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20——第三章 气血津液(1)气

中医学基础20——第三章 气血津液(1)气

00:00
34:29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主编谢宁。

第三章  气血津液

气、血、精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具有很强活力、极其精微的物质,血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是由气血津液所构成,并依赖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维持着各自的生理功能;而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过程,又要依赖于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才能实现。气具有推动温煦的作用,血、津液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根据根据阴阳的属性区分,气属阳,血、津液属阴,因此,在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血津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唯物论的影响,而且与藏象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气、血、津液在生理上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故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一、气的概念

气,是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后来被引进到医学领域,用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广泛的运用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诸方面。

气是人体内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