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图书馆是北京市属大型公共图书馆,坐落于东南三环华威桥东侧,全年365天开馆,为全体社会大众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讲座论坛、展览交流、文化休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信息服务,是北京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先生亲自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2001年5月1日,作为北京市四大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首都图书馆新馆一期(A座)正式对外开放,服务效能得到质的提升。2004年,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迁入,两馆的合并使首都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2012年9月28日,首都图书馆新馆二期(B座)正式对外开放,遵循“大开放、大服务”的服务理念,成为全国开放度最高、融合度最好的公共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A座与B座以连廊相连结,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具有2万人次的日接待能力。全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设有20个阅览室(区),近4000个阅览座席,还设有多功能剧场、展厅、电影鉴赏厅、报告厅、多功能厅及会议室等十余个专业厅室,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
首都图书馆现藏各类文献逾650万册(件),古今中外文献并汇,学科门类齐全,文献载体多样,尤以古籍善本、北京地方文献、近代书报、音像资料、外文书刊最富特色。其中,古籍近50万册(件),善本6000余部,闻名海内外的珍藏《车王府曲本》收各种戏曲、曲艺抄本1600余种,是研究中国俗文学、民情、民俗的文学宝库;地方文献5万余种,16万余册(件),是研究级的文献资源系统,收藏了存世北京地方志的全部品种;老唱片2万余张,包括戏曲、曲艺、歌曲等,其中京剧、相声及流行歌曲中不乏珍贵品种,收录了四大名旦唯一合唱的老唱片《四五花洞》。
首都图书馆采取借阅合一、开放式、自助式、智能化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100余万册(件)开架文献的免费借阅,可借阅文献数量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居首位,并利用RFID技术,使读者检索文献更方便、快捷。在空间布局和服务功能上,实现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无缝衔接”,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的“有机结合”,以最佳的融合度让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阅读技术,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现代阅读体验。“掌上图书馆”让150万持卡读者随时随地享用图书馆的资源;“自助图书馆”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自助图书借还服务;“手持阅读器”让读者带着“移动的图书馆”随身阅读;“触屏读报”、“畅听阅读”等项目也深受读者欢迎。
首都图书馆以创新精神加强文化服务建设,以品牌带发展,开展了多项在全国图书馆界具有首创性的工作,打造了“北京记忆”“首图讲坛”“少儿动漫在线”“世界走廊”等十余个知名文化品牌。
首都图书馆重视发挥中心图书馆职能,积极推进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图书“一卡通”)构建互联、共享、便捷的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指导全市古籍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利用“共享工程”实现数字信息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数字文化社区样板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数字文化社区”服务;发起并加入“首都图书馆联盟”,引领全国图书馆业界加强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
作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中心馆,首都图书馆在夯实基础业务、做强品牌服务的同时,着力推进全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发挥着中心图书馆的引领辐射作用和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致力于成为首都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学习型城市的策源地、市民学习休闲的目的地和文化之都的重要标志。
确实只是一般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