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发展简史(中国篇)010

银矿发展简史(中国篇)010

00:00
02:26
您好,下面我们再讲一讲银矿在中国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开采利用银矿最早的国家之一,据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出土的耳环、鼻环等银质饰品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认识银矿,并且采集、提炼白银,加工制作饰物。进入春秋时期,全国详知的“银之山”有10处。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中,见有银项圈、银器、银针等随葬品,这充分说明,战国至汉代,不仅能采冶银矿石,而且加工制作银器的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到了唐代,据记载,当时全国“有银”地点共35处,民间采银颇盛。唐元和年间,白银的年收入量达10万余两。宋元是我国古代银矿业继续发展时期,元丰年间,银矿场分布于68个州,元丰元年银的总收入量达21万余两。银在元代是作为一种主要货币,至元31年,除京师外各路交钞库所存“钞母”白银总数约100万两。但是到了明、清和民国时期,银矿业的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年产银量仅徘徊在2至6吨之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银矿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已有26 个省、市、区找到了工业银矿床, 白银的产量也由1949年的4.6吨增至目前年产超万吨。2011年全国产白银12348吨,位居世界第一,但矿山银产量占不到30%。好了,了解完了银矿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