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旧址:永不磨灭的“殇痕”,不可忘却的“苦难”

七三一旧址:永不磨灭的“殇痕”,不可忘却的“苦难”

00:00
15:47


在西方,有一个为世人所共知的名字——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作为纳粹杀害犹太人的死亡工厂。距离奥斯维辛7000公里之外,中国最北省会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一片历史遗迹,已经默默伫立70余载。这里是人类历史上保存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群,是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暴行的实施地。至少3000名人体实验受害者惨死在这里。有太多反人类暴行鲜为人知——因为,没有幸存者能活着走出这片人间炼狱。

每一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这份记忆,或是灿烂辉煌,或是气壮山河,或是平淡不惊。自然,也有苦难悲伤。每一段记忆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七三一”,一组普通的数字,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说,却是一场灾难,一种屈辱,更是一段旷古未有的悲惨记忆。时光爬过70余年,让我们共同去探访那些令人心碎的遗迹,寻找那些永无归途的魂灵。



罪恶


清晨,从空中散落的光,使温暖来临。在那蔚蓝的天空折射出七彩颜色的光,打在每一个行走在日光下人们的面庞上,或是习以为常,或是不曾理会,或是熟视无暏。直至走到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门口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的黑色字体刻在石上。前方不远处,一栋红色二层日式建筑。这里就是七三一本部所在地。遗址区内由十座单体遗址构成,开放面积达到了25万平方米。日本作家森村诚一曾将这里描述为“食人魔窟”。

虽然,日军撤退时将此炸毁,形成一片废墟,历经多次保护修缮后,形成现在的规模。但是,人们仍然能够从留存至今的遗址建筑的真实和完整中,感受到森森寒意。

让我们将时间定格到83年前。在公元1936年的春天,连绵不断的庞大建筑群在我们目光所及的这片略显空旷的土地,陆续破土动工,附近数以千计的百姓被征用。灾难,就在人们一砖一瓦的辛苦劳作中渐渐迫近。不到三年时间,这片旷野上几乎出现了一座能够独立运转的城市。火力发电厂、铁路专用线、本部大楼、四方楼细菌实验室、特设监狱、军用飞机场以及成片的生活住宅区。占地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这就是七三一部队的营区。


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为石井四郎。也是他,提出策动了细菌战理念。细菌战,历来为国际社会所禁止,却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产物。这一丧心病狂的计划,竟然由日本军部向裕仁天皇汇报之后,得到了批准。为掩盖细菌战事实,该部队称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公开身份是防疫给水部队,实质上研究、生产细菌武器。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违反国际法的事件。

沿本部大楼前行,来到特设监狱所在地——四方楼细菌实验室遗址,是七三一部队秘密中的秘密,曾经是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原为一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建筑。主体为三层,局部为五层,庞大的方形结构将两座监狱围在大楼的中间。




今天,经过细致的考古清理,四方楼地下整体轮廓得以重见天日,在遗址外围建立庞大的保护设施和参观栈道,从远处眺望,基地的整体轮廓全部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不远处,保存完好的冻伤实验室遗址与邻近的其他类型实验室,共同组成了细菌实验遗址建筑群。

相邻右侧,那栋21米高的锅炉房在经历了当年的爆破之后依然伫立原地。幸存的巨大混凝土烟囱如同两个指向苍穹的惊叹号,始终警醒着后人。

70多年前,这些实验就昼夜不停地发生在我们眼前的遗迹内。在七三一部队原队员的描述中,“那是座四方形镶满瓷砖的大楼,耸入云霄的炼人炉的大烟囱,在那里冒着黑烟。”认真地阅读遗址简介,上面写着:“七三一部队内部设置了鼠疫研究班、炭疽研究班、霍乱研究班、结核研究班、病毒研究班、病理研究班、血清研究班、冻伤研究班、赤痢研究班等,分别使用鼠疫、炭疽、霍乱、结核、伤寒等至少50余种细菌和病毒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这段解说词,每一个字都是对人性的拷问。让我们不要忘记,眼前广阔的遗迹,埋藏着多少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永远也无法再次抬头,去感受阳光的温暖。而这暴行的阴影却笼罩着哈尔滨这座美丽的远东都会长达13年之久。13年里,许多无辜的生命却正在以某种极度悲惨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这些人姓甚名谁,来自何方,怎样死去,如何销毁,总数多少,都是必须被自己带入坟墓的秘密。




反思


对于这样一家国际知名的二战类遗址类纪念馆,因为对旧址的向往,对文物的执念,并没有按照官方指定的路线进行参观,而是首先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遗址大地中央,用内心去认真感受这违背人性的历史事件之后,才辗转来到展馆正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而沉稳的黑色建筑,目测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仿若一个巨大的“黑盒”从空中砸落,陷入在大地上,一半埋在土里,一半显露地上,形成一个狭窄的、压迫的空间。这座黑盒在场地中坍塌、下陷、撕裂,仿佛大地被锋利的手术刀切割开来,形成永不磨灭的“殇痕”。


