,我们再也不用像以往做错题那样还想着要遮挡「答案」了;而且无论是读书时候总结的知识点Q&A卡片,还是在错题中总结的知识点Q&A卡片,都汇集在一处,便于管理。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会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在平时碎片时间就不断间断重现,让这些错题中的知识点平时就「活」在我们脑子里,避免做题考试时候「一错再错」。

修正「树干」

修正「树叶」之后,我们还要根据做题反馈修正知识树的「树干」。「树干」就是考试科目的知识架构,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之前在「笔记(下)」那一课所讲到的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

通过这道题,我们发现之前遗漏了中美之间签订的条约。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修改。

屏幕快照 2018-11-06 下午11.20.16.png

这就是之前课程说的,知识框架是在闪卡一次次间断重现中,在做题一次次反馈中,不断迭代,日趋完善。

「知识树」是需要我们像园丁一样浇水施肥,才能郁郁葱葱。

统计知识点考察频率

在思维导图上除了要修正知识以外,我还会在图上标注「重点」。

在「读书」那节课中我们讲到要根据往年真题的考点,在教科书上进行标注,好帮助我们提前知道重点。

到了做题阶段,我们每做完一套真题,就要把这套真题知识点的考察频率进行统计。然后把这些数据也更新到思维导图相应知识点上。

这样一来,这张思维导图上不仅仅包括了知识架构,还有历年真题中考察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了。哪些知识点是考察重点就一目了然。

统计知识点出错频率

最后,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统计真题中考察知识点出错的频率。

比如刚才《天津条约》那道真题,我们做错了,就可以在思维导图上再标注出错频率。

重点难点4象限

所以修正过的「树干」包括了3类信息:


知识点


真题考察频率


出错频率

所以,这张思维导图就是这个考试的「知识图谱」「重点图谱」「能力图谱」。

「出题频率」和「出错频率」的简单乘积,就反映了这个知识点是否重要。并且,根据「出题频率」和「出错频率」的高低,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4象限。


A象限:重点+弱点


B象限:重点+非弱点


C象限:非重点+非弱点


D象限:非重点+弱点

A象限的知识是考试频繁考察的重点,同时又是自己薄弱的地方,显然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我们应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攻坚」,进行集中专项练习,取得突破,会大幅提高考试成绩。

B象限的知识点虽然也是重点,但是我们已经掌握比较好了。所以平时练习如果遇到这样的知识点,复习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就可以节省时间少做这类题目。

C象限的知识点不是重点,掌握的也很好了。平时做题如果遇到,就要果断跳过,根本不浪费时间在上面。

D象限的知识点不是重点,掌握的也不好。如果我们希望考试得高分,可以在突破A象限的知识点之后再学习D象限的知识。

我们之所以会陷入题海,是因为我们「心里没数」!我们不知道考试涉及那些知识,不知道考试重点,也不知道自己能力情况,「两眼一抹黑」,只能盲目地不断做题。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甚至还享受这样低效学习带来的「自我感动」:


「你看看,我是多努力啊!」


「已经这么努力了,如果还考不过,真不怪我了!」

而当我们有了这张思维导图,就有了「知识图谱」「重点图谱」「能力图谱」。这些数据统计结果,让我们「用数据说话」,而不是「跟着感觉走」。面对做题更知道「取舍」,提高了我们时间、精力投入的「回报率」。

2.3 Step 3:讲评

对于一些特别典型的题目,我们还要进行最后一步。从学生视角的「做题」转换到老师视角的「讲评」。

不要满足于「知道这题怎么做」,要更进一步尝试给别人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实是更高要求的「费曼技巧」,即使是讲给自己听,也会收获更多。


为什么这个选项是对的?


为什么这个选项是错的?


这个考点给我们「挖的坑」是什么?


这个考点还可以怎么考?


这一类型题目的「答题套路」是什么?


……

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卡壳」。原本以为搞懂的知识,可能自己讲着讲着就发现不对劲了……这又是「反馈链条」中特别有益的一环。

并且这个视角转换,会让我们从「出题人」的角度来看待题目。会看到出题人是怎么给我们「下套」的。当你熟悉出题人的「套路」之后,以后看到一个题目,你心里就会非常清楚:


这道题的陷阱在哪?


可能在哪里出错?

如果从出题人视角知道考题的「套路」,自然就会「反套路」,不容易中出题人的招了!你看待考题的维度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考生。

3. 快速通过考试

之前训练营课程内容都是「慢工出细活」,目标是帮助大家打好内功,练就底层能力。但是有时候客观条件所限,要快速通过考试怎么办?

「快速通过考试」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下面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介绍如何通过上面「做题」的方法快速通过考试。

这个同学英语基础不好,六级考试3次都没有通过。这次是距离考试只有1个月,觉得又无望通过的情况下找到我们的。

我们让她这时候别再拿着单词书背单词了。直接从做真题开始。而且还是贯彻「克制+极致」的精神:


别做模拟题,就做10套近年真题


把每套真题都「做透」

做题时候「求生欲」要强,不用担心单词、文章看不懂,硬做下来,克服对英语的恐惧心理。

之后是把这10套真题里出现的每一个单词都查清楚,背下来。考试考察的单词肯定更核心,时间有限,只要吃透10套真题的单词就好了。这比茫无目的地从单词书第一个单词「abandon」开始背,有效得多。

阅读理解的每个句子语法结构都弄清楚,每个句子都看懂。这样精读10套真题,语法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每道题不光知道「为什么选这个选项」,还要知道「其他选项为什么不能选」;不仅仅心里清楚「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还要给别人讲得清楚「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

就是通过这样「做透」10套题,折磨她多年的六级考试只用了1个月就顺利通过了。

4. 复盘

4.1 复盘

最后,我们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要脱离「题海」就要遵循「克制+极致」的理念,「做透」经典题目,提升「战斗力」,以少胜多!

做题3步法:做题→修正「知识树」→讲评

做题时「求生欲」要强,遇到困难回归「知识树」,用知识树的脉络帮助我们解题;

修正「知识树」包括修正「树叶」和修正「树干」两部分。

修正「树叶」就是要还原知识点,并且用Q&A笔记的方式来做错题本,并且放入闪卡系统,平时间断重复,发挥做题的最大功用。

修正「树干」要修正原来知识体系,并且统计真题知识点考察频率和出错频率,从而建立「知识图谱」「重点图谱」「能力图谱」;用统计数字帮助我们对题目进行「取舍」,达到有针对性地做少量题目,大幅提分的目的;

最后,对于经典题目要转换老师视角,进行更高级的费曼技巧——「讲评」。了解出题人的套路,避免落入陷阱。

「克制+节制」的做题方法也能帮助我们快速通过考试。从实战真题出发,做透真题,提升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佳人怡人

    1.克制,极致。做透真题 2通过做题得到知识和能力,重点的图谱,针对性的提高。高频考点和自己弱点,错点 3讲评试卷,费曼输出,找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