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C. 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答案:D
A. 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这个不对,课本上的原话,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还是课本上原话,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属于自然作用,人类活动不属于外力作用。所以b不对。
C. 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这个不对,地壳运动非常缓慢,但是岩浆活动可不慢,c不对。
D.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这个是对的,内外力都会对地表形态构成影响。
第25讲: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我们称为外力作用。如果把地球表面比作一个人的皮肤,那内力作用就是吃药、调理对皮肤产生的影响,外力作用就是风吹日晒对皮肤产生的影响。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这里说了主要,那就不全是。比如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也是能量来源。风的本质就是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的空气流动,那根源是太阳辐射。水的流动就是受到了重力作用。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与大气、水以及生物的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在原地解体的全过程。
风化细分的话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最明显的就是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热胀冷缩,在温差比较大的地方,比如沙漠地区,白天温度高,石头受热膨胀,晚上温度低,石头遇冷收缩,这种情况下,石头的外层就会一片一片的脱落。
还有,在下雨的时候,水会进入石头的缝隙,变冷结冰,膨胀,把缝隙撑的大一些,然后再下雨的时候,水又会进去,再次结冰膨胀,会把石头的缝隙撑的更大一些,直到最后把石头给撑裂。大石头会变成小石头,小石头会变成更小的石头,直到最后会变成泥土。
化学风化是岩石发生了化学变化,自然界的水,不论是雨水、河水还是地下水,都不是纯净水,都溶解有化合物(比如酸、碱、盐等),因此自然界的水都是水溶液。这些水和岩石接触就会把岩石中的矿物质给溶解掉。造成岩石上的孔洞和缝隙增多,有利于受到物理风化的影响。
生物风化比如,植物的种子掉到岩石的缝隙里了,然后种子发芽生长,把石头给撑开了。
下面我们看侵蚀作用,
我们刚才介绍的风化作用共同的特点基本上是从岩石内部把岩石给撑开。侵蚀作用是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的过程,从外部打磨岩石。就像做石雕一样,把岩石上有的部分一点一点打磨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就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比流水要强的多,冰川在移动的时候会和地面产生摩擦,冰川的重量很大,会把地面的碎石头带走,也会对地面造成压力,把地面里面结合的不牢固的石头给带走。常年受冰川侵蚀的地面会形成洼地,形成三面是山,一面是陡坡的冰斗地形。
搬运作用是风、流水和冰川会把碎石从一个地方搬运的另外一个地方,搬运为堆积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
堆积作用就是把搬运的物质堆积起来,形成堆积地貌。比如在沙漠地区,会形成月亮形的沙丘,那是风携带的沙子堆成的。在河流的入海口,一般会形成三角洲,这是河流携带的沙子堆积形成的。在海边,会形成沙滩,这是海水携带的沙子堆积形成的。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从高处到低处这就体现了重力作用。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下面介绍下我国境内,在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几个典型地貌
(1)张家界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地貌。 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湖南张家界。
(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所形成的地貌。这种地貌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叫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这些地方的岩石含碳酸盐较多,有利于溶解。桂林山水和昆明石林都是喀斯特地貌。
(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红色峭壁,以及及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地貌,这种地貌最先在中国广东丹霞山发现的,所以叫丹霞地貌。
(4)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经过风蚀作用和一定的风化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土墩和凹地。这种地貌在新疆罗布泊发育很典型。雅丹就是从维语发展过来的。
本期题目
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
A. 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
B. 侵蚀作用——沙滩海岸
C. 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 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更新时间】每周三更新
【更多节目】打开高考必备APP—贴心电台—学习—地理音频
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