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幼升小(上)

告诉你一个真实幼升小(上)

00:00
37:08


嘉宾:Ryan妈妈、Eric妈妈、Anita妈妈、ZZ妈妈

采访:新地

采访地点:北京

采访时间:2018年夏秋




四位妈妈做客《辣妈Talkshow》(上)视频采访如下:


视频观看提示:

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准备幼升小

选择公立还是私立校

选择目标校的标准

如何引导孩子去面对“试学”活动

如何看待各种培训机构

育儿小窍门儿分享



(幼升小采访视频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灰色部分的访谈内容下期播出)




划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刚刚拿到了小学的offer,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小半年时间了。从联系每一位嘉宾,到采访录制和后期的制作完成,特别感谢四位嘉宾的付出和分享,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以一个当事人的状态和一个妈妈的心理毫无保留的还原一个真实的幼升小。


现在教育是一个特别热议的话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妈妈,关注的点发生了倾斜还是整个社会的现象。不过如果你和一个没有学龄前孩子的人谈论北京幼升小,告诉他申请一个小学一年级还需要各种文书,各种推荐信,各种技能展示,孩子的各种面试还有家长的面试...我觉得对方可能觉得你疯了,对你嗤之以鼻,上个小学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回想我们给儿子申请小学的过程,就是一种感觉——焦虑。这个焦虑并不是我们想传达给孩子的状态,而是一种群体效应。也不管你的选择是公立、私立还是国际校,而是当你无限靠近这个圈层,无形中就会被身边的氛围和各种机构所感染甚至绑架。所以怎么能在这个大环境中找到适合孩子的状态呢,这几位嘉宾分享的特别干货。


其实很早我们就开始了探校,主要目标就是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各种国际学校展和开放日不轻易放过一个,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不停地甄选方方面面适合孩子的小学。但真真正正我们是去年9月份开始为考试着手准备,坦诚的讲,对于之前一直被放羊的老大来说,半年的准备时间实在是太过于仓促。以至于所有申请小学的面试结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身心俱疲......


氛围如此焦躁,那北京的幼升小到底有多夸张呢,我用了北京2018年私立学校入学考试的一组数据,看看北京私立学校的幼升小是一个什么样的阵势。(此信息来源于致电每个学校的招生办,如有出入以实际为主)


北京建华实验学校——

实际报名人数7000-8000人

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260左右新生

平均录取比例约 30:1

一年级7个班,每班38人左右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

实际报名人数2000人左右

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169名新生

平均录取比例约 12:1

一年级8个班,每班21人左右



海淀外国语学校——

实际报名人数8000左右

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500多名新生

其中综合素质班的录取比例大概为 30:1,国际班的录取比例大概为 5:1,所有班型的平均录取比例大概在 15:1


北京市中芯学校——

实际报名人数1200左右

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168新生

平均录取比例约 8:1

一年级6个班,每班28人


 北京市鼎石学校——

实际报名人数人500左右

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110左右新生

平均录取比例约 7:1

一年级6个班,每班18人左右(其中2个班是学前班直升,4个班新招生)




年我们这代人高考申请大学又如何呢?现在的孩子各种素质和当年的我们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当我们想去给孩子申请一个相对满意的学习环境的时候,确实需要借助家长这个“外力”,为孩子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四位已经斩获牛校offer并成功上岸的妈妈,分别从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准备幼升小、选择公立还是私立校、选择目标校的标准、如何引导孩子去面对“试学”活动、如何看待各种培训机构、育儿小窍门儿分享六个方面和我们分享一个真实的幼升小。(视频分为上、下两部分,本期为上期)




ZZ妈妈,是不折不扣的一枚文艺女青年。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以及性格的培养,从老大出生就想给孩子选择一个相对尊重个性,发挥孩子的优势,能团队合作,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所以,早早地从“教育重灾区”的海淀区搬到了国际校扎堆儿的朝阳。女儿非常优秀,被鼎石国际学校录取。





(ZZ妈手稿)



(ZZ全家福)







Erci妈妈,充满大智慧的妈妈。在明白了教育本质差异后,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专心带娃。用自己一套方法成功的“诱骗”孩子自己爱上学习,养成了自理、自律的习惯。孩子在海淀外国语冬令营中因表现出色被推优,同时也被人北联合、二十一世纪等多所私立学校录取。



(Eric和爸爸妈妈)







Anita和Blake的妈妈,喜欢研究儿童心理学,懂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棒棒的。重视学校的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家庭氛围,认为良好的家校沟通和小班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强化自我的认知,是妈妈群体里的百宝囊。兄妹均就读于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


(Anita全家福)







Ryan妈妈,电台主持人。思路清晰,语言精准,在对孩子的培养方面也是定位明确,早早就锁定了中芯学校。成长过程中注重孩子的品格培养,我们都曾经认为成长就是要快快乐乐的,不要有太多的课外负担,但也都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停的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不断调整。也是因为家庭优秀的氛围,孩子顺利拿到了中芯的offer。


(新地和Ryan妈妈的录制现场)


以为拿到了offer就是幼升小的结束,但其实后面还有一个比较耗神的关卡就是信息采集,身边很多朋友也有我这种心态的,结果在信采窗口关闭的最后几个小时才匆匆提交,特别的被动。


首先信息采集有一个非常繁杂的网站,搞不定想电话咨询的时候对方永远在忙线中,实在没有办法要去教委当面咨询时候等待的是排不完的队到处人头攒动。去年我们是在朝阳信采,所以要同时搞定两套系统(多多关注所在区的政策,比如北京中芯学校是要求有开发区房产或者社保要求的)。


京籍。相对简单多了,但是因为今年可能有锁区的政策所以也要多多留意政策性的规定。

工作居住证家庭。首先确定工居的有限期,更新到最新的版本提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次一定要确定孩子的信息是否在工作居住证上。

五证家庭。在准备幼升小面试过程中,非京籍家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五证,不过要办下来这五个证件的背后可能是需要家长搞定十几个证件。

港澳台家庭。就海淀区而言需要香港籍儿童法定监护人持有本人及儿童的香港居民身份证、香港籍儿童法定监护人持有本人及儿童的回乡证(即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海淀区实际居住证明。具体的区不同,关注今年的招生政策。

孩子持外籍护照家庭。特别提醒一点,如果孩子持外籍护照,父母为中国籍的家庭,孩子如果读公立、私立或者部分接受中国籍的国际学校,需提前在国内取得ID(上户口),否则不能信采。



喜马拉雅FM【辣妈Talkshow】音频同步更新

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同名【辣妈Talkshow】同步更新

微博微信【辣妈Talkshow】获取相关资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