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47期:31岁当北大教授、35岁走红全网:生活实苦,但努力真的有用

2019-447期:31岁当北大教授、35岁走红全网:生活实苦,但努力真的有用

00:00
10:56




“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看过《最强大脑》的朋友都知道这句熟悉的口头禅,出自高颜值、高智商的“叨叨魏”。


节目中,他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傲娇”和“冷血”,曾让他备受争议。


最新一季《最强大脑》中,魏坤琳和戚薇争吵上了热搜。


节目中,两人对复活人选产生争议。




魏坤琳选择复活郑林楷,而戚薇则希望白宇川复活,魏坤琳坚持自己的选择是基于专业的角度——“我的标准就是实力要强”。


两人争论不休,现场气氛一度僵化。


网友纷纷表示:这一幕似曾相识。


记得之前有个话题讨论:那些被魏坤琳气走的评委!


节目中,“铁面教授”魏坤琳,打分从不夹杂个人情感,讲话也从不给嘉宾留情面,被他气走的嘉宾就有郭敬明、孟非、高晓松……


尽管冷酷,可他还是选择把最深的热忱留给科学。




从小,魏坤琳就是“学霸级人物”,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初、高中的时候,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2000年,他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毕业;


2003-2004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运动控制和电子工程的硕士学位;


2007年,他又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


之后,他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康复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方向是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脑是如何控制运动的。


这个力争要做人群中“最特别的人”,在评价自己的学习经历时,一脸自信地说:


“是我们那个班唯一一个没有浪费时间的人”“在美国读书时,我是我老师最牛的学生”。


原来,所有的自信都不是空穴来风。那些一路开挂的人,藏着你不知道的自律和努力。


上学时,绝大部分时间他都会泡在实验室。


在外人看来,这或许很枯燥,可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值得的事。


魏坤琳身上带有科研人员专有的严谨与理性,但他也不希望被别人眼中的“科学家”标签所束缚,而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人们的生活。


他在美国工作10年,回国后,他尝试用自己所学的学科,带给人们对于“科学家”的重新认知。


他尝试用体感游戏帮助中风病人康复,项目没有拿到科研经费,他就自己联系国内医院,进行体验尝试。


结果病人的反馈效果非常好,这也坚定了他坚持“科学”的选择。


他说:“选择当科学家,是我自己的选择”。


毫无疑问,在这个快节奏、时刻被焦虑充斥的时代,慢下来、静下心去做科研是一件“成本很大”的事。


可是,在魏坤琳看来,“科研不需要名气,需要的只是冷静的思考和辛勤的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他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建议人选名单。


对他来说,这是肯定,也是动力。


“无论有没有名气,我都要把科研坚持做下去。”


在一次次选择和尝试中,他始终知道科学是这辈子唯一要追寻的路。不在外界,只在内心。


有人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幸福的。


如此看来,魏坤琳应该就是那种在追寻幸福的路上走得铿锵有力的人。




“很多事情,当你沉浸进去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科研如此,家庭也是一样的。”


2010年,大女儿出生,魏坤琳的生活轨迹也随之发生改变。


在兼顾科研的同时,他也尽力把更多时间花在陪伴孩子身上,在事业和家庭中魏坤琳在寻求一个平衡。


女儿出生后,他投入大量业余时间,也实现了从新手爸爸到教科书式爸爸的蜕变。


他对中国“丧偶式育儿”带着天然抵抗,不舍得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孩子们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去幼儿园……


他评价自己是一个温暖而有原则的父亲。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要学习和孩子相处。


这个相处,不只限于带孩子周末出游,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和孩子交流,是否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是否对孩子的个性有所了解,对孩子的情绪有所把握。”


他提倡沉浸式学习,以让孩子觉得有意思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是枯燥乏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


“我最近很有成就感,因为女儿的英语在我的短期干预下有提升,因为我用上了脑科学的奇技淫巧,借助了语言学习和记忆的套路。”


“学数学也是,在游戏中,比如和她一起做桌面游戏、数字游戏,打牌,让她对数学有了概念。


学校老师反映女儿数学学得很快,一点就通,其实很多东西是在小学时候就做了铺垫。”


他坚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科学教育更应藏在家庭相处的细节中。




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发展特点,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他看来,带孩子是互相促进和学习的过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样子,仿佛重温了自己的成长轨迹。”


育儿即育己。


教育和陪伴孩子,是互相给予陪伴和快乐的选择。也是不断更新自我认知,不断进步的过程。




“教育和学习是一定要依赖科学的方法”


“天才是可以养成吗?”


在演讲中,魏坤琳说:


“只要自己愿意并为之付出努力,谁都可以成为一个聪明人。”


他认为:聪明=(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反省智力


而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一个人的智力会在成年初期达到顶峰。


而通过后天的学习,特别是青少年婴幼儿时期的学习,都会促进一个人智力的提升。


简单来说,教育就是对大脑的重塑过程。


“教育和学习一定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教科书式的,都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


回顾“科学育儿计划”这几年,魏坤琳的最大感触是:


对于育儿这件事,很多父母不知道一些常识性的事儿,也不知道标准做法。


轻易信奉外面教育机构的“不靠谱”理念,更是育儿的错误示范。


而对于很多家长信奉的传统学校教育,他指出两个弊端:


一是,传统教育内容注重静态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动手和实践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是,传统教育方式注重外显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诸如洞察力、心智模式等隐性知识的传授。


可是,实践能力才是一个人和世界沟通的最好方式;隐性知识才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


所以,他强调:“科学养育,不是对孩子传统学科能力的培养,而是对孩子大脑底层能力的培养。”


在魏教授的观念里,成绩永远排在能力之后。


不要试图去告诉孩子你所认为的正确答案,应当通过书本、互联网,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答案,培养孩子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样即便时代变迁,面对陌生环境,孩子都能打破时空限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1719boqs

  • _惠爷吖

  • 听友501607456

    推荐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