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打猎上树摘果子,到开汽车坐办公室,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听书笔记
《第五次开始: 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The Fifth Beginning)的作者罗伯特·凯利,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考古学家,曾经是美国考古学会的会长,现在是美国怀俄明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原始社会,他为了考古发掘的工作,走遍了世界各地。
本书讲述了人类社会的五次开始,分别是: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共同体的开始。通过五次截然不同的开始,人类不仅从动物当中脱颖而出,还在朝着更高级的方向不断地迈进,每一次开始都带领人类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现在正站在第五次重要转折的大门口。
第一次开始:技术的开始。
在700万年以前,有一种猿,叫做乍得沙赫人。它们从树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双脚着地的直立动物,所以成了一个全新的物种,成为人类最早的祖先。
两只手解放出来了,就可以手拿工具了。于是就有了人类的第一次开始:技术的开始。那第一种工具是什么?是石器。
石器一开始是用来吃腐肉的,但是随着人类制造工具技术的升级,后来人类就可以用石器来猎杀动物了。磨出尖利的石头去切肉吃。
工具的出现,把人类和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让人类从环境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能量。人类直立行走,用石器获取食物,不依赖树木和果子就能生存下来的优势凸现出来,人类在非洲大草原上开始崭露头角。
另外,在各种各样的技术当中还有一样特别关键,就是火。把肉烤熟了吃,不但更容易咀嚼,还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早期的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有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人类的肚子是扁平的,而其他灵长类需要大量食素,吸收效率低;这从一个侧面就反映出,人类当时吃了烤熟的肉类,从食物当中吸收能量的效率更高,才有可能吃得更少,让肚子瘪下来。而要把肉烤熟,就一定要用到火。
第二次开始:文化的开始。
作者告诉我们,人类要开始创造文化,需要满足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说”——能出声、有语言。
能出声:直立行走以后,人的脊柱跟口腔挨得更近,在咽喉部位会形成更大的空腔,这样人类就可以比黑猩猩它们发出更多不同的声音来。
有语言:语言跟制作工具有什么关系?考古学家发现,古人类能制作出一些非常复杂的工具,比方说手斧,可以手持的斧子。有一种很复杂很精巧的,考古学家把它叫做阿舍利手斧,可以用来砍东西、砸东西,还可以切割动物的尸体。
制作阿舍利手斧的时候,有很多步骤,做每一步的时候都要想好,先做哪个,后做那个。这种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用一种思维工具给连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而语言这种思维工具,就在这个过程里应运而生了。
第二个条件是“想”——会思考。人思考的是意图层次:只有一层的意图层次就是“我知道”;两层的意图层次就是“我知道你认为”;三层的意图层次是“我知道你认为我们都知道”。科学家发现,现代的人类最多能达到5层的意图层次,即便是一开始的直立人,最少也能达到3层,而大多数动物只能达到1层。有3层的意图层次,人跟人才有公式,才会形成文化。
第三个条件是“群”——会分享。分享食物的痕迹最容易被发现。从一些出土的动物骨头身上,就能够看到几十万年以前石器砍在骨头上的痕迹,说明当时正在分肉。
文化改变了人类共享食物的方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事,文化创造了真正的集体,人类不再是一盘散沙、你争我夺,文化加强了人类的合作关系,人们可以跟一群亲近的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第三次开始:农业的开始。
在大概1万年以前,人类在近东地区,也就是地中海东边的一些国家发现了野生的小麦,然后人类花了上千年的时间一代代培育,才把野生的小麦逐渐改良成我们今天吃到的小麦。差不多同样的时间,世界上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人们开始种玉米、南瓜、大麦和葫芦等等农作物,还会圈养绵羊和山羊。从1万年前开始,众多族群从狩猎和采集过渡到农业。
这就带来两个重要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就是人类社群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富农和贫农,富农先占了肥沃的土地,贫农遇到灾荒就要去跟富农借粮食,富农开始形成一种文化活动,叫做“夸富宴”,就是土豪、富农请穷邻居吃饭,吃饭的时候还撒钱,就跟今天的炫富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个影响,就是生育率上升,人口开始明显地增长,因为能养活更多的人了。在农业社会,男人承担了大部分繁重的劳作,女人可以专心顾家、带孩子,投入更多的精力生儿育女,
第四次开始:国家的开始。
“国家”就是一个至少有三个阶级的社会:统治阶级、行政官僚阶级,还有劳动阶级。为什么说国家代表着不平等的阶级制度?作者说,那些最古老的、庞大的公共建筑就是直接的证据,它们往往和统治阶级的特定需求有关,比如墓葬、信仰和行政用途。这种阶级划分的出现,是国家跟原始村落之间的重大区别。
伴随着国家的阶级制度,还出现了有组织的战争。和农业时期的部落冲突不同,国家形成以后的战争,变得规模更大、更有组织,也更可怕,出现了专门为了杀人设计的兵器。随着人口压力的上升,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大打出手,战争和屠杀的概率也在同步提升,只有当代价太大,超过收益的时候,人们才会罢手言和。
第五次开始:人类共同体的开始。
作者预言,接下来人类面对的第五次开始,不是国与国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博弈,甚至大打出手、各自为战,而是整个人类拧成一股绳,逐渐形成一个共同体,共同面对全球化的各种挑战,他提出来一个“人类共同体”的概念。
作者说,有三个东西推动他产生了这个想法:
在经济发展上,资本主义国家对廉价劳动力的追求即将枯竭。最后西方人会发现,全世界的廉价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个把制造业不断外包给第三世界国家的过程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在军事层面,像20世纪那样的军备竞赛同样难以为继。如果国家之间还要保持敌对状态、处处防备,结果就是养不起军队了,因为军费开支实在是太高昂了。
而在文化方面,西方文明向全球化扩散的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西方主流文化快速渗透到世界各地,影响着各个地方的人,可就在跟当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不协调、不适应,甚至是冲突。
想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军事矛盾和文化冲突,要具备一种超越国家的视野,打造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共同体。在未来,没有国界的组织和机构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像联合国一样,很多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就能独立解决的。只有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组织,才能实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合作,解决人类未来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今天的世界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解读 | 若风
资深图书出版人,经管社科类畅销书策划编辑。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陈艳
音频编辑 | 陈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