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系列资料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衣食住行话变迁(一)

1-10系列资料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衣食住行话变迁(一)

00:00
06:33

衣食住行话变迁(一)

——服饰变化折射社会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本期起,本刊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着手,分期梳理百姓生活的变迁。

从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清一色中山装、列宁装,到素雅淡丽的布拉吉(俄语,意思是连衣裙)、剪裁合体的海魂衫,再到如今个性张扬的新颖设计,人们的衣着总是体现了时代最“潮”的元素,服装的革新也从细节处直观地见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变迁。 

 

1949年~1965年:朴素是时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人们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朴素的蓝、灰、黑色调的新式服装。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以大中城市为代表的流行服装主要有:女式两用衫、列宁装、连衣裙、工装裤;男式中山装、解放装、翻领短袖衬衫、海魂衫等新式服装。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品种、新款式不断出现,尤其色彩鲜艳的苏联布拉吉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这一时期男子服饰推出了款式更简洁、休闲的“人民装”“青年装”等,夏季的西式翻驳领短袖衬衫成为最受欢迎的男装。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岁月。人们购买服装大都选择耐磨、耐脏的面料。因此,灰、黑、蓝色再次成为流行色,工装、工装背带裤等流行。

 

1966年~1976年:军旅风流行

这一时期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军旅风格服装的流行。军便服,又叫“干部服”或“军干服”,由解放军军服演变而成。颜色主要有绿色、蓝色、黑色、灰色,以草绿色最为时尚。女装趋于男性化。

20世纪70年代初,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蓝色和灰色卡其布、涤卡面料的“工作服”成为继军旅装之后的又一种时尚。

“文革”后期,随着化学工业生产能力提升,“的确良”风靡全国。的确良,一种合成纤维纺织物,面料性能挺刮滑爽,耐磨易干,不易起皱,颜色鲜亮,不退色,多用来制作衬衫和连衣裙。

1976年~1989年:中西文化交融,刮起西洋风

这一时期,尤其是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摇曳着人们的衣衫,纺织工业又有了很大发展,面料、质地、染整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眼界逐渐打开,思想也逐渐解放,中国人的“爱美之心”仿佛重新被发掘了出来。原先不被认可的鲜艳明亮色,也逐渐为社会主流所接受和追捧。喇叭裤、蝙蝠衫、棒针衫等外来的“奇装异服”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1981年,我国颁布第一部服装号型标准,标准的实施促进中国服装工业的大发展。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大量的外贸加工业务引入,西方流行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我国。

 

1990年~1999年:服装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20世纪90年代,服装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职业女性开始穿起套装,男士服装的商务休闲概念开始兴起。衬衫、T恤、风衣、羽绒服、羊毛衫……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类型丰富多彩;牛仔装、紧身T恤、露脐短衫、吊带背心、迷你裙……是年轻人的个性表达。

 

21世纪:中国服饰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受到全世界瞩目

近年来,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不再随波逐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购物的便利,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不同的风格之间,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服饰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受到全世界瞩目。2007年,利郎首次将兵马俑元素融入男装设计,在米兰时装周一炮而红;2017年,安踏签约的球星克莱·汤普森穿着安踏球鞋拿下NBA总决赛冠军,成为舆论焦点;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李宁品牌凭借设计感与民族情怀兼具的作品,让国内外众多时尚潮人“刮目相看”……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鞋服品牌,通过转型升级,正在成为全球时尚的引导者。  (资料来源:《档案与建设》杂志、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编辑:苏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