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交流群
添加课程小助手微信:xmly201904,添加时请备注【马未都】,入群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群内还有各类国宝咨询和丰富的社群福利活动,等你来呦! 国宝100,件件精彩!
033战国 杜虎符
开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家大型的通讯企业找到我,说:“马先生,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个古代的、跟通讯相关的文物,来作为奥运会的宣传呢?”我当时跟他这么说,我说:现代通讯是个无形的传输,比如你俩拿一手机一打电话,谁也不知道人都在哪儿,你想跟谁沟通跟谁沟通;但古代呢,相对都比较有形,你比如烽火狼烟啊、马上飞递啊,他怎么都能看见。
古代通讯工具——虎符的发现
通讯自古到今要解决的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叫“速度”,你以多快的速度(传播);第二呢,是“容量”,你要传递多大的信息;第三呢,就是“保密”。前两个问题啊,我们今天都已经解决了,但对第三个,“保密”这个问题,我们今天非常地头疼。前面我讲过“吕后印玺”,说古代传送书信的时候呢,得用封泥加盖印章来保密。但要是传达军事命令的时候,就不能这么简单了,因为人命关天。那我怎么才能确认你说的是真的呢?你来传递的信息是以信使的身份来的,不是皇上直接告诉我的。那我作为领兵大臣,怎么判断这个信息是否正确呢?那就要通过皇上身边的亲信专门去宣告,同时呢,还要有一个凭证,这个凭证就叫——“虎符”。什么叫虎符呢?就是像老虎一样的兵符。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很重要的一枚,被称之为“杜虎符”。当时我说了很多啰嗦话,就把这事儿介绍给奥运会了嘛,奥组委听后就很高兴,说那能不能把陕西的虎符借来展一段时间呢?那一定非常有意义啊。后来这家企业听了我的建议,就把虎符借来办了一个展览,很获成功。最后还来谢谢我。
(秦代 阳陵虎符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那刚才我们提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这枚“杜虎符”是哪儿来的呢?我们国家有很多国宝都是有套路来的,它不是挖来的,就是捡来的。这枚虎符呢,它还真是捡来的!哪儿捡来的呢?西安,又在西安。西安怎么那么容易捡到东西呢?因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你们到西安的时候记得点儿,都得低着头看脚底下,没准儿什么时候就有惊喜了。1975年的冬天,当时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有一个12岁的孩子,叫杨东锋,正在帮大人平整土地。大人都在平整土地吧,他在地里头捡了一个绿锈斑斑的铜器。东西不大,拿手里就可以攥着。杨东锋一看,说呦,这像一小铜老虎啊,外表还有点纹饰,觉得有意思,就拿回家了。拿回家呢,就给这妹妹当玩具玩儿。他这妹妹就玩了好几年,把这东西愣给玩熟了。什么叫玩熟了呢?我们先说一概念,关于“生坑”和“熟坑”。“生坑”就是说这青铜器或者玉器,是刚刚出土的;“熟坑”呢,就是早年出土的,经过各种人的盘玩、把玩后,出土的痕迹都不清楚了。生坑和熟坑主要指的就是青铜器和古玉,陶瓷没有这概念。现在很多人鉴定不了这熟坑的,只能看生坑的。那这东西被玩熟以后呢,就到了1978年了。杨东锋他们家想把它当废铜卖了,结果到收购站,还卖不到三毛钱,大家觉得这不值当啊,卖的这钱也不管用啊,所以还是当玩具玩儿吧。那么他妹妹玩儿了好几年呢,就把这小老虎外面的锈给磨没了,露出了几个看不懂也看不全的金字,他家人也不怎么在意。突然有一天,这妹妹手重,“啪嗒”,这东西就打开了!以前不是锈在一起嘛,现在一分为二。他们发现这东西里面不平整,一面带着凹槽,另一面呢,它里头凸出一部分来。这东西一打开呢,杨东锋就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件好东西。他又仔细看了看老虎表面的那些字,说这东西一定是件文物!杨东锋就和家人呢,带着这只小老虎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恰好遇见了我国的考古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戴应新先生。戴先生看了以后说:“这是古代了不得的一件虎符啊,古人用它调兵遣将。”杨东锋一听很高兴啊,希望用这件东西给自个儿换一套绿军装,当时年轻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套军装,(这)是一特酷的事儿啊。但博物馆方面说,我们上哪儿给您找军装啊?这样吧,奖励您50块钱得了。那么,这件杜虎符就这样征集入藏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馆藏的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那些古代的传统通讯工具
