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枫桥夜泊

37枫桥夜泊

00:00
06:5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重点字词解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4、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5、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6、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7、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8、夜半钟声:当时佛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诵读分析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整句一个“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的第二句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江枫”和“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但却没有“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还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廖。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


寒山寺美景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


▲寒山寺


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大雄宝殿


寒拾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7188616

    果果姐姐讲得真好!同意的点赞!😄

  • 1365548zfue

    衣锦还乡:读错了,衣音四声义,意为穿着

  • 1354700qdth

  • 绝处fen生

    脸上的笑容为何抹去呢?

  • 听友123211305

    果果姐姐,讲解得棒!朗读得棒!背景音乐也很好!

  • 1394265zntl

    5册1间1额1(︶︿︶)=凸😬️:P:-|1把15518132看18打51

    吃了靓仔牛逼糖的程 回复 @1394265zntl:

  • 1354700qdth

  • 椿妮兰

    🐹🐣🐰🐥🦉🐭🦊🐔🐤🦆🐬🐑🐩🦙🐈🦌🦚🦜🐓🐇🐁🐿🐚💐🌷🌹🌺🌸🌼🌻🍬🧁💝㊙️

    小yu点儿 回复 @椿妮兰: 他好可怜啊!

  • 椿妮兰

    🐹🐱🐰🐦🐥🐣🐔🐸🦊🐭🦉🦋🐬🦚🕊🦢🐇🐿

  • 7188616

    果果姐姐讲得真好!同意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