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狗十三》。
讲了一个叫李玩的女孩,十三岁那年,因为一只狗而发生的故事。她父母离异,父亲重新娶妻,还生了一个弟弟。李玩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没有重男轻女,也很疼爱她。所以父母离异的伤害,在李玩这里,其实相对还不算太大。
李玩的个人兴趣和天赋,在天文和物理。但因为英语老师要求李玩参加英语兴趣小组,她父亲就完全忽略女儿的个人意愿,当着老师的面,打李玩,逼迫女儿改报名表。走出办公室,又捞出一把百元大钞,讨好女儿。当发现钱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安抚女儿的时候,就开始道德绑架。就是很多父母都会用的那一招:别不服好。我做的,都是为你好,你长大了才会感谢我。
李玩虽然喜欢小狗,但并没有要求养狗,父亲为了弥补,在不沟通的情况下,强行送来一只狗。李玩一开始很抗拒,但是后来跟小狗建立起感情,给小狗取名叫爱因斯坦。后来爷爷买菜的时候,把爱因斯坦走丢了。父亲和继母,又弄来一只类似的狗狗,说是走丢的那只爱因斯坦。李玩当然一眼就能看出,并不是。但是,当李玩坚持说:这只狗,不是爱因斯坦的时候。被全家否定,被全家质问:你不想好好过日子了,是吗?最后,被她父亲一顿暴揍,终于接受了这只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
在每一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李玩的父亲,从来没有倾听过女儿的心声,也没有问问女儿的想法,都是简单粗暴的帮女儿做决定,强迫李玩接受。如果不能语言说服,就使用暴力,打到服为止。抹杀了李玩的真实想法,最后还要说,打你,逼迫你,都是因为我爱你。
我也相信,李玩的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做这些事情是出自于爱。可是,表达爱,除了用强迫,暴力,纵容,物质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更好的方式。
这是父亲强势霸道一面。
但另一方面,父亲在金钱上,又极其的溺爱,不停的用物质去进行弥补。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在很多原则性问题上,也十分溺爱。比如爱因斯坦走丢了,去找狗狗的时候,李玩不小心把爷爷推倒了。第一反应,不是去扶爷爷起来,给爷爷道歉,而是继续去找狗狗。又比如,在家庭内部,李玩跟爷爷奶奶沟通极少,对老人的付出,缺乏感恩之心。任性,自私,忽略他人感受。李玩的这些缺点,却从来没有人帮她指出。
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完全没有平等的沟通陈述,更没有倾听。只有强势和服从。爷爷要求父亲服从,父亲要求李玩服从。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诉求,只希望息事宁人,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去分清是非。
所以,在这种氛围里,要分清是非黑白的李玩,就是给成年人人添麻烦。成年以后的李玩,也会抵触企图分清是非黑白的人。
这样的家庭教育里,充满压制和纵容。当孩子表达了和家庭权威不一样的观点,可能会被暴揍。所以,就不要表达,免得挨揍。但是,当孩子表现出家庭权威所期待的样子,又会获得极大的纵容和奖励。于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就这样逐渐迷失。既不能表达自我,也没有感恩之心,失去了爱的能力,内心还总是压抑着一股委屈。年纪越大,这份委屈越强烈。
那么,李玩一家人彼此之间,有爱吗?当然有啊。可是,这是一家人,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也不懂得如何接受爱。可以说,他们都是爱无能人士。所以,他们的爱,都成了家人的负担和伤害。
一个爱无能人士,如果成为了父母。ta又会制造出另外一个爱无能的孩子。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制造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无能人士。其实,中国人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包括以前的我,也是这个款。但是通过更新和修复,现在好多了。
教会孩子如何去表达爱,接受爱,跟教会ta吃饭穿衣一样的重要。是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的基础。 接下来,我所提到的爱,不仅仅局限于恋人之间的爱,也包括亲人,朋友之间的爱。
从这种不擅长表达爱,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成年以后,在亲密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有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不会爱→学着爱→用力爱→不敢爱
一开始,不会爱。然后学着爱。学谁呢?当然是离我们最近的爱的标本,原生家庭。然后,我们用原生家庭里爱的模式,去十分用力地爱对方。最后弄得两败俱伤。后来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再爱,开始变得逃避。
在这个学习爱的过程中,藏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原生家庭,可能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表达爱和接受爱。我们只能不停地以身试错,付出很大代价,弄得满身伤痕。最后,可能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我们以为,爱,就是把我喜欢的东西,强行塞给你。而且你,必须接受。如果不接受,你就是不服好,不懂珍惜,甚至可能是人品有问题。
●我们以为,被爱,就是说服自己接受这些并不喜欢的安排,即使自己很痛苦,也不要说出来。因为,这是爱啊。不接受,就会伤害别人啊。自己就可能背负骂名啊。
爱的方式,太强势。
被爱的方式,又太委屈。
时间一长,双方都累积了极大的怨气。战争是迟早的事。而且一开口,双方的台词都一样:我已经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为什么看不到?你到底还要我怎么样?
其实,这种纯粹沿用原生家庭模式的爱,是懒惰消极,没有经过思考的。并没有因为爱的对象改变,然后因人而异进行调整。爱无能人士,总是用体能上的疯狂付出,来逃避调整错误的战术。总是强调:我付出了这么多,你还要我怎么样?
但是,你付出爱的方式,是错误的呀。所以,最后爱得越深,伤得也越深。
沿用原生家庭的模式,当然比改变自己,要轻松太多。原生家庭的模式,可能仅仅只是熟悉,容易操作,但是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而且不一定能让你幸福。
那我们怎么调整,爱的方式才会更加健康呢?
最简单的,就是尊重和倾听,减少强迫与迎合。
●我尝试着问问你,你喜欢什么?我主动倾听你的期待,在乎你的感受,看我是否能按照你的喜好,来表达对你的爱?
●同时,我也可以鼓起勇气,向你表达,我的真实喜好。也希望你以后能用我喜欢的方式,来爱我。
通过沟通,让我们了解真实的彼此,在相互表达爱,接受爱的过程中,不再做徒劳无功的付出,而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实只要一方有了改变,另一方是肯定可以感受到的。
再强调一下,我以上所聊到的爱,不仅仅只是恋人之间的爱,亲人朋友之间的爱,也同样适用。
如果你,经过蜕变,不再是一个爱无能人士。而逐渐擅长处理亲密关系,那么你的伴侣,你的孩子,甚至你的孙子,都会从你这次变化中,获得极大的好处。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理论知识再多,也只是个大方向,我们还需要在千百次的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小路。
寻找爱和归属感,其实是我们来到人间的超级任务,如果能完成,真的会很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成长,就要是要在某个程度上,否认过去的自己。虽然痛苦,但我认为很值得。人生路上,曾经付出过那么多爱的代价,要获得成长,我们才算没有白白受苦。
未来的日子,我陪着你,一起尝试更新和修复自己。
我是素心,全国最不红的网红。我们下次再见。
彩蛋:在文章的留言区,获得点赞最高的那位留言小伙伴,可以获赠和田玉3D硬金小天使吊坠一枚。真金真玉哦,像我这种超级小公众号,中奖率似乎极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在心里种下爱的种子 ,勇敢的表达爱,开心的接受爱,感恩所有的爱,这世界很美……
素心画笔 回复 @伊川那么爱生活: 伊川的留言总是那么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