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北宋为何总打败仗

第69节:北宋为何总打败仗

00:00
15:24

北宋为何总打败仗?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赵利剑。


在上一讲中我们结合北宋建立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了北宋王朝确立“重文轻武”政治原则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则是怎样具体操作的呢?又给北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讲述的内容。


我们先来说说“重文”,也就是用文人治国,花大力气来提高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发展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度。相对于唐朝的科举制度,北宋更加看重才学而不分门第,考试的程序日益严谨、规范,而且取士的人数大大增加。


两宋三百多年间,一共取士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是唐朝的十倍左右。而且,唐朝通过科考之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要经过吏部的进一步考查才能做官。宋朝录取之后即可以授予官职,而且考试名次在前的很快就可以获得高官。所以宋代的科举更能吸引广大知识分子。


宋代科考的程序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解试,也称乡试,是由地方州府主持的考试。考生中了解试,就取得了举人身份,到京城参加由中央礼部主持的第二级考试,即会试。考中进士科的叫做“进士及第”。最后,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殿试的考生被称为“天子门生”。


殿试的第一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状元。这是极高的荣耀。有材料记载,每次殿试结果揭晓的时候,北宋的都城开封万人空巷,都要去围观,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甚至有人爬到房顶上去看状元公的风采,就连很多达官贵人都在其中凑热闹。有人发感慨说:就算现在有一位上将军,率领数十万雄兵,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还师凯旋,都比不上中状元的荣耀。文臣武将地位高低立判。


一旦通过了科举考试这一关,文官就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且,与其它某些朝代比起来,北宋的政治是比较文明的,一般不轻易诛杀大臣,据说这也是赵匡胤的“祖宗家法”。北宋的文臣在政治上“犯了错误”,基本不会有杀身之祸,往往是被贬官,一旦政治风向变了,他们还可能随时被重新启用。

在这种宽松的政治氛围中,北宋的文人士大夫往往意气风发,出言无忌,有时候对皇帝说话都很不客气。


宋神宗年间,因为国家在陕西与西夏作战失利,神宗从宫中传令处死一个管粮草运输的官员。第二天,宰相蔡确上朝,宋神宗问:昨天我下令斩某人,执行了吗?蔡确说:我正准备奏报皇上。宋神宗问:这有什么可疑问的?蔡确说:祖宗以来从未杀过文人,臣等不愿意陛下破这个例。宋神宗考虑了一会儿说:那就改为刺面发配到偏远险恶的地方吧。另一个官员章惇插嘴:那还不如杀了他呢。宋神宗问:为什么?章惇说: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发脾气,声色俱厉地说: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章惇还嘴硬:这样的快意事,还是不做的好。事情便不了了之了。也是在宋神宗时期,大臣文彦博曾经直截了当的对皇帝说:您不是和百姓治天下,您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可见文人士大夫的气势有多足。


和文人比起来,武人的地位就相形见绌了。我们先来说说普通的士兵。从北宋初年开始,就实行一种很特殊的制度。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社会上出现大量的无业游民,为了防止他们闹事,北宋政府往往把这些游民大量编入军队,其中还有不少不法之徒。


政府的用心可谓良苦:怕这些游民无衣无食,铤而走险,酿成民变。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一来使得军队的数额不断增长,北宋初年的军队只有二十万人,到了北宋的第四个皇帝宋仁宗庆历年间(十一世纪中期),就增加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人,国家的军费开支非常沉重。二来,军人的素质普遍低下,战斗力很差,在社会上往往被人歧视。


在五代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需要大量的军队,所以往往强征平民入伍,为了防止他们逃亡,就在士兵的脸上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我们知道,在脸上刺字,着色,是古代惩罚罪犯的一种刑罚,即“黥刑”,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就等于把好端端的军人降到了和罪犯一样的地位。