刚才我们说了,通讯从古到今就要解决三个问题:速度、容量、保密。我们先来念叨一下这事儿。第一个是“速度”。就是我怎么能让你以最快的速度知道。今天这个速度已经被压缩到没有空间,全球在网络支持下,所有的信息通讯几乎可以同步;那古代就不同,古代速度最快的,不用问,是西王母的使者——青鸟。它靠飞,它能飞多少呢?不知道。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其次是什么呢?我们有烽火台吧?汉代烽火台经常使用。速度有多快呢?光速。他点燃以后只要一冒烟,你就看见了,但你看不了多远,必须是目力所及。这里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
(长城烽火台)
还有什么呢?“鸿雁传书”,靠鸟传递,但它会出现失误啊,这鸟不定飞哪儿去了。除了鸟以外,我们历史上还有“黄耳传书”,就是让自家的狗给传递信息。我们博物馆的门窗馆就有这样的故事。但这不贴谱儿啊。那什么贴谱呢?当然是差人送去。历史上最著名的用人送信呢,就是“马拉松”;咱中国人过去怎么用人送信呢?长途传递只靠人不成,还得骑马。你要快,就得骑马。骑马那时候需要驿站,所谓“三十里一换马,五驿一换人”就是这个道理。传递公文时,每隔一二十里就设一个驿站。一旦公文注上“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要求三百里,遇紧急情况要四百、六百里,最快八百里,这指的是一天时间之内。
(宣统二年 注“马上飞递”字样的公文)
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得用快马,沿途一到驿站,换马换人,要确保连续飞奔,必须将文件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唐玄宗的时候,就是用这种古代的皇家顶级快递给他心爱的杨贵妃送荔枝的。第二个问题,是“容量”。我们过去的通讯,有些倒也能及时到达,比如海军打旗语。但它容量很低,就几个符号:比如左拐、右拐、敌舰、友舰等等;放烽火呢,点燃的一瞬间我们就知道了,但信息传递的容量呢,就知道一个事儿——敌人来啦!来多少?怎么回事儿?不清楚;当然了,“容量”这个问题今天就解决了。我们经常发信息,一个压缩包打过去,你二十四小时都看不完。那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保密”了。保密的问题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办法解决。古代更是为了信息保密伤透了脑筋。
古代的保密工作,第一要保证信息在中途不会被打开看。要封锁信息,所以就发明了封泥。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并没有使用现在的信封,所以写的信息是在竹简和木牍上,被夹在两块鲤鱼形的木板中。两块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捆绕三圈,打一绳结,最后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再在上面盖上印玺,放在火上,烤至干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封泥”。这就防止在送信的途中被私拆泄密。封泥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魏晋以后,纸张就流行了,封泥就没作用了。封泥到现在呢,就演化成一种火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还用火漆作为一个凭证。第二呢,就是送达人怎么证明传送的信息是真的?如果给你送去一个假情报,那不直接就把你害死了吗?我递一个假情报给你,让你撤兵,就让我不战而胜,那这事儿可不成啊,所以古人就发明了“符”,采用了“合符”的形式。合符就有点儿像现在对暗号,我们都知道那句著名的暗语,叫“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咱俩对上了,这事儿就成了。那打仗的时候,用兵符。这种虎符呢,是需要两人各持一半——所谓“右在军,左在将”,也就是说:右符在发号施令的人手里;左符呢,在出征打仗的人手里。中国历史上关于尊左尊右的问题并不是统一的,一会儿尊左,一会儿尊右。先秦这会儿,整体上还是偏向于尊右的,所以说“右在军”。这两个符一对上,信使的话您就得听了。而且,这兵符合二为一的时候,还需要皇帝或大王的亲信在身边,这号令才算管用。
“窃符救赵”的故事
