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经传集解》

《春秋经传集解》

00:00
04:48

《春秋》简略记载了古代春秋时期周朝和各诸侯国之间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相传为孔子所作,故早在汉朝即被列入《五经》,视为经典。汉代以来独尊儒术,至唐宋之时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传也被列入《九经》和《十三经》,《春秋》三传中以《左传》最为著名,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影响尤为巨大。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是《左传》的最为重要注本,后世凡治学《春秋》者必据以参考。唐代陆德明著《经典释文》即采用杜预注《春秋经传集解》加以文释,从而扩大了该书的传播与影响。此元岳氏荆溪家塾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共三十卷,其书耳记某公某年字样,卷后有相台岳氏刻梓荆谿家塾或相台岳氏刻梓家塾,有长方、椭圆、亚字式牌记几种,刊刻极精。相台岳氏所刻群经旧谓为宋代岳珂家刻本,《九经三传沿革例》亦以为岳珂编著,后经张政烺等先生考证。此相台本群经乃元初义兴岳氏据宋末廖莹中世綵堂本校正重刻,与岳珂无涉。今存世相台岳氏所刻经书尚有《周易》、《论语》、《孟子》、《孝经》等,均藏国家图书馆。周叔弢先生藏书于赏玩研究而外,乃有为国家保存一代文献之心愿。20世纪20、30年代以来,大量文物及珍本古籍流往国外,面对此种情形,周先生将保存珍贵文献视为己任,遇有好书倾尽心力收购,以减少或避免好书的流失。此元岳氏荆溪家塾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原为临清徐坊旧藏,后散出流入书肆。1930年,周先生先于文友堂收得,《春秋名号归一图》及《年表》继从藻玉堂得六卷,十二,十三,二十七至三十。1931年,又于肄文堂得到二十三卷,卷二至十一,十四至二十六,至此全书达二十九卷,惟缺卷一首册。周先生感叹而跋云,延津之合,或有所待也,每展卷兴叹,殊不能自己也。后传闻此册于1932年已毁于一·二八上海闸北日寇炮火之中,遂配以宋抚州公使库刻本。1944年,卷一首册忽复现于世索价奇昂,经两年展转协商,终于1946年以黄金一两购得之。元岳氏荆溪家塾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合成完璧,周先生十分激动,特又写一跋,命长子周一良另纸抄出,附于书中,书中钤,徐健庵,乾学,汪玉田藏书记,袁廷梼印,五砚主人,曾存定邸行有恒堂等印,可见其递藏之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