而且北宋也确实会把一些罪犯发到军队当中服役,所以《水浒传》中林冲、武松这些好汉一旦刺面发配,就会被骂做“贼配军”。脸上的刺青是洗不掉的,会带一辈子,即使你后来飞黄腾达,这也会带给你终身的耻辱。比如北宋的名将狄青,外征内讨,战功卓著,一直做到枢密使(宋代最高军政长官),但是仍然被文人所看不起。


他在定州(今河北定州)做官时,他的上司韩琦要杀一个叫焦用的军人,狄青向韩琦求情,说焦用有军功,是“好儿”。韩琦驳斥他: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好儿耶?还是把焦用杀了。也是在定州的一次宴会上,一个歌妓因为多喝了几杯,在向狄青劝酒时,竟然借着酒劲儿说:劝斑儿一盏。歌妓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志得意满的文人士大夫,更加看不起军人。


北宋的大政治家欧阳修,就曾经给宋仁宗皇帝上书,专门说狄青的事,他在上书中承认:狄青有战功,有才能,有见识,得到了很多士兵的爱戴。这些本来应该是一个将领的优秀素质,但是在欧阳修看来,这些却变成了负面的东西。因为这样的将领容易受到部下的拥戴,酿成事端,有可能会使“黄袍加身”重演,而这是北宋最忌讳的事。


欧阳修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盖由军士本是小人。在文臣们看来,出身军旅的人,无论功劳多大,地位多高,永远都是“小人”。所以狄青后来在没有犯任何过失的情况下,被免去枢密使的职务,外放做地方官。


欧阳修的文章,典型的说明了北宋王朝对军人的态度:固然要求他们在疆场效命,但也是朝廷刻意防范的对象,要严加约束。北宋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曾经制定了“武臣七条”,也就是武将的行为规范,包括:修身、守职、公平、威严等等,却没有一条要求武将勇猛果断,善于用兵。


北宋还从制度上对军人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比如实行“更戍法”,把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者让地方的军队不断变换防区。统兵的将领由中央任命,遇到战争,都是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战事结束,军队和将领都各自回到原住地。


这固然可以防止兵将结合反抗中央,但是造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使得北宋在和周边各族政权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屡战屡败,军人的社会地位就更加低下。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民谚就有“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说法。可见,北宋的确是文人的天堂,而对武人来说,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


北宋的这套执政理念和举措,的确有效的防止了地方的分裂割据,五代十国时期武人专权、骄兵悍将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到了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程颐曾经说,本朝有五件事超越古今者,其中包括“百年无内乱”、“百年未尝诛杀大臣”,这确实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北宋社会状况真实的反映。


这样稳定的局面,当然有利于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以宋朝的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以及他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和其他那些内乱不断、自相残杀的王朝比起来,北宋也显得文明得多。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甚至可能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如此。


然而,凡事都有利弊。这套制度也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最直接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政府财政开支浩大。所谓“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国家往往入不敷出。第二,当然是军事力量的软弱。尤其是在北方有强大邻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当时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依然强大,而西北地区又兴起了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北宋的军力不足以战而胜之,只能采用怀柔的办法,即和这些政权讲和,并且每年都要送去大量的银钱和财物,被称为“岁币”,这对于北宋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财政来说,当然是雪上加霜。所以经常有人用“积贫积弱”四个字来形容北宋的状况。到了北宋中期,这些问题已经越发的严重,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所以才有我们后边要讲的王安石变法。


听完今天这一讲,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请你思考:和汉唐这些朝代相比,北宋确实显得不那么“给力”,它没出过汉武帝或者唐太宗这样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没有汉朝出击匈奴、经营西域那样的赫赫战功,但是如果综合其他方面的因素,北宋和汉唐相比,哪个朝代更文明呢?


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谷雨妈妈讲故事

    发错了

  • 谷雨妈妈讲故事

    延迟了

  • 山_鬼_木_客

    10岁的小孩听入迷了

  • 人参大果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人

    人参大果 回复 @人参大果: 太好听了!

  • sunflower_qT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