你看“窃符救赵”的故事,虽有了兵符,但没有跟着的亲信,所以,这个将领压根儿他就不信。“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战国末期,秦国想吞并六国,战争进行得愈加惨烈。在长平之战中,秦军大破赵军,最后乘胜进围赵国的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这时候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带十万部众援救赵国。但又怕秦国报复,所以只让军队停留在邺城附近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当个吃瓜群众。那魏王的弟弟——信陵君魏无忌知道这事儿后呢,就想得长远,觉得这事儿不能这么办,就让魏王的宠妃如姬帮忙盗取了魏王放在卧室里的兵符。之后魏无忌带着兵符就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晋鄙的兵马。晋鄙因没有看到魏王亲信一同前来,所以心里就犯嘀咕,说这事儿啊,有点儿不大对劲儿。大王不是说好了只是观望吗?没咱什么事儿,咱也用不着多管闲事儿吗?怎么这么就快变卦了呢?还让魏无忌来代替领兵?所以他就很怀疑这事儿,顺嘴反驳了几句。之后,魏无忌的门客立即拿铁锤把晋鄙给击杀了。魏无忌呢,夺取了兵权,率领十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秦军,这才解了邯郸之围。左右两部分兵符,合二为一,引出了我们至今仍大量使用的一个词汇,叫做“符合”。这俩得扣得上,符就能合,这事儿就能成;这俩扣不上,符就不合,这事儿呢,就成不了。所以我们经常说“符合规定”“符合制度”,就是这么来的。
国之重宝“杜虎符”的形制
杜虎符的“杜”,是个地名,这地儿在今天的西安市南边。杜虎符就是秦国铸造的,它长9.5厘米,呈现的是老虎行走的一个姿态。这枚“杜虎符”上啊,还有珍贵的错金铭文,共9行,40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大部分都是小篆。内容写的是:“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这什么意思呢?其实写的就是这枚虎符使用的规则。说这枚兵符啊,右半符在君主那边存着,左半符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里攥着,凡是要调动军队达五十人以上的时候,杜地的左符就要跟君王的右符会合,这才能行军令。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遇到紧急敌情,可以直接点燃烽火,不必去合君王的右符。器物的铭文是以镂刻的阴文呈现在老虎身上的,再将金丝嵌入阴文之内,最后打磨光亮,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仍可熠熠闪光。
(战国时期至秦朝 杜虎符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杜虎符的来历之谜
那我们现在有几个问题。首先,这枚杜虎符究竟打没打过仗?执行没执行过命令?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然后,就是它为什么会在西安出现,让杨东锋捡到了呢?无非有几个可能。第一种可能,它是在君王或者将军的墓葬中出土,之后又丢失于此;第二种可能,它根本就没有进墓葬,当时的将军带兵打仗,中途丢失于此;第三种可能,就是历史上持有它的将领历经兵败以后,将它遗落于此。甭管那种可能,这枚“杜虎符”肯定是中国通讯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信物。
马爷说
虎符的作用呢,我们都很明白了,就是要取信于对方。它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非常缺乏的就是信任。虎符采取的原则,是左右二者“符合”在一起。出现的这个词汇“符合”,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十分重要。
国宝情未了,下集听分晓。
陕历博去过无数次,杜虎符更是见过多次,一直以为是杜陵附近出土的,原来出土地点就在我家住的地方呀,如果不是马先生讲真是不知道呐,受教了!
这是兵符,但是做的就一艺术品。实话说,现代艺术还真造不出来,这姿态漂亮啊
50块钱打发要饭的呢
听友265226113 回复 @SEVEN_19s: 78年相当于2个月的工资
尽管常常听着眼前的忘记了前面的,但还是愿意听下去,今天的容量太大了,以后给学生讲解“符合”这个词语时,可是有话说了,谢谢马先生🎈🙏🙏🙏
每次听国宝故事,都觉得热血澎湃。回望历史让我学会敬畏。同时自己也在创造历史
我小时候在我们村里的一个塌了的破房子前面的土堆上的土里捡到了一个黑不溜秋的金属戒指,上面的凸起有一个长了翅膀的蚯蚓和一个长脖子小脑袋的鸟,我玩了大概有半个月吧,然后就再也没有看见它了,唉,没有缘分!
孙bo 回复 @北极湖蓝a: 没有滴血认主,可惜了。
马爷,陕历博的这个杜虎符是左半边,也就是将军手上的这半边,并不算一个完整的虎符
八木御櫃 回复 @原来如此_w0: 是的,另一半是复制的
所以我就觉得、只要不是新出土的文物、国家应该等价收购、防止文物外流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必是大恶
马先生把国宝都讲活了,让国宝跨越厚重漫长的历史向我们走来,知识与趣味同在,学习和品味共行!谢谢🙏
超级制作 回复 @1360456rokb: 感谢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