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如何让孩子获得缺失的爱

08如何让孩子获得缺失的爱

00:00
05:33

你好,我是蔡文芳。欢迎收听《为单亲家庭孩子正名:你配得上世间最好的爱》,本节我要为你分享《如何让孩子获得缺失的爱》。

在第一节课里我跟大家分享过父亲和母亲在心理学上的功能。其实母爱的本质是认可孩子的本来面目,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和的。父爱的本质是教会孩子自律自觉、遵守规则、言而有信、勇于承担责任。父母的心理学功能可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分散在十个人身上。一个单亲的家长,只能努力地去学着刚柔并济,学着用两种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即使再努力,想要百分百地做到雌雄同体,既是爸爸也是妈妈,除非你人格分裂,否则恐怕是不可能的。

当男孩感到困惑彷徨的时候,他们希望身边能够有个活生生的,对男人的内心了如指掌的,不用开口请求就能主动感受到男孩子情绪变化和需求的人,来帮助他。而只一点无论妈妈多么的像个汉子,始终是不能完全了解男人的世界,也不能及时给予孩子指导的。对于女孩也是同样的,小女儿心思爸爸是很难及时察觉的,往往在指导女儿的心理成长方面显得笨手笨脚。每个人在开口寻求帮助的时候都是困难和尴尬的。当孩子出现困惑,异性父母通常都是感觉迟钝的,只有同性别的人,才能敏感的察觉,并且及时的指导。

那孩子缺失的那一部分该怎么办呢?

首先,依次、均衡地得到“母爱”和“父爱”,单亲孩子也能幸福成长

母爱代表亲妈般养育、优秀观众般欣赏;父爱代表冒险教练、人生导师和背后靠山。所以,母爱是无条件地疼爱自己的孩子。父爱是有条件地管教,让孩子懂得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来说,得到母爱、父爱的顺序及程度相当重要,孩子只有先充分享受母爱,感到心理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之后,才能接受父爱的教育。

不论孩子的抚养权是归谁,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孩子应该更多的跟妈妈互动,享受妈妈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积极关注。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妈妈深深爱着的,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是非常珍贵有价值的。

当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后,也就是7岁左右,进入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学龄期,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的理论,孩子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因此,孩子在接受母爱的同时,要开始注重与增加与父亲的互动,尤其是男孩子。这个阶段无论男孩女孩都要开始学会自律自觉、遵守规则、言而有信、勇于承担责任等适应学校生活的品质。这个阶段的男孩子人生发展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如何跟同龄男孩打交道,获得同龄男孩的认可,和他们成为哥们,甚至是一些男孩子的领袖,而这一点恰恰是妈妈所不能的。女孩同样需要跟父亲互动,她需要通过跟爸爸的互动,学会与异性互动的分寸,和与异性长辈交往的方法策略等。

那么,如果现实条件就是没有办法让孩子经常见到前任,那怎么办呢?

为了孩子,跟前任平心静气地商量一下,可以尝试使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目前的视频聊天功能已经可以连接全球的人类了,就算多么没时间,离得多么远,调整出10分钟跟孩子视频一下,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台湾女星贾静雯曾为了女孩梧桐妹的抚养权和前夫对簿公堂,当时闹得人尽皆知。但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贾静雯并不阻止他们父女见面,更是和前夫达成了“爸爸陪玩乐,妈妈陪功课”的默契。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试着放下自己的情绪,以为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保持距离地合作,形成属于你们的互动模式。

先母爱后父爱,依次而且均衡,单亲的孩子也能幸福成长。

本节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emon柠檬酱bg2

    每次听完老师的课后都有莫大的启发

    家校之声 回复 @Lemon柠檬酱bg2: 启发后再落到实处去是最好了。

  • qzuser_j43pH5H24

    好舒服^ω^

    家校之声 回复 @qzuser_j43pH5H24: 优质的内容,精美的制作,只为您满意!

  • 樊思瑶0Lu

    可以听听

    家校之声 回复 @樊思瑶0Lu: 常来听听

  • 三月王匣喝

    谢谢老师的课程陪伴着我成长

    家校之声 回复 @三月王匣喝: 祝福你~

  • 2019程薪颖6

    很落地的讲解

    家校之声 回复 @2019程薪颖6: 感谢关注与支持!

  • 1_l3x433

    这样好的课程,不分享给朋友都感觉过意不去,已分享了。

    家校之声 回复 @1_l3x433: 可以多分享一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