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第三章 “适合英雄”的土地?

013第三章 “适合英雄”的土地?

00:00
23:12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
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
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Katharina_V

    另一个极端则是因战败及伴之而来的革命而感到的耻辱和愤怒,这种情绪把战争英雄主义融入了对民族复苏 与振兴的希望。“朗厄马克神话”(myth of Langemarck)是这种情绪的凝缩。朗厄马克听起来像德国地名,其实是 比利时佛兰德地区一个村子的名字。大战刚开始的1914年秋,匆忙成军、缺乏训练的年轻德国志愿兵和英军打了一 场本来不该打的战役,德方死了2万到2.5万人。德国的宣传机器把这场毫无意义、浪掷生命的战役美化成长盛不衰 的传奇,说它表现了青年人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而这正是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基础

  • Katharina_V

    很快,把无名战士的遗骸带回祖国,在国家忠烈祠中落葬,成为国家集体哀悼的一项重点活动。1920年,法国 举行了隆重盛大的仪式,在凯旋门的拱门下安放了无名将士墓;英国也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设置了无名将士 墓。不久后,意大利、比利时和葡萄牙也举行了类似的纪念活动。

  • Katharina_V

    1919年任英国中欧暨东欧救济团团长的威廉·古德爵士(Sir William Goode)报告说:“这个国家四五次遭到不同 军队的占领,每一次,占领军都把物资搜刮一空。俄国人(1915年)撤退时放火烧毁了大多数村庄;田地荒芜了4 年……这里的老百姓靠吃草根、野菜、橡实和石楠维生。”政治动乱席卷战后欧洲毫不奇怪,奇怪的是居然没有爆发更广泛的革命。

  • Katharina_V

    英国的状况虽然凄惨,在欧洲却远非最糟,尤其是与其他直接参战的国家相比。英国军队的伤亡虽然可怕,但 不算最多。“一战”中,英国军队的阵亡人数为75万(另外,来自大英帝国各殖民地的部队还死了18万人),意大 利近50万,法国130万,奥匈帝国近150万,俄国约180万,德国200万出头。按比例来算,一些小国的损失最为 惨重。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派往前线作战的部队有1/3阵亡或死于伤病。交战大国的军队在作战中的死亡比例从 11%~12%(俄国、意大利和英国)到15%~16%(法国、德国和奥匈帝国)不等。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