这座建筑的设计灵感,讲解词中这样写道:“在设计理念上,将新馆定位于记载真相的容器。建筑师赋予这栋建筑以‘黑匣子’的概念,源于对历史事件进行了重现挖掘。在东京审判的时候,七三一部队的罪行没有被公布出来,之后才慢慢被人们发现揭露。这个过程相当于飞机失事之后,找出‘黑匣子’去还原失事的过程。所以,当时设计师就希望用‘黑匣子’的概念作为一个容器,让这里尘封的事情慢慢展现在人们面前,把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行揭露出来。飞机上的‘黑匣子’象征了记载真相的容器,暗喻了打开‘黑匣子’,隐藏的真相才能曝露于天下。”




沿着路线继续向前,长廊正面透明的玻璃墙上直接远眺到室外不远处高高耸立的锅炉房遗址,这是展览与遗址的首次呼应。在长廊尽头右拐,在一片低沉压抑的灯光下,步入了不到10平方米面积的序厅空间,主题墙体上塑造出一块质感很强且锈迹斑斑的巨大铁板,由六国语言书写的“反人类暴行”设计为立体醒目的浮雕铜字映入眼帘。正如讲解词中介绍的那样:“新馆坚持了简单、朴素、真实、可信的理念,在策展中坚持以法理的思考构建陈展内容,而反人类暴行五个大字是为其定性定罪。”


伴随着参观逐步推进,破除了之前关于七三一展览阴森、恐怖、血腥、残忍的原始认知。这一段旅程,如同是翻开一本厚厚的七三一罪行卷宗,把参观展览变成了查阅卷宗,从日本细菌战大本营到人体实验,从细菌武器研制、实施细菌战再到毁证与审判,全景式地了解到日本细菌战国家犯罪,通过文献、档案、文物、图片一步一步地去寻找证据,知道了细菌战是日本自上而下,有预谋、有组织、有规模、成体系的国家犯罪。




走出主展区,在面积800平方米的地下一层空旷尾厅内,摆放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件文物,一把光亮冰冷的手术刀,一块遗址采集的耐火砖,一本印有图章的书籍,西侧墙面上刻满了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的国际公约。在这空间里,有战争与医学,有战争与伦理,更有战争与人性。

 

悬挂在墙壁上的电视屏幕,播放着历史纪录片,沧桑浑厚的声音这样说道,“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就是一种态度。因为我们不会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在这里犯下的罪行。如果我们忘记了,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耻辱,我们将愧对我们的民族;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在这里无辜殉难的生命。如果我们忘记了,那就无异于这些生命的再一次地死亡。”

 

走出展馆,沿着两侧刻满证言的涵洞,来到了遗址入口处,也就是新疆大街47号,这正是我们自行参观的起点。当时,正值午后,不由得向天空中望去,希望温暖能够将寒意驱散。身后一群迈着沉重而缓慢步伐走来的参观者,也在安静与思索中,贪婪地渴望阳光的照耀。我们转身向这座人类战争殇痕“记忆场”挥手作别,在挥手中,将苦难铭记,将愿望倾诉。倾诉在哈尔滨春季生生不息的暖风中,倾诉在每一个以和平为前提的春天里。


(撰文:金士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冰城楼市随身听

    在哈尔滨上大学时,参观过七三一,当时非常震撼和气愤,以致后来很多年里有很多机会去日本,心中都抵制,都没去。缅怀曾经的苦难,希望国人勿忘国耻,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应该去七三一,了解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史,努力在自己这一代,赶超日本。

  • 强盛小笨通

    不敢去

  • 纪斐蓝

    听了节目,忍不住去现场感受,真的好心痛,逝者安息希望日本天皇和领导集团道歉,直面历史才是真正的尊重友好

  • M哈尔滨分站

    醇厚、低沉的声音,藏着沧桑,裹着情怀,真是动情之作,太震撼!

  • 马小毛_ue

    求认识这个配音演员......太磁性了🧲8

  • 爱琴海de女孩

    悲怆的音乐,醇厚的声音,随着声,感知83年前那段黑色的历史。感谢大美哈尔滨栏目,让大家知道哈尔滨除了美景也有底蕴和历史。哈尔滨欢迎👏大家来,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魅力和活力。

  • 过来抱抱_jn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1938年营区主体建筑完工,它们进行细菌研究、生产,利用活人进行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发动细菌战,最终日本战败,撤退前又销毁罪行。 长达13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抗日志士、无辜百姓惨死在了这片土地上,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是一道永不能磨灭的伤痕。

  • 胜雅之声

    老K咯了了了

  • 1393441keqa

    想去亲自看看这段历史,勿忘国耻

  • f91a9ee78daa4366998cc0fb3b662201

    读得真好!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