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个必然革命的警示,一场撼动了清政府在湖南封建统治根基的愤怒,这就是长沙抢米风潮。游客您好,下面为您介绍的就是当时爆发的抢米风潮。长沙抢米风潮是指1910年中国湖南省长沙府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民变。这年春季,湖南因水灾而导致粮食歉收,米价飞涨,民不聊生。长沙城中以卖水为生的贫民黄贵荪一家因为无法买到米而集体自杀,激起民愤,引发了抢米风潮。清湖南巡抚岑春蓂对长沙人民严厉镇压,导致冲突扩大化。长沙人民的抢米斗争还直指帝国主义,长沙城中的许多教堂、洋行、领事住宅被捣毁。长沙抢米风潮参与人数超过两万人,并波及周边多个城市。这次斗争最终清政府和列强联合镇压下去,同时又罢免岑春蓂,出示平粜,才暂时稳定了局面。咱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抢米风潮发生的历史背景吧。《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04年长沙被辟为商埠以后,外国商品像潮水一般涌入,加速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辛丑条约》规定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湖南每年要分摊70万两。地方当局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大小官吏乘机勒索、贪赃枉法,弄得民不聊生。由于清政府日益腐败,水利失修,灾害连年。而“抢米”风潮也由此席卷中国大地,仅1910年长江中下游各省就爆发了50多次抢米风潮。长沙抢米风潮是其中最大的一次。1909年,湖南发生洪灾,致使谷米收成受到严重损失。供应本省已经不足,因水灾歉收的邻近省份却仍然沿袭过去的办法,前往湖南采购粮食。自岳州、长沙开埠以来即从湖南采购大米转运出口的外国商人更是趁火打劫,他们取得湖南巡抚岑春蓂的同意,并经清政府外务部批准,竞相携带巨金,来湘抢购,明运可查的每月二三千石,偷运出境者为数更巨。湘米大量外流,湖南粮荒日益严重。据王先谦等人的调查,1910年3月下旬,省城长沙公私存粮不足30万石,尚不足两个月的需要。这时,距新谷上市为时尚早,而地主奸商的囤积活动更加猖獗,米价扶摇直上,一日数涨,由往年每石二、三千文上下,猛增至每石七八千文,而且涨势并未刹减,各米店皆悬牌书“早晚市价不同”6字。当时,大量饥民涌入长沙,长沙城内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局势动荡,迫于饥饿的民众铤而走险的征兆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抢米风潮的发生已经成为了必然。您知道这场风暴究竟是怎样爆发的吗?链景旅行小秘书稍后为您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