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宫

关雎宫

00:00
01:10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皇帝的后宫——关雎宫。关雎宫是沈阳故宫中“崇德五宫”之一。 位居清宁宫东侧的宫室,就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所居住的“关雎宫”。宸妃名海兰珠,姓博尔吉济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和庄妃的亲姐姐。当时女真与蒙古各部之间缔结婚姻不讲辈分,这种情形十分普遍。皇太极娶三位科尔沁蒙古的女子做福晋,是因为后金开国之初,科尔沁蒙古是一支忠实的盟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外,从蒙古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看,也都先进于女真,所以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娶蒙古贵族的女子做福晋,加强满蒙军事联盟,这是婚姻背后的政治因素。 1634年,海兰珠归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海兰珠后来者居上,被封为东宫大福晋,并把其居住宫室命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源于《诗经》首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是一首千古爱情绝唱,把内涵这样丰富的名字赋予了海兰珠所住的宫室,足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特殊感情。 崇德二年七月(1637年)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并在大政殿颁诏大赦天下,皇太极这一不寻常的举动,足以证明对该皇子宠爱有加,可惜这位小皇子来到世上仅七个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无法承受这一痛苦的打击,每日郁郁寡欢,积郁成疾,崇德六年九月(1641年)病逝。 当时皇太极正在边外重镇锦州与明朝作战,闻讯后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还是没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胜,一路奔进关雎宫爱妃的灵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国丧的规格从厚殡葬,同时下旨追封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兰珠成为有清一代获谥号字数最多的妃子。 此后,皇太极一直生活在怀念宸妃而无法释怀的状态中,并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再也没有重返战场,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围猎路过宸妃的墓地,皇太极都要凭吊一番,痛哭一场。 两年后皇太极病逝在清宁宫,享年52岁,皇太极的英年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雎宫室内陈设是后来复原的面貌。分为两间,里间是宸妃的居室,北炕挂着一个摇篮,是宸妃哺育皇子的地方,亦是东北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其他两怪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外间是宸妃会客、礼佛、用餐的地方。中间炕上的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关耳宇宙

    支持,沈阳名胜杠杠滴!

  • 柳大弟么

    就一个屋子而已,名字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