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

朱光潜: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

00:00
16:07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谈读书,这问题实在是谈不尽,而且这些年来我的见解也有些变迁,


现在再就这问题谈一回,趁便把上次谈学问有未尽的话略加补充。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


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


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路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


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


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


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常识不但是现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


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


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


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

 

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


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


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


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


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


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目前我国一般青年学子动辄喜言专门,以至于许多专门学者对于极基本的学科毫无常识,这种风气也许是在国外大学做博士论文的先生们所酿成的。


它影响到我们的大学课程,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


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


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


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


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


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

 

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

 

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




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


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


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

 

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


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


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


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


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


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


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


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


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


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

 

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


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


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


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


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


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

 

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


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


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jjhfgp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 94叫什么都好

    声音像Siri

  • 冬天不冷_xt

    名家深入浅出地教人如何读书,受益匪浅。

  • 淡然之思

    老乡,你好!喜欢你的声音,很好听!

  • 任亮星

    了温柔点赞狂魔

  • 多九公船长

    现在是云笔记和flomo

  • 喜欢洛天依

  • 喜欢洛天依

  • 喜欢洛天依

    读漫一点

  • 喜欢洛